2011年第03期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兴市进一步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1-8-3)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12-08-23 12:17:33   [        ]     
文号 宜政办发[2011]29号
制发机关 宜兴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2-08-23
文件类别
文件状态 执行中

 


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宜兴市进一步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宜兴市进一步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2006年以来,按照无锡市委、市政府“三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我市切实把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作为集聚高新技术项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重点推进了环科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研发区、软件园和开发区华东光电子创新基地、光电产业园、宜兴创业园等11只“三创”载体建设项目的实施,累计建成“三创”载体面积110万平方米。目前,我市已拥有2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各类企业研发机构129家,其中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无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共入驻各类企业138家,引进“ 530企业累计65家。“三创”载体建设已经成为我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为提速“三创”载体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条件支撑,特制定宜兴市进一步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集中、集约、集聚”的基本原则,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坚持不懈,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内涵,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努力将“三创”载体建设成为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的集聚高地、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体制机制与文化建设的创新高地、高层次人才的创业高地,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

二、总体目标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域、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按照“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的总体要求,以增强“三创”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到2015年全市累计建成“三创”载体面积200万平方米,形成以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步构建科技研发、产业培育与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为把宜兴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强大支撑。

具体目标为:

1、“三创”载体建设总量迅速增长。到2015年,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全市累计建成“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三创”载体面积200万平方米。

2、科技企业与人才快速集聚。到2015年,“三创”载体中入驻的科技型企业达到500家,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1000名;依托企业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2000名以上。

    3、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到2015年,在线缆、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累计建成公共服务平台10个以上。

      4、专业化特色更加突出。强化规划引导,按照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配套的要求,建设一批专业技术领域、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性载体。到2015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加速器1家以上。

三、重点任务

按照无锡市三创载体“集中、集约、集聚”的建设原则,以及三创载体 “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网络化、平台化”的建设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重点“三创”载体。

1、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创”载体

华东光电子科技创新基地。位于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 300亩,建筑总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期限 5年。主要围绕“平板显示、半导体光伏、半导体照明和投影机开发应用”等的研发、孵化、量产示范等功能建立一个新兴产业集群科技平台。建设“创业辅导、企业孵化和人才培育”三大功能,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

江苏宜兴投影产业园。位于开发区嘉辉电子东侧和荆溪北路之间,规划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设期三年。建成后将实现年应税销售150亿元。主要围绕“投影光源、投影镜头、投影电路板、投影机外壳”进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投影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园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采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探索有利于产品研发、生产和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做强各个层次所构成的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园。位于经济开发区荆邑路和万人港之间,规划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五年,届时能形成1000亿元年销售能力。主要围绕光伏产业(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聚光式太阳能及跟踪器、薄膜太阳能),风电产业(新型风机结构、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产业和核电管材及防护门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中国的“硅太阳谷”新能源创新基地,做强各个层次所构成的产业链。

江苏宜兴光电子产业园。位于经济开发区荆邑路和无锡东盛科技有限公司之间,规划占地186亩,建筑面积1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五年,届时能形成年销售100亿元人民币。主要面向国内高端LED产品封装及应用、低温多晶硅产品的开发及研制、TFT显示器装配及应用、OLED产品研制及应用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打造光电子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生物科技园。位于官林镇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面积 11万平方米。功能定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产业化基地等。

2、优势支柱产业“三创”载体

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位于高塍镇远东大道,总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依托宜兴市的环保产业基础,以“市场促进产业、产业带动经济、经济繁荣市场”为目标,建设“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十二大功能模块”,全力打造国际环保企业孵化基地,最终使之成为我国环保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

江苏省(一环)水处理技术研究院。位于环科园,由江苏一环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重点围绕高效脱氮除磷、污水资源化等水处理技术开展研发,进行中试、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和工程示范,为江苏省乃至国内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到2013年底建成12000平方米的研发场所、3000平方米实验室、5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完成新增10500万元资金投入。

国家湖泊工程技术中心。位于环科园,总投资7500万元,建设期三年,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主要围绕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理论与诊断技术、农村生活与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面源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入湖河流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成套技术、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带构建技术等进行研究,提高国家对湖泊水污染的防治能力,促进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技术成果产业化,培养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湖泊治理技术队伍。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位于环科园,总投资30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主要围绕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技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安全饮用水供给的保障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工业生产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大气污染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城市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与处置技术等进行研究和开发。

机械装备制造研发中心。位于周铁镇,由周铁镇人民政府、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规模企业联合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围绕“大型船用铸钢件生产、粮油干燥机制造、过滤机生产”建立机械装备研发基地。

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位于环科园岳东路,总占地100亩,规划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围绕环保产业人才实训、环保新技术研发、环保规范与标准研制、环保装备技术检测、环境工程设计、环保技术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转移与孵化和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等。

中国电缆城科技创新中心。位于宜兴市官林镇工业集中区,总占地60亩,规划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围绕电线电缆产业及技术发展要求,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和扩散、产品试制和技术支持、项目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老生产线改造、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研发及技术服务;提供电缆产品及材料的委托检验、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检定服务、质量检测等检测计量服务;提供行业信息共享服务;提供教育服务、技能鉴定服务;提供物流信息服务;提供行业管理服务,组织和参加行业会议、行业技术交流会、科技成果洽谈会、技术信息发布会等。

3、专业化“三创”载体

宜兴市科技创新创业园。位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东至河流,西至拟建标准化厂房区域,南至中沪化纤有限公司,北至绿园路(绿园路501号)。总占地500亩,规划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研发区、孵化区、转化区、产业化区、公共技术服务区、生活配套区6个功能区。

宜兴市科技研发区。位于环科园龙池路以南,绿园路以北,茶泉路以东,104国道以西,总占地180亩,规划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科研、设计、检测为主的科技研发机构集聚区。

启迪科技园。位于官林镇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 375 亩,规划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借助清华科技创业园的产业平台,共建研发平台、凝聚产业集群、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

宜兴创业园二期。位于经济开发区荆邑北路,总占地100亩,规划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集研发、孵化、育成于一体的重要创新创业基地。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为加强“三创”载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市“三创”载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科技局、人保局、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和各镇、园区、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分年度分区域的推进计划,并配套相应的“三创”考核办法,推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的建设。

2、制定 “三创”载体认定办法。根据无锡市出台的认定办法,组织市相关部门与专家对每个“三创”载体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宜兴市“三创”载体认定办法》,突出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科技孵化、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等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三创”载体给予认定。对于没有通过认定的,不得列入各镇、园区、街道的年度完成目标任务中。

3、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业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科技基础设施,对降低处于成长期的孵化型企业的创新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到2015年,各专业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均建有1-2个专业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则,形成“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相互配合”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

4、实现“三创”载体社区化。在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三创”载体市政工程体系的同时,高水准地建设科技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三创”载体功能分配要充分体现出载体生态、节能、环保、信息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创建融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科技商贸、创业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满足各层次科技企业与人才“创新、创业、创意”发展需求,生态化、人文化、开放式的“三创”载体。要突出创业环境和文化感染力,在生活配套上更加完善,增加更多人性化的服务设施,营造更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建设国际科技孵化器。

5、鼓励风险投资向载体集中。创新创业创意载体的建设是我市高层次创业人才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集聚地,对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将进一步呈现量大质高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规模,拓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探索风险投资亏损补偿机制的同时,引导、鼓励风险投资存量与增量主要向创新创业创意载体集中,提升风险投资在载体内的丰沛性,使风险投资成为激发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创新活力的催化剂。

6、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意见,把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内专利权转化成果明显的企业作为专利权质押贷款支持的重点,促进专利技术、产品的转化应用,实现推动金融创新与拓宽企业融资方式的共赢发展。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的不足。

7、加大专业性人才储备与培训力度。在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大各类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专业性人才储备与培训的力度。根据创新项目的不同特点,鼓励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以“种子资金”和“创业资金”等方式支持创业人才在载体内从事技术创新与创业活动,重点以无偿资助或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创业人才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

8、创新载体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企业、研发机构、投资机构以及其它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参与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加速科技孵化产业化进程;建立宜兴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发展联盟,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创业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载体效益最大化。

附:“三创”载体建设行动计划


“三创”载体建设行动计划

专业分类

载体名称

载体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010

2011

2012

环保

环科园科技研发区

5

3

2

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

0

1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0

1

1

国家湖泊工程技术中心

0

1

1

江苏省(一环)水处理技术研究院

0

0.5

0.5

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

2

3

3

新能源

赛龙科技园

1

1

1

光电产业园

5

3

3

华东光电子产业园

5

2

3

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

0

1

2

新材料

中国电缆城科技创新中心

0

1

1

启迪科技园

0

2

2

生物医药

生物科技产业园

2

2

3

机械制造

机械装备制造研发中心

0

0.5

0.5

科技创业

孵化器

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

2

1

1

宜兴创业园二期

3

2

1

 

25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