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生态环境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宜兴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财政信息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决算公开内容
来源:宜兴环保局 时间:2016-05-20 10:00:48 浏览次数: 字号:[ ]
索引号 014046317/2016-01567 生成日期 2016-05-20 公开日期 2016-05-2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环保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部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主题(二) 财政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生态,城乡,决算 分类词 环保,财政
文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决算公开内容

     2014决算公开内容.rar

2014年度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决算公开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为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组织编制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审核专项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负责环境污染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全市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环境保护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承担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部门决算单位为宜兴市环境保护局及下属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宜兴市环境监测站共三家单位。在职在编人员135人,退休人员30人,其他编外人员52人。

三、2014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环保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美丽宜兴建设这个中心目标,以民生环保行动、污染总量减排、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监管等为重点,众志成城、克难奋进、真抓实干,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一)民生环保在高呼声中开启新征程

1、民生环保全面覆盖。2014年民生环保行动锁定影响群众生活的大气污染问题,以一区、两园、三线即:开发区、环科园、陶瓷产业园、宜广线、高铁沿线、旅游线为重点区域,分2期推进区域性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我市民生环保工程的全覆盖。目前,第一期的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总投资达4300万元。城区周边15家涉气企业有13家已完成整治,其余2家有1家已完成中试,1家已报请市政府关停。云湖路口小三角地带的4家企业和归径小圩村的7家企业,均按照要求对治理设施进行了更新完善,对粉尘排放、道路扬尘、厂区环境等进行了综合整治。第二期31家企业的整治任务正在全面推动和实施之中,总投资约需6000万元,已完成工作量的70%,年内有望全面完成。

2、污染治理实现突破。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进展。完成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宜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修编;完成了全市5家电力企业实施脱硫脱硝提标改造工程,有效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全面完成了水泥行业脱硝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6家水泥熟料企业,合计8条在用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已经全部完成了SNCR脱硝设施的建设;全面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将宜城街道、丁蜀镇、经济开发区、环科园、陶瓷产业园等区域列入我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了禁燃区内锅炉的排查工作,并制定出台了《宜兴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及生态红线区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为全面开展禁燃区锅炉整治工作打好了基础;加强汽车机动车尾气检查管理,严控不达标外地车辆转入,办理398辆车辆转入审核,其中37辆因不达标不予同意。继续开展环保标志发放,共发放绿色环保标志7万多张,发放黄色环保标志2871张,年检车辆的环检率达100%。二是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开展以治太保源企业达标排放,全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专项检查,西氿水源地上游企业专项检查,入湖主要河道两侧企业环保专项检查等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全市主要入湖河道基本消除类水质,入湖河道水质好于入境河流,污水厂出水达标率达66.7%,同比上升26.7%。三是固危废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全面排查了全市蓄电池、化工、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运营等企业,掌握了我市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流向和利用处置情况。同时,督促指导固危险废产生和处置单位在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固危险废产生、处置、转移等情况进行申报,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做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完成了对全市污泥产生、处置,以及玻璃钢废料存量的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上报了市委市政府。截至目前,共办理我市14家危废处置利用单位接受608批次转移事项,共计5万多吨;办理69批次市内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移出处置事项,共计1万多吨。四是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深化。芳桥、万石、和桥、湖和新建5个乡镇的太湖流域一、二级保护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丁蜀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通过验收;编制完成《宜兴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3-2017)》,并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全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启。

3、信访处置及时有效。今年以来共受理处置各类有效环境投诉1067件,从举报内容来看,大气污染投诉694件、噪声污染投诉154件、废水污染投诉156件、建设项目投诉41件、固废污染投诉18件、其他污染4件,其中大气污染投诉占比最高,达65.04%。在信访问题的处置上,环保部门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进一步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重点信访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屺亭异味、噪音扰民及新街涧北河河水受污染等信访问题的处置上,分管尹市长带队,由环保部门会同属地政府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解决了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二)环保服务在高效率中展现新气象

1、审批服务持续优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环评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提升审批效率。2014年,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589个,总投资达336.4亿元,三同时验收率达100%。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由宜兴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牵头成立了宜兴市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有力促进了环评工作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转。

2、资金管理持续规范。为进一步规范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补以奖代补、以奖促建的作用,与市财政局联合编制下发《宜兴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建立市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库,制定2014年我市又好又快政策环保奖补意见,进一步规范了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同时积极对上争取,今年以来共对上争取到生态红线区域补偿资金、太湖流域区域补偿资金、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等专项资金9837万元,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

3、监管服务持续加强。坚持把服务企业、问题解决作为环保执法服务的主题,不断加强环保执法服务。依托百日环保执法服务活动、环保服务月等,强化企业环境管理与服务,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环境管理体系,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减少污染排放,保障环境安全。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邀请市企业家代表召开恳谈会,倾听企业诉求与建议,并对照要求落实整改。在环保执法服务中注重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积极采用政院联合、院企合作的模式,帮助企业攻克环保治理技术难关,特别是,对于漆包线企业气味污染问题的治理,在全国率先使用863科研项目成果,采用催化焚烧技术,并于去年在丁蜀镇裕龙电磁线有限公司取得试点整治成功的基础上,将在全市漆包线企业进行推广,有望于明年完成全市漆包线全行业整治,有效解决我市漆包线气味污染问题;在树脂企业整治工作中,市环保部门从解决问题、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并赴武进区进行学习考察,提出由企业安装焚烧炉自行焚烧处置酯化水的建议,并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实施。该建议实施后,树脂企业气味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酯化水处置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污染减排在高标准下实现新突破

1、减排工程顺利推进。积极应对无锡下达两年减排量一年完成的艰巨任务,科学制定减排计划,加快落实新伟隆印染、乐祺纺织、迈克斯纺织品等10个水污染减排项目,华润热电、协联热电等11个大气污染减排工程,并及时增补了2家畜禽养殖场关停项目以及和盛轻纺织有限公司破产关停项目,确保我市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任务。预计2014年共减排COD 1127吨、氨氮136吨、氮氧化物9286吨。

2、绿色经济严格落实。一是深入推进排污权管理工作。全年累计换发排污许可证109张,累计核发COD 861.55吨、氨氮58.59吨、总磷4.83吨,收取排污权有偿使用费345.59万元。二是严格落实排污权交易。全年共审核新、改、扩建项目总量7个,新增审批COD2.99吨、氨氮0.23吨、总磷0.0062吨,收取排污权交易费5.3万元。三是加强环境信用评价及环保责任险工作。坚持通过环境信用评价及环保责任险工作,推动绿色信贷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全年共对826家企业开展环保信用评价,评出绿色企业46家、蓝色企业731家、黄色企业46家、红色企业3家,并累计完成了143家企业的环境责任险参保工作。

3、清洁生产深入推广。积极推广企业清洁生产工作,从源头削减环境污染。2014年共组织27家企业开展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涉及热电、化工、纺织印染、重金属等行业。同时,为提高企业参与清洁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我市提高了资金补助金额,对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奖励5万元,为全省最高。

(四)宣传创建在高定位下营造新氛围

1、生态创建氛围更浓。全面开启全国生态示范镇、村的创建工作,力争通过创建提升基层生态建设水平。今年计划创建8个省级生态村、1两型社会镇和2两型社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文明示范单位等各类绿色单位126个,并指导陶瓷产业园创建省级生态园。目前各类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了验收条件。

2、环保宣传内容更全。不断创新环保宣传方式,在报纸、网络等宣传载体的基础上,新增《宜兴环保》电视专栏和《环保与你同行》车载电视两个宣传平台,实现本地媒体宣传平台全覆盖,开展多渠道、立体式、全方位、不间断的环保宣传教育。落实《绿色家园》报纸专版12期、《环保与你同行》城乡公交车载电视48期、《宜兴环保》电视专栏7期、《环保你我他》电台专栏87档、《宜兴环境监测》杂志4期、完善《宜兴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共发表各级各类信息700多篇。

3、环保活动形式更新。以纪念环境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社会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广场宣传咨询服务、环保摄影比赛、我低碳·我快乐社区环保实践、青年环保志愿服务、环保新闻竞赛、企业环保科技展等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对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进一步造浓环保氛围,展示宜兴环保形象。

(五)执法监管在高压力下产生新效能

1、环境执法保持高压。制定《宜兴市2014年度环境监察执法计划》,高频高密组织分区域集中检查、地毯式拉网排查、夜间和节假日交叉巡查及各类突击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检查企业1万多厂次;组织集中大检查、夜查及秸秆禁烧巡查共计60多次,检查企业700多厂次,对有关重点企业专门安排环保人员通宵蹲守检查。严格建立24小时值守制度,每天组织夜查至少2家企业,严厉打击任何投机取巧的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违法企业及个人,刚性执法、决不手软。截至目前,共依法立案查处问题严重的70家企业或个人。在青奥会期间,对11家重点燃煤企业、36家限产企业、4家停产企业、15个建筑工地进行高密度巡查,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到实处,保障了青奥会期间的环境安全。同时,根据《关于建立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的要求,环保、公安、法院、检察院、监察局等部门切实加强司法联动,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了多次环境联合执法行动,整治了一批环境难点问题。同时,在芳桥街道凌飞科技组织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

2、环境监测始终严密。全面推进实验室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健全工作制度和程序,强化质量控制,拓展监测项目,全面提高了监测水平。全年共获得大气、水、噪声等监测数据9万多个,编制各类监测报告、报表700多份,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加强对太湖西部沿岸沙塘港、社渎港口等15个点位的蓝藻观测预警,共发布监测日报151份,为全市蓝藻预警打捞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太湖连续六年安全度夏。加快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形成了具有3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全天候、全覆盖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其中水质自动监测站个数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

3、在线监控不断强化。进一步提升在线监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市共安装COD在线仪72台、氨氮在线仪20台、总磷在线仪12台、总铜在线仪1台、氟离子在线仪1台、PH3台、流量计71台、二氧化硫在线仪31台。完成20家国控企业在线监控设施与环保部服务器的直连工作,完成官林污水厂、三木接管口在线仪的验收工作。我市自动监控设备运行正常率达97.63%,自动监控设备联网率、监控中心稳定运行率、企业信息完整率均达100%,为全市重点污染源实时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部分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一)收入总计3999.98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2766.96万元, 为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其他收入1233.02万元,为预算单位在“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之外取得的收入。例如:存款利息收入、事业单位取得的资产出租收入和投资收益等。

(二)支出总计3999.98万元。包括(按照功能分类):

1节能环保支出3904.9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保护宣传、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支出。

2住房保障支出95.08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规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和购房补贴等。

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2014年,宜兴市环境保护局系统“三公经费”支出决算110.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02.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8.2万元。

2014决算.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