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02期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兴市制造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17-05-02 15:58:50   [        ]     
文号 宜政办发[2017]44号
制发机关
成文日期 2017-04-10
文件类别
文件状态 执行中




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宜兴市制造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已经2017年3月17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10日

宜兴市制造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江苏行动纲要和无锡市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订宜兴市制造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7-2019)。

一、总体思路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为方向,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抓手,以推进企业智能制造为主要内容,强化工业基础,加快人才培育,提升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宜兴制造向宜兴智造提升。

二、主要目标

至2019年底,全市制造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全市制造业规模以上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

1、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支持市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创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三年内全市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20家、市级3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3%以上。

2、互联网化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优化集成作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渗透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企业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协同化。到2019年,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覆盖率和关键管控软件应用普及率均达50%,重点管控系统集成覆盖率达到30%。培育发展10家以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企业,3家以上融合创新解决方案服务类企业。

3、智能制造广泛发展。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三年内建设10个以上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实施20个以上“机器换人”示范项目;60%以上大中型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以上。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智能装备,三年内,培育智能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以上、新增5个以上省级首台(套)产品。

4、绿色生产全面升级。推进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设备,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全面推进化工、建材、纺织印染、金属压延加工等传统产业的节能循环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供应商、物流商、销售商、终端用户等组成联合体,建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传递及披露平台等,打造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绿色产业链;应用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绿色产品和装备,采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设施,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创建省、国家级绿色工厂;以产品绿色设计升级拉动,开发一批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进一步推动园区水、电、汽等基础设施共享,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原材料等资源,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三年实现节能量30万吨标煤以上,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零增长,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清洁能源占比达到40%以上。

5、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至2019年全市拥有主营业务超百亿企业10家、 超五十亿元企业10家;对上贡献超亿元制造企业18家。

三、发展方向

1、推进制造业智能化。促进制造业互联网化发展,集成新一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研发、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着力开发智能技术、产品及装备,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

2、推进制造业绿色化。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促进企业从产品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集成总承包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延伸企业服务链条。

4、推进制造业高端化。大力引进高端项目、发展高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端化;通过“强链、补链、建链”等措施,推进产业链向深度、广度延伸。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标准引领力度,促进价值链高端化。

四、发展重点

(一)主导产业

做优做强主导产业,突出集约化、差别化、智能化方向,推动电线电缆、化纤纺织、机械装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兼并合作、错位发展、走出去战略,不断巩固壮大市场占有率。

1、电线电缆

积极引导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学习借鉴中超、远东、江南等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和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战略合作、强强联合、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水平。引导企业加大智能装备应用,实施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线缆大集团、大企业全力拓展超高压电缆、通信电缆、新能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特种电缆,并加快开发生产特种电缆料、高电压等级电缆附件、智能电网输配电装备等产品。中小电缆企业合理细分产品市场,做专做精优势产品,走专而特、特而优之路。

2、化纤纺织

强化资源整合、战略合作、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一步细分市场,走差别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之路,依托华亚化纤、兴盛新材料、明阳化纤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装备更新,大力研发差别化、功能性聚酯纤维,有机、无机高性能工业用纤维。依托乐祺纺织、舜昌亚麻、中大纺织、迈克斯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采用绿色、环保工艺生产的棉、麻等特种、天然纤维,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等功能性整理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

3、机械装备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招引高端整机项目等途径,依托格兰特、巨能机械、锐成机械、西门子电气等重点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加快发展精密数控机床、耐温(耐腐耐磨)精密铸锻件、节能配电变压器、搅拌摩擦焊等智能高端装备。重点推进海格力斯、海翼飞机、北汽兴东方、帝特律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加快由汽车、新能源、航空等产业用关键零部件制造向精密仪器、专用特种装备、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智能数控装备制造领域迈进。

(二)传统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原则上在不新增产能的前提下,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引进国内外先进装备、技术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陶瓷耐材

着力推进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高端环节的技术跨越,跟踪国外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开发应用,依托非金属化机厂、华耐国际、王子制陶、陶研所等重点企业,大力研发高温工程陶瓷、蜂窝陶载体、敏感陶瓷、电子陶瓷、光学功能陶瓷、生物功能陶瓷等高端、特种工业陶瓷;依托嘉耐高温、南方耐材等企业,发展寿命长,功能型、节能型、环境友好型先进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进一步提升我市陶瓷耐材产业的品质档次及市场竞争力。

2、铜材加工

鼓励铜材加工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强化对从原辅材料到成品直至产品包装的生产全过程质量管控。依托江润铜业、凌峰铜业、中广润等龙头企业,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对高性能专用铜铝材生产工艺等前沿共性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复合铜丝、高档束线等产品以及抗压强度不低于500MPa、导电率不低于80%IACS的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耐蚀热交换器用铜合金等产品。引导我市铜材加工企业由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的铜杆、铜丝向高精度、新材料、深加工方向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营造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的产业氛围。

3、精细化工

立足我市化工产业的基础和现状进行升级调整,适应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引导有规模、有潜力的化工企业转变发展模式,走清洁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按照省“263”行动部署,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且不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企业;压减园区外化工企业,符合条件的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集聚;鼓励产品单一、规模较小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重点依托三木化工、灵谷化工、雅克科技、丹森科技等企业,发展与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生物高分子材料、车用尿素等环保新材料、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高性能染料和颜料、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安全型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等市场前景好、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

4、保温建材

利用我市保温建材行业的基础优势,抓住节能减排的市场机遇,推动保温建材产业集群建设,要依托诺明科技、德威节能、雅克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保温型材料,尤其是纸质纤维素绝热保温材料、植物纤维绝热保温材料和高耐久发泡性发泡陶瓷保温材料;着力开发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建筑防水和密封等材料。重点以深冷复合节能保温材料项目、聚氨酯泡沫塑料项目、新型纳米级保温材料制造项目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将技术优势转变为增长优势,推动保温建材行业蓬勃发展。

(三)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通过招引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对外合作、做优现有新兴产业等措施,努力实现规模翻番。

1、节能环保  

充分依托环科园节能环保产业集聚示范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环保知名企业来宜合作,推动从单一水处理为主,向气、声、固、仪和资源利用全面转型,推动从单一环保设备制造向工程总集成总承包转型。重点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保持环保装备和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依托鹏鹞环保、金山环保、一环集团、双盾环境、光大环保、远兴环保等重点企业,大力研发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总磷达标排放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效风机、泵、电机、变压器;高效燃烧器、换热器、冷凝器;节能型炉窑、压铸机、叠压供水设备等节能装备;高效照明、节能建材等产品。依托海德节能、中正锅炉、百事德机械等重点企业,加快研发突破节能环保新技术,促进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高效清洁燃烧设备、波纹板式换热器、高效风机水泵等高端高效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以江苏天纳节能科技为龙头,培育一批资源技术力量强、服务高效规范的节能服务专业公司。

2、新能源

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核电关联产业,依托昱辉太阳能、东方环晟、国电联合动力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高转化率、低污染晶硅电池和多功能薄膜电池,聚光式太阳能及跟踪器,IGBT芯片以及高透光率光伏玻璃、光伏逆变器等相关产品,依托银环精密钢管、宝银特种钢管等企业,大力研发制造核电核心部件,发展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核电“U”型用管、高温气冷堆核电蒸发器管换热组件等核电机组用关键设备和超(超)临界锅炉用关键设备。以纯电动汽车整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突破锂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正负电极、电池隔膜、超级电容器等关键零部件,大力开发智能充电设施。依托帝特律、海格力斯等重点企业,加快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制高点和产业化增长点,紧紧把握政策和市场机遇,迅速形成规模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3、光电子新型显示和物联网

重点研发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和专用芯片,LED器件关键技术与工艺,液晶LED背光应用技术,LED照明灯具及集成系统技术。依托利通电子、东光微电子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LED新技术封装和应用,支持LED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寻求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在汽车、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新突破。依托俊知光电、中讯电子、亨鑫科技等重点企业,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射频电缆、无线传感器、天馈系统、通讯终端、电子整机装联设备和关键仪器仪表等,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重点发展固体及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材料、激光电源等激光显示设备关键部件。依托视美乐、艾洛维等重点企业,推动激光显示设备产业化,开展激光光源性能提升、激光干涉噪音抑制、激光显示总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依托俊知传感、卓易科技、乐希科技、中农物联网等重点物联网企业,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技术、感知技术、标签产品、智慧工业、大数据平台,实施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化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   

4、绿色食品

充分发挥红牛、奥瑞金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完善绿色食品产业结构,打造绿色食品发展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从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外观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条完善产业链。2019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10亿元以上。

五、工作措施

为确保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必须在全市上下形成制造业强市共识,动员各方面力量,集聚一切优势资源,着力实施以下五大工程。

(一)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加快研发载体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实施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更新产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向内挖潜,不断提升内在发展质效,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1、加紧技术研发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企业集群。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三站三中心”创新载体。鼓励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支持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应用单位深入合作,围绕重点领域,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前沿,尤其在智能化方面,开展集成创新和技术攻关,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2、加大智能改造力度。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两化融合、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对现有设施、工艺装备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尤其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深化智能装备应用,实现“机器换人”,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改造在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实现内涵式发展。重点推动双盾环境PM2.5环保装置、天鸟高新等一批重大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力争每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0只,其中智能化改造50只。

3、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优化生产经营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凝练企业文化,注重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基于原有产品制造能力提供工业设计、总集成总承包、营销售后等增值服务,加快向制造业两端延伸,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力争每年争创1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4、加强人才队伍引育。完善和落实“陶都英才”政策,重点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及紧缺人才,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与高科技成果、高端人才嫁接。实施新时期“宜商”培育工程,构建制度化、专业化培训机制,帮助企业家拓宽视野、转变思路、更新理念,努力打造一支敢创大业、善于经营、诚信担当的企业家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依托本地高等职业院校,开设适应我市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不断满足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二)实施互联网化提速工程

把握“互联网+”大融合、大变革趋势,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按照智能管控、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提质增效的要求,提高企业互联网化水平,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

1、推进研发设计协同化。重点培育发展协同式研发设计模式,推动行业重点企业完善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设计创新体系。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研发设计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实现设计与生产联动、产学研异地协同研发的示范企业。支持协同设计云平台建立,实现企业研发设计互联网化。举办对接交流活动,推动企业间协同设计供需合作。

2、推进生产管控集成化。推进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产品数据管理(PDM/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关键管控软件的普及推广应用。加快生产设备、装备的互联互通(M2M),集成运用传感网、智能终端、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备联网、远程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协同、故障智能诊断、决策支持和安全生产监管等功能。推进生产设备、制造单元、生产线的系统集成、智能对接和互动协同。组织实施一批大中型企业互联网化提升项目。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广泛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3、推进购销经营平台化。推进企业电商普及应用。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自建电商平台或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购销、供应链管理和创新服务,鼓励发展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产品销售模式。支持大中型企业构建与上下游企业对接的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发展重点行业电商服务平台。积极培育重点细分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有产业优势的大宗产品电子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建设行业专业交易平台,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4、推进制造服务网络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提升大中型企业高速宽带接入能力,创建一批互联网化“企企通”工程示范、试点企业。推广工业云、企业云、中小企业“e企云”应用,鼓励重点企业优质信息资源上平台,引导中小企业用平台。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产品监测追溯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引导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远程维护、质量控制、故障预警、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

(三)实施结构调整优化工程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提升质量控制技术,探索品牌发展道路。加大战略合作、兼并重组、项目招引力度,优化提升我市产业结构。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集约化、差别化、智能化为重点做优做强主导产业;突出装备投入、“两化融合”、品牌战略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建项目、环境监测、能源消耗等环节的审批和监管,坚决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比重;突出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做强工业主体经济,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宜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升级、品牌增效、标准提档三大工程,着力提升产品“含金量”、壮大企业“软实力”。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使我市优势企业主导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树立宜兴制造质量品牌良好形象。

3、推动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按照业务相近、优势互补、资源集聚的原则,积极采用股权融资、股权嫁接、资产重组、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全力推动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与央企、名企的战略合作,丰富产业细分门类,做优做全产业链。全力推动华亚化纤与恒天集团、国电光伏与天津中环、申环电缆与普睿司曼等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按照“兼并重组时优先考虑、新上项目时优先利用、招商引资时优先推荐”的原则,促进闲置资产盘活与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充分对接,千方百计盘活、盘强存量资产。

4、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对外招商引资是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把制造业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首要领域。深入实施“深耕上海”战略,以“强链、补链、建链”方向,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对接合作,把经济开发区、环科园、丁蜀镇、官林镇等重点镇园作为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外资、央企、大型国企、民企集团多头并举,力争引进和建成一批制造业领域的税源型、龙头型的重大工业项目,促进我市制造业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

(四)实施绿色低碳升级工程

抓重点、控源头,强化节能监管监察,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装备,大力实施节能循环经济改造,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1、严格控制能源源头消费。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办法》(发改44号令)及《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项目节能量交易管理办法》,加强中介机构监管,严格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切实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产业的准入,禁止高耗能过剩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逐步健全节能评估审查项目的验收督查机制,确保新上项目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装备,产品能效水平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2、紧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建设市级能源消费运行监测数据共享平台,鼓励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实施能源消费实时动态监测。健全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网络,开展能效对标、节能技术等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通过“万吨”节能工程、“节能医生”诊断等活动形式,加大绿色循环化发展政策支持,激发企业挖掘节能降耗的动力和潜力,推进实施一批投资额大、节能效益明显的重点示范项目,力争三年内实施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改造项目60个。

3、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推广无害化、节能环保、长寿命和易回收绿色产品设计方案,培育壮大再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探索产业布局耦合循环链接,达到资源能源共享,循环利用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加快淘汰(改造)燃煤工业炉窑,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区,开展规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清洁循环化改造,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大力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实现工业固废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推广生活垃圾、蓝藻、污泥等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创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

4、强化节能监察加速淘汰落后。加强节能执法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节能监察体系,提高节能监察工作效能和业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淘汰落后设备目录及政策文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淘汰落后用能设备等情况监察,尽快淘汰高耗能配电变压器、Y系列电机等落后用能设备。深入推进水泥、铸造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及早实现“减化”目标,鼓励企业主动和提前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产能。对违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产品能效超标的企业,依法执行惩罚性电价和差别电价,直至采取停产整改、关停等治理措施。

(五)实施组织保障提升工程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创新激励政策、提升服务效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速制造业发展,助推“产业强市”战略。各镇、园(街道),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制造业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全力消除影响发展的瓶颈和制约,更好地为我市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1、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加快构建以四套班子领导为主的项目挂钩机制、以经济主管部门为主的项目服务机制、以市级督查为主的项目督查机制、以定期观摩为主的项目促进机制。根据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开展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活动,着力化解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瓶颈”。落实工业项目建设“月报制”、“预审制”、“例会制”和“督查制”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和跟踪管理,确保项目快速、高效推进。定期开展全市项目建设观摩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营造“赶超争先”的发展氛围。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及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支持重特大产业项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互联网+”发展等方面,保证资金的成效与政策的长效性。用足用好上级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各级奖励资金。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支持转型升级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企业减负、政务提速、服务优化,着力打造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落实我市“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推进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审批模式,减少企业审批手续、缩短审批周期。同时优化融资环境,一方面加强企业财务信用平台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发挥科创担保、市镇两级周转金等政府性平台的引领作用,着力化解企业融资“担保难”、“转贷难”问题。

附件:1、宜兴市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略)

2、宜兴市制造业重点项目(略)

3、宜兴市企业互联网化提升重点项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