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宜兴市卫计委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18-11-30 09:13:01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以来,宜兴市卫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健康宜兴”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拓展内涵、提升能力,抓好重点工作落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1、聚焦体系规划,推进“健康宜兴”建设。围绕推进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筹备卫生与健康大会,组织制订《“健康宜兴2030”规划纲要》、《“健康宜兴2030”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宜兴市卫生计生人才引育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宜兴市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帮扶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运行保障机制的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档升级五年规划》等8个文件,并完成多渠道、多轮次的征求意见,统筹推进“健康宜兴”建设;新建设的血站、急救中心、第五人民医院顺利完工,正式启用,硬件条件全省领先。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顺利开工,新万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投运。今年我市重新顺利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张渚、高塍、杨巷三镇重新获评国家卫生镇。

  2、深化综合医改,增强事业发展活力。一是有序推进公立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二院开展了医院章程制定的试点工作,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参加了业务培训。二是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各医联体单位完善工作制度,健全服务机制,突出服务多样化,医联体上下完成用药目录的再匹配,保障了双向转诊用药的可及性。2018年,全市各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涨幅控制在2%以内,全市药占比较去年又进一步下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达92.79万,同比增长14%。三是试点实施市心电中心建设。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运行,促进了心血管疾病诊治资源的整合。

  3、注重内涵拓展,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一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宜兴市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办法》,为我市重性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性、制度性保障。以第五人民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障碍康复机构等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逐步完善。二是重点专科建设大获丰收。市人民医院一次性通过6个省级重点专科,位居全省县(市)级医院之首;市中医医院中医骨伤科获评省级重点专科,善卷骨科医院两个专科获评无锡市特色专科;市肿瘤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的评审。三是人才科教工作有力加强。高端及紧缺性人才招录32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人数达72人。今年我市两项医疗卫生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4、围绕提档升级,强化基层卫生建设。一是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成熟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代表无锡在省级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二。二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档升级。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完成装修,预计年底可运营。三是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湖父镇卫生院创建省示范卫生院和官林的都山、湖父的阳羡茶场、丁蜀的建新、杨巷的坝塘等5个卫生室创建省示范村卫生室已通过无锡卫计委的初评和省卫计委的复评和验收。四是推进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注重政策倾斜重点人群和贫困对象,在全市逐步推开家庭医生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健康需求。

  5、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布防公共卫生。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省范围内主办首个由县级单位组织实施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着力培养基层公共卫生技术骨干人才;全面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相关政策,有序开展了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观察咨询、续种补种和赔偿认定工作,不断规范预防接种服务。二是卫生应急综合能力持续加强。大力推进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江苏省卫生应急规范化县(市),依托市急救中心,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全面夯实了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圆满完成了宜兴首届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三是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新增健康步道112条、健康小游园84个、健康主题公园26个。我市省健康村、社区、单位创建的数量、质量标准得到进一步提升,继续在无锡地区保持第一,并在全省创建健康镇村调研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6、加快改革创新,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一是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三项制度”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加强行政司法衔接,建立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市普法办对我委的“七五”普法中期考核。二是深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我市医疗领域 “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基础上,通过完善流程、优化服务,全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主动落实丁蜀镇“强镇扩权”各项工作,于5月1日全面完成了权力事项的交接。三是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新模式,实现了与政务服务网、诚信平台的数据自动化推送;以医疗机构校验、监督处罚为抓手,强化信用体系建设,11月份完成对47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年度校验和信用等级评定。

  7、落实便民惠民,深化妇幼计生服务。一是强化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以项目实施为主导,以提升救治能力为重点,不断推动卫生计生资源优化集聚,不断促进融合临床和保健并重协调,全市高危孕产妇1619例,市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成功救治急危重孕产妇6例,新生儿救治中心成功救治7例。二是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预计全年发放奖励扶助金总额超1.5亿元;组织开展“点亮父母的眼睛”公益性慈善关爱活动、开展失独家庭“连心家园”建设、和市红十字会共同牵头组建“红心悦”工作室,切实做好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怀关爱,今年湖㳇镇成功创建为“连心家园”省级示范点。三是落实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我市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示范市(县、区)”,我委获得“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卫生健康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卫生健康需求来看,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到位,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现象。据第三方审计初步统计,由于医改政策的实施,直接造成2015-2017年7家公立医院亏损1.57亿元;由于调资、补贴等政策因素,7家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2017年较2015年增长2.97亿元。至2017年底,公立医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实际账面亏损达1.45亿元。同时,由于资金流不足,4家公立医院三年新增借款0.96亿元,2017年累计借款达1.91亿元。与周边地区和政策标准相比,政府在医院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医教研建设支出、药品零差率专项补助等方面的财政补助水平相对较低。2017年度财政补助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比重为2.03%,约为无锡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二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乏力。公立医院委员会没有实质运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还未到位,薪酬制度改革滞后,管理效能较差;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有难度,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仅为37.88%(与50%的要求差距较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需要理顺。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理上实行财务管理归乡镇、业务指导和人事管理归部门的模式,财务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模式,中心主任法人负责制未能落实,责、权、利不统一。现行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作用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同制人员、乡村医生待遇偏低,2017年全市乡村医生平均年收入41338元,队伍稳定性面临挑战。

  2、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短板,个别镇还没有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徐舍、二院等区中心医院的搬迁或改造还没有摆上日程,医疗资源整合还没有落实的方案。一些群众健康需求较普遍和迫切的儿科、康复、中医等专科医院建设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医疗功能弱化现象。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

  3、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招录困难,缺口较大,近五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然减员101人,乡村医生30.4%是退休返聘,队伍老化,服务能力弱化问题突出。卫技类紧缺专业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区中心医院专科建设薄弱,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矛盾凸显。

  三、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委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扣卫生与健康领域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健康宜兴”建设,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卫生健康服务宜兴高地。

  1、聚力推进“健康宜兴”建设。按照“健康江苏”、“健康无锡”规划部署,抓好总体谋划,结合宜兴实际,成立市级工作领导组织,制定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和分工,对照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抓好五项指标任务的落实,按计划推进健康宜兴建设。加快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建设智慧健康服务平台,力促“互联网+医疗”纵深发展。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职责,健全对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综合付费模式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落实;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各项工作措施,重点加强区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好等级医院创建和省市级重点专(学)科建设和无锡市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提高公共卫生能力水平。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感受度。按上级规划部署,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落实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建设疫苗全程溯源管理体系。落实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产科标准化建设,巩固市级现代化妇儿保门诊建设成果,力争年内创成1家省级示范基层妇幼健康门诊建设单位并通过省级评估。全面完成二级以上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哺乳室建设。积极推进健康镇、村(社区)建设,深化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行动。

  4、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活力。进一步完善各中心、服务站的功能设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的新模式,逐步将“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

  5、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发不见面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卫生计生政务服务“不见面”、“网上办”,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深化卫生计生领域“放管服”改革,做好新发证医疗机构“首评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医疗机构执业信用等级评定和失信“黑名单”管理,打造“诚信卫计”。

  6、优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深化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帮扶工作,探索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帮扶举措,力争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落实联系人制度和医疗保障服务工作,推进困难失独家庭结对帮扶工作。启动 “红心悦”失独家庭心理健康援助服务工作室,更加关注计生特殊家庭的心理健康状况。继续加强信息化管理,以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为抓手,继续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健康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