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民政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民政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19-05-08 14:33:20
访谈嘉宾:民政局局长林启中,副局长许为农,副局长张全军,副局长王翠萍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近年来,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在群众心中绽放,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满意答卷。我市民政人也秉承 “忧民、爱民、为民、惠民”的情怀,同奏 “幸福曲”,让陶都百姓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今天是宜兴市民政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民政局局长林启中,副局长许为农,副局长张全军,副局长王翠萍,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林局: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我的几位同事一起走到政风行风直播间,就民政工作相关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接受大家的咨询。借此机会,也通过广电平台向大家对全市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当前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全面落地,民政部门在此次机构改革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请林局长向我们介绍下新时期的民政业务,并讲讲下阶段我们民政部门将如何开展工作?

  林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局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次机构改革后,民政局的职责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老龄、救灾、医疗救助、应急管理、退役军人优抚安置等相关职能划转出去,更加聚焦于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专项行政管理职能,承担着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兜底性工作,比如大家知道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社区治理、区划地名、儿童福利,包括志愿组织管理、慈善事业促进、社会组织管理等,这些都属于民政工作的范畴,应该说民政部门工作领域宽、服务范围广、政治性强,回应的是群众的关切,传递的是党政的温暖,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民政部门机构改革全部到位、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4月份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更加明确在下阶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高标准的政治站位、高质量的团队建设,具体做好“三大领域”的工作。

  一是优化大救助,让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围绕创新创优,从横向上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设立综合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充分区别保障、救助、扶持,实施分类救助,精准施策,构建社会救助一站式平台。从纵向上建立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了救助标准逐年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增长,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多渠道整合慈善捐赠、福利彩票等社会救助资源,积极引导慈善资金、福彩公益金、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二是推进大养老,让老年人有更多幸福感。科学分析养老领域政策导向,充分把握政策奖补的精准度、有效性,抓重点、抓重心、抓规范,稳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宜兴成为全国首批普惠养老试点城市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的满意度。三是深化大治理,让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有更多参与感。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和义工队伍相互融合协同的联动作用,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民主试点工作,规范婚登、殡葬、流浪乞讨、地名管理等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管育并举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制度化运行。

  主持人:

  宜兴自1983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至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户籍人口的28.95%,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我们宜兴是如何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的?

  许局: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银发浪潮”日益加剧,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新期待,目前,全市建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01家,其中17家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形成“市级有平台、镇(街道)有中心、社区(村)有站、小区有点”的四级工作网络。

  一是“社区+居家援助”融合发展。以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在承接社区助餐、助医、助浴等基础性需求的基础上,安排工作人员为辖区内符合要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援助,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同时将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基地、大本营,在内部设立信息平台,融入智能化的网络终端,整合辖区内享受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老年人数据,实现后台信息共享,统一智能操作。这一融合发展不仅扩大为老服务覆盖面,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提高了社区为老服务的质量,形成企业、群众的双赢局面。二是“社区+民营资本”配套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多种方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寻求社区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建设、运营双补贴政策。三是“社区+社会团体”互补发展。积极将社会团体融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来,由其自我组织,不断拓展个性化的社区老年课堂、社区餐桌、社区健康管理、戏曲表演等服务,丰富社区为老服务内涵,充分满足老年人在生活便利、医疗健康、安全救助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近两年,我市社会组织项目中涉及到为老服务的有12个,其中社区微创投项目有10个,占比达83.3%。

  主持人:

  我市巧做“加法”,融通多方因素,更好的发挥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推动新时代社区养老多元、高效发展。

  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中,宜兴位列县级市第一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那么下一步就慈善工作,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使其更上一层楼呢?

  张局: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历来是陶都儿女的传统美德。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慈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亮点纷呈,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一季度我市已募集慈善资金312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9% ,创慈善会2002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

  下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角色。发展慈善事业,我们政府要积极转变角色,将自身定位为引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努力保护好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为慈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做好减法,简化程序、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督管理,与慈善组织实现良性互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创新拓展募集渠道。继续推进村、社区慈善基金试点工作,力争每年成立2-4个村、社区慈善基金;逐步探索在外乡贤捐赠的思路,引导有意向的乡贤在所在镇、街道进行捐赠;探索开展慈善进校园的活动,加强与教育、团委等部门之间的合作。三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积极提倡,我们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举行慈善“一日捐”、慈善捐赠艺术品拍卖等活动时,同步跟进报道,提升慈善事业的知晓率,传播慈善正能量。四是打造特色宜兴品牌。要充分挖掘宜兴慈善事业的独特性,在开展传统的慈善助学、慈善助医等活动外,要结合实际,探索开创更多富有宜兴特色的慈善项目,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褒奖制度,探索设立“宜兴慈善奖”等奖项,扩大慈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慈善行为向慈善文化转变。

  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慈善救助体系,把每一笔慈善资金都用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不断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今年以来,全市已发放善款1100多万元,惠及民众17000多人。

  主持人:

  社会组织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承载主体之一,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也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这么多年,我们对社会组织的培育都有哪些举措呢?

  王局:

  多年来,市民政局通过资金、项目、场地、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扶持,致力在社会组织能力培育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基地孵化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共享培育平台。建成市社会组织创业服务中心,并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网络, 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打造一批创新高效的公益服务项目。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37个,其中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站34个,通过各类培育服务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区志愿者、社区义工和专业协会等服务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能量。二是坚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相结合,共推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八年来,市级以公益创投形式共资助143个社区社会组织,投入资金近687万元,服务群体105万人次,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会救助、居家养老、儿童青少年保护、社区矫正等领域服务,引导其参与基层管理和服务。三是坚持等级评估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共建“宜兴品牌”。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力度,切实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参加等级评估,对评估出来的优秀社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和媒体宣传,以典型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宜兴品牌”。   

  主持人:

  去年,全国殡葬专项整治调研组来到宜兴,针对调研过程中暴露出的殡葬领域的问题,我们将如何面对呢?

  许局:自去年全国殡葬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市主动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殡葬专项整治工作,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个解决,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增加殡葬服务设施,加强农村节地生态公墓和立体式骨灰存放设施建设,探索农村生命公园建设试点,破解公墓饱和用地指标紧缺难题。二是按照“旧坟逐年减少、新坟一个不增”的原则,继续依法对“三道两区”范围内的散葬坟墓开展清理整治,并将整治范围逐步向村周边延伸,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造成迁移难度较大的老坟地,采取迁移和就地深埋、留存标志、美化绿化等方式灵活解决。三是继续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力度,推广墓穴和墓碑小型艺术化、骨灰立体式存放等生态节地葬式,提倡采用少占土地或者不占土地的花坛葬、海葬、树葬、草坪葬以及艺术葬等墓葬方式节约土地。四是推进重点镇集中守灵式殡仪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并研究制定《集中文明办丧实施办法》,满足群众的治丧需求,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引导群众形成文明、健康、节俭办丧的新风俗。五是加强公墓建墓、销售、服务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对已建成未销售的超标准墓穴坚决进行整改。六是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探索建立殡葬领域不良企业或单位黑名单制度,加快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文件及规范标准,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殡葬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违规建设殡葬设施和私埋乱葬整治行动的成果,围绕“最生态、最文明、最节地”目标,全力打好殡葬改革攻坚战,高质量完成专项整治行动任务,将我市殡葬事业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主持人:

  之前在宜兴福彩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福彩爱心团队为杨

  巷镇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小伙子送去5000元的救助款,请问这个活动现在还在继续吗,如果有需要要如何申请呢?

  张局:“福彩爱心行动”是我市福利彩票协会与宜兴广播电视台、宜兴日报社合作,共同打造的一个爱心公益品牌,于2012年成立,按照2000至5000元一户的标准对我市范围内因突发事件导致的困难群体予以一次性资金救助。截至目前,我市共有58名受困群众得到了捐助,共计近23万元。

  而援助对象是由《阳羡茶馆》节目中心和宜兴日报社民生部确定,以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参与者为主,来源可通过媒体征集、民政部门、社区、观众推荐等渠道。具体为有特殊困难的困难群体,包括五保老人、低保特困家庭、贫困母亲、特困老党员、劳模、伤残疾军人、贫困学生、困难孤儿、特困残疾人、见义勇为者以及因突发事故、突发疾病遇到困难的特殊群体。

  主持人:                   

  “日子越过越舒适,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这是如今很多陶都市民的真实感受。通过改革创新,不懈前行,我市民政系统养老体系日益完善、救助管理不断精准、服务职能愈加拓展,民政惠民实事工作一件件落实,化作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让生活在宜兴的群众和部门官兵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