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优化乡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19-06-04 16:55:31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19-06243 生成日期 2019-06-04 公开日期 2019-06-0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关键词 提案,函,公开 分类词 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优化乡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朱仁标

标题

优化乡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

建议内容

乡村人才缺乏,是制约乡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当前,乡村人才回流既有观念的问题,又面临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等难题。而少量回乡者的创业主要对准“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起关键性作用,是新形势下的严峻问题。

为此,建议:

一、拓宽视野,挖掘整合。要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理念,将识才的视野拓宽,通过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农村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等能人全面摸底,挖掘出具有特长并能较好发挥作用的“田秀才”“土专家”。鼓励本土大学生、企业优秀人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回村(社区)任职。由组织部门牵头对其“归类整合”,划分不同的类型,建立起乡土人才信息库。同时,以文件形式给予身份认定,颁发证书、授予荣誉,并给以相应奖励。

二、分类指导,培训提高。由主管部门通过分类指导和分层培训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双创”学习和引导式技术培训。重点围绕有机生产、电子商务、高效农业、农旅综合、专业合作社、新技术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培训,让乡土人才具备新思维、新眼光、新思路、新追求,真正培育出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同时,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探索菜单式学习、创业孵化、观摩交流等形式,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重点培养,激励进取。积极出台《乡村振兴人才计划》等相关文件,根据乡村企业最希望引进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加大全科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下乡人才的获得感。政治上激励:将年轻、专业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及时吸纳进农村“两委”后备干部库,并在公务员招考、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加强跟踪培养、动态管理,为乡村干部建设注入“源头活水”。经济上激励:建立资金扶持机制,鼓励乡土人才带头创业,引领致富,有效激发其创业热情。荣誉上激励: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让更多农村大学生看到回乡创业的好出路,以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更大的精神活力与内生动力。

四、技术托管,助力发展。转变人才服务方式,鼓励组建公司或团队,以此向全方位技术托管转变。通过全面参与设计与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缓解人才不足、结构不优的难题。依托成校,创建更多“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采用“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等,破解科技入村到田“最后一公里”难题,让乡村民众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共同发展致富,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承办单位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答复内容

首先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和乡土人才培育工作的关注和关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土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我市是苏南地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实施“科教兴农”是我市长期以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坚持以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当代知识型农民为目标,着力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平台,年培训人次达3000人左右,目前我市职业农民占比已达55%。积极实施“三新工程”,分专业开展科技三下乡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培育,近三年来培育了科技示范户近5000名,使生产一线农户能熟练掌握运用新型实用技术。

二是加强政产学研对接合作。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真谛,与国内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加快实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水产物联网智能监测控技术团队”获省双创团队称号,全市的重要园区、规模基地都与农业科研院校建立了对接合作关系。

三是积极创新培训方法路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发挥好本地成校等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广开门路,探索路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同步走的方法,在培训内容上,注重融入物联网+、电子商务、三产融合等现代农业理念,切实提高受训效果。

四是打通乡土人才发展渠道。开展农业院校“定制村官”委托培养工程,开展机关单位与村(涉农社区)结对共建,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工作。打通乡村基层干部成长通道,把在推动农村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干部纳入事业编制队伍,加强农村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其科学谋划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工作现状

通过不懈坚持,我市的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进步率已达70%,在全省名列前茅。但不可否认,随着农业外延的不断扩大,农业科技的腾飞发展,我市乡土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一是前言科技推广与时代进步不相合拍,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差,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暴露地更加充分,高端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我市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知识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新型实用人才与现代发展不相适应,随着现代农业功能和领域的拓展,实施乡村战略所需的“五大振兴”人才对传统农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知识更新、理论更新、路径革新,既要生产能手,又要经营选手,更要掌舵高手,增强乡村振兴“统”的能力、“续”的张力、“兴”的潜力。

三、下一步具体措施

一是健全乡土人才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陶都英才”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宜兴市乡土人才培育实施办法》,成立乡土人才工作办公室,形成市人才办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为乡土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扩大乡土人才覆盖范围。将乡土人才放到全市人才引育的重要位置来抓,动态掌握乡村基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多渠道引育创业创新型、专业技术型、营销管理型等人才。加快乡土人才数据库建设,促进人才内部流通,不断增强人才服务的覆盖面。加强“双创”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回乡返乡创业就业,并努力使其成为乡村创业、经济发展、基干队伍的中坚力量。关心关爱乡村基层干部成长,注重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干部,让成绩突出的农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

三是提升乡土人才社会影响。善于用伯乐眼光发现乡土人才,深挖乡土人才潜能,对全市范围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强人,开展全面摸底,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市、镇、村三级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系统化、动态化管理,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发挥乡土人才在各条线、各领域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格局。

四是完善乡土人才评审体系。创新和完善乡土人才评审标准与程序,通过个人自荐、协会推荐、板块初审、市级评审、社会共识等环节,发现和推荐各领域的乡土人才,形成领军型、骨干型、后备型等层次分明的乡土人才梯队,并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落实不同培养措施,加快乡土人才发展速度。全面落实《关于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意见》,积极向上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开展“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评定工作,对获评工作室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发挥乡土人才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是提高乡土人才能力水平。在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中,优先将乡土人才培训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指导各类培训机构结合我市“三农”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坚持按需施教,解决现实之需问题,又从更高层面,加强现代农业、乡村管理以及干部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培训质量和成效,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宽广眼界、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各类示范基地的创建,鼓励乡土人才抱团发展,发挥集约优势,切实缓解人才、劳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矛盾,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答复时间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