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0-09-23 15:13:28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0-03651 生成日期 2020-09-23 公开日期 2020-09-23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提案,建议,公开 分类词 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宜兴市工商业联合会

标题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明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系列举措既彰显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又顺应了市场主体的期待,真正体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此,我们着重对我市营商环境中的政策环境和政务环境展开调研,主要情况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宜兴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为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8年我市获评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先进地区,2019年在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评比中位列第八。但是,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不利于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 

1、行政审批能动不足,办事效率不高。一是服务意识不够。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部分办事人员缺乏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对企业信息了解不够,缺乏全程服务机制,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二是政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各部门关于企业的信息开放和共享程度均不高,导致有关部门难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企业也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的服务,增加了企业办事成本。三是机构改革后人员未与事权匹配。各部门涉及审批的事项均已划转到位,但相关业务人员未完全转隶到位,导致审批岗位有编缺人,甚至无熟悉业务人员,影响审批效率。 

2、涉企收费费率偏高,企业负担仍重。一是部分费率偏高。据调查,用工成本上升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企业认为当前“五险一金”负担较重,占企业用工成本的比例过高。二是部分收费亟待规范。目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已较透明规范,而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则相对紊乱。三是中介市场监管不力。对与审批“挂钩”的社会中介机构有时缺失监管,如基础建设投资项目涉及审批依据的报告、设计、检测、测绘、代理、评估等多个中介服务环节,审批效率低、收费高。

 3、执法“一刀切”仍是企业的痛点。一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不熟悉法律法规、不精通执法程序、专业知识不熟练等问题。二是行政执法行为缺乏有效措施。在执法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敷衍应付、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重处罚指导现象仍普遍存在。 

4、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风险犹存。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够充足。面对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现有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提供充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二是企业还贷容易续贷难。有的续贷需半个月,有的需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还贷和续贷的时间跨度过大,如果连续几笔或者较大金额的一笔续贷不及时,企业就可能资金断链或被非法借贷压垮。 

二、相关建议 

1、加速推行“一次性办结”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当好“店小二”。引导各级各部门和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长远的利益观和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强化“做好服务是能力,服务不好是失职”的意识,落实“首问负责制”、“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惠企的措施,变“不问不答”为主动告知。积极推行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通过整合流程、整合人员,实施分段办理、“一表”收费、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压缩审批服务环节,实现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二是创新服务。建设对“3550”网上审批平台深入开发,学习江阴“集成改革”经验,推广全科政务服务机制;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抓好业务培训。配足配强窗口人员,加强窗口人员培训,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审批办事效率。 

2、加大清费减负力度,进一步整顿中介服务市场。一是推进涉企收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健全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推进规范中介措施。进一步完善涉及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无依据的一律取消,保留的要明确并公布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依托网上“中介超市”全程公开。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建立中介服务机构良性竞争机制和退出机制,营造群众满意的中介服务市场。三是推进政介分开。深入整治“中介”,从源头切断中介收费和行政职权的利益关联,将中介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3、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一是严格执法。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步骤都应当严格遵守法规,从行政执法理念到行政执法行为都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执法人员应当具有强烈的守法意识。二是理性执法。执法人员要善于处理好合法性和合理性冲突问题,处理好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问题,提升做好合法与合理的权衡选择及善后工作的能力。三是落实责任。提倡执法责任制,杜绝一味追求执法数量与经济利益,力求在执法效率和社会效果上多下功夫,多一份前期指导、少一些简单处罚,换位思考、真心服务,切实提升生产经营活力。 

4、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思维。积极建立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扶持我市各类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建议全市各银行机构创新审批机制,大力简化贷款流程,实行评级、授信、审批、评估“四合一”流程,在1000万以内额度的企业贷款直接在二级分行审批,实现“一站式业务处理,全流程风险管理”。二是深化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争取将企业的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良性融资条件,解决诚信纳税企业缺抵押、少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难题。三是进一步提升政银企对接的效益和水平。我们不仅要鼓励签订合作协议,更要抓好对接合作项目的落实,确保签约项目履约兑现,促进宜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承办单位

发改委

答复内容

    你们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我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财政局、商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起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问题的现状

    国家、省、无锡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国务院近期还审议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将营商环境指数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下半年省和无锡市还将对我市进行营商环境试评价考核。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统筹推进,去年11月份,我市制定出台《宜兴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十七个方面75项重点工作,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营商环境工作阶段性取得了较好成效,2019年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我市位列全省63个县市第14名,比2018年上升15名,位于无锡大市第一名,企业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但我市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方说提案中提到的行政审批不能动不足,办事效率不高;涉企收费费率偏高;执法“一刀切”仍然是企业的痛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风险犹存等方面仍然存在,我们还有优化及提升的余地,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二、近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市发改委是营商环境工作的牵头部门,按照省和无锡市相关政策要求,每年宜兴对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政策。今年4月出台了《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方案包括明确总体要求、全力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更加精准的政策环境、全力打造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全力打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六部分共18个方面62条具体措施,提出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主线,以打造一流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为重点,推进各领域改革再突破、创新再深入、制度再完善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宜兴业”作为营商环境的品牌。围绕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主要提出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等六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其中:在企业开办便利化方面,开办企业专区套餐式办理将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2天压缩到1天。用水用气有外线工程有审批的办结时间分别不超过15个工作日和25个工作日,优于无锡以外县市的规定。借鉴上海经验,完善“政企通”服务平台,推进各项政策在线互动咨询和办理服务,实现“政企政策一网通办”。围绕打造更加精准的政策环境,主要提出强化用地保障、劳动用工及人才服务保障、企业融资、纳税和收费等四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其中:分类有效保障项目用地,对列入年度全市重点项目计划的重要项目用地予以优先保障。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围绕打造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主要提出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信用环境、跨境贸易、市场监管四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其中:升级完善市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逐步实现全品目、全流程、全线上电子化操作。对于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等问题,方案提出除特殊重点领域和投诉举报、转办交办以及风险监测发现的线索以外,原则上不对同一领域、同一企业的相同监管事项开展重复检查。围绕打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主要提出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执行合同、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保护市场主体退出等四个方面10条具体措施。其中:在化解涉企纠纷上,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推行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混合质押方式,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1.5亿元以上。率先在省内建立破产管理人行业执业责任保险制度,为培育市场化管理人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市税务局就联合市工商联出台《落实减税降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二大举措》为落实减税降费、税收服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今年5月19日,市税务局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致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行动方案2020》。根据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制定任务清单,梳理了5大类18项50点的具体事项,按照责任部门分工落实并明确完成时间。推行营商专员制度。配备119名营商专员,实施网格化管理,对接重点项目,保障纳税人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和反馈。同时抓监测评价,运用营商环境评价监测系统3.0中6大类61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将优化营商环境的落实情况纳入内部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好跟踪问效。

    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服务体系方面,今年以来,市税务局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扶持企业发展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共计新增减税降费13.23亿元。2月份推出“宜兴市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根据全市企业分布情况和辖区范围分为75个群,覆盖全市近4.2万户正常企业纳税人,由税务营商专员分工负责各群,实现智能网格化服务。四月份,依托群直播,面向全市3.6万户企业开展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直播培训。平台内“苏小税”智能机器人实现7*24的咨询服务。提升纳税便利度方面,市税务局积极推行“涉税事、线上办,非必须、不窗口”的“非接触式”办税。实现了车辆购置税网上申报,在“宜兴税务”微信公众号设置“微办税”功能,拓展掌上办税应用场景。发挥营商专员职责,做好纳税信用评价工作的宣传、辅导,做好D级纳税人名单的审核,做好重点企业纳税信用的沟通、核实,推动纳税信用补复评。二季度,完成企业纳税信用初评98户,补评2户、修复11户、复评24户,辅导纳税人关注自身信用规范涉税行为,实现了信用等级的提升,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企业纳税信用数据为基础,依托企业财务信用平台,加强与市金融监管局、全市各银行机构的合作,联合推出线上税银贷项目。目前,线上税银贷项目已入驻银行9家,受惠企业范围从纳税信用A级和B级扩展到M级企业。

    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督查巡查,把营商环境落实推进情况作为局务会议的固定项目,每月通报,在基层分局中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市行政审批局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拓宽服务渠道,打造服务平台,全方位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助推宜兴营商环境建设。一是做好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改革。拟制并出台《宜兴市赋予镇(街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管理权限清单》,将我市部分审批服务事项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更加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进一步完善“模拟审批”机制。依照“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垂直衔接、及时转换”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方式、压缩流程、精简材料、信息共享,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今年以来,模拟审批项目共有65个。保障民生事项多渠道办理。畅通政务服务咨询通道,公开政务大厅各进驻窗口服务热线,电话指导企业群众办理业务。全力推行自主办、在线办,引导办事企业群众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宜兴旗舰店、“江苏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办理业务,公布登录网址及网办操作流程。积极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聚焦“六稳”“六保”,认真落实“苏政50条”,在政务大厅设立“苏政50条”服务专窗,开通小微企业服务专项通道;在政务服务网开设服务专栏,多渠道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4、市工信局大力推进“一网通办”相关工作。优化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推进“一网通办”线上、线下办理一套业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数据同源、服务同源、功能互补、无缝衔接。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完善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运用无锡市统一的政务云管理平台,加快数据汇聚共享,加强城市大数据中心共享交换服务能力,完善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完善全市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综合基础库,年内实现数据治理入库率达到80%。全面梳理市级部门建设的政务服务网上申报系统(界面)和业务审批系统,印发共享责任清单,年内实现市级部门受办分离接口接入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完成率达到80%。

    市大数据平台已建立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目前根据《江苏省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20]33号)文件要求,开展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综合基础库数据目录梳理工作。

    5、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贯彻执行《无锡市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指导意见》,明确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量权责范围内不予处罚事项76项。针对重点行业开展72项定向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部门联合的双随机检查2次,已指导10个相关部门做好一单两库建设;并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截止2020年5月,我市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达22.82件。宜兴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达1亿元,银企知识产权金融对接活动正在征集资金需求企业中。

市商务局引导鼓励企业利用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解决融资问题,我市举行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平台签约仪式和产品发布会,打造了特色信贷产品“外贸贷”,发放贷款执行年利率最低为4.35%,最高为4.8%。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推动“资金池”的有序运作,截止今年6月底,农商行“外贸贷”累计授信共计1.41亿元,发放贷款9625万元,供惠及34家企业。

    6、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我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意见》,牵头跟踪各银行在加强融资供给、延缓还贷期限、压降融资成本、创新专项产品、放宽征信管理、提供金融便利等方面的成效:一 是加大企业信贷供给:各银行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展期或续贷”、“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完善转贷安排”、“实施信贷重组”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截止到2020年5月末,共扶持企业累计1017户,资金规模达到110.11亿元;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市各银行“通过压降成本费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支持力度,截止到2020年5月末,共涉及1458户企业,降低成本额度达到3457.32万元;三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开工导致资金紧张的”,全市各银行推出专属融资产品。如,工商银行“抗疫贷”、农业银行“复工贷”、建设银行“云义贷”、中国银行“金融预授信”、江苏银行“国网专项订单融资业务”、宜兴农商行“复工复产贷”、浙商银行“超短贷”等多样化、创新性的专属金融产品。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推广,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困难。

    宜兴财信平台“税银贷”模块实现了税、企、银三方信息的一站式交互,具有“融资快、融资成本低”等特点。自2018年9月上线以来,“税银贷”先后与本地的9家银行开展了合作,目前共计有18个线上产品可供企业选择。随着更多银行的入驻和人行增量、降价、扩面的要求,纳税人在平台内可选的金融产品也随之增加。2020年4月20日携手市税务局、全市各银行举办“税银贷‘云推荐’聚焦复工复产”为主题的税银企互动活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外,由无锡市政府主导设立的无锡综合服务平台,与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无缝对接、资源共享,解决企业“资本”和“资金”需求,目前宜兴已注册4322家企业,成功授信1546笔,解决130.90亿元融资需求。

    三、着手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委及相关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和督查制度,抓好工作的协调推进。

    1、做实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税收营收环境。税务部门将继续大力发挥“互联网+税务”优势,鼓励和引导纳税人“非接触式”办税,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以税收营商环境各项监控指标的落实,坚决贯彻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市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致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行动方案2020》等文件的工作要求;夯实营商专员一对一辅导、“三师税援”、“蓝色蒲公英”志愿服务渠道,切实保证税收优惠政策、最新税政方针落实、落地。

做好减税降费,进一步推动优惠政策落地。多渠道做好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政策、个税抵扣政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减税降费“大礼包”的落地生根,切实让企业懂政策、享优惠、减负担、促发展。重点做好受疫情冲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企业的对口帮扶工作,以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服务我市“六稳六保”大局。

    2、推动信用融资,进一步强化税银金融合作。持续推动纳税信用在企业招投标、银行融资、上市IPO等方面的作用,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优质企业保驾护航。做好纳税信用补、复评工作,对因特殊原因造成纳税信用较低的企业提供快速修复通道。进一步做好企业财务信用平台“线上税银贷”的深化应用,加强与市金融监管局的合作,扩展合作银行范围,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信用融资便利。

    3、积极探索实践,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积极推广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应用,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提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率。提升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银行开户、社保、税务、公积金等办理量大、需求迫切的重点领域和事项中的应用水平。优化“三项机制”,加快审批速度。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的平台优势,进一步优化审批运行机制、审管协同机制、权力内控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类和投资建设类行政许可业务流程,充分发挥“预审+代办”的积极作用,完善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两大综合窗口功能。

    4、深化便民服务举措。依托不动产登记新平台,加强登记、交易、缴税全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深化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开展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络、有线电视等关联业务的联动办理;推进不见面服务,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当面核对、即时领证”的“线上登记”模式;全面实现增量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签发、下载和管理,推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部门互认和社会应用。

    强化执法监察体系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队伍执法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增强队伍执法手段;选调业务骨干,增强队伍执法力量,多措并举有效提升执法监察体系水平。

    5、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思维,积极探索灵活融资产品。针对制造业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特点,引导银行机构转变服务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寻找与我市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需求相契合的切入点,推出灵活有效的创新特色产品;同时引导银行创新放贷模式,减少中间审批环节,缩短流程,使中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资金。继续推广宣传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撮合银行和企业双方融资需求的作用;根据宜兴实际情况,优化完善我市财信平台“税银贷”,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征信等资源,破解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信用不透明、银行不敢贷”的问题,通过机制创新,激活金融市场。

 

答复时间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