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决策预公开>草案

《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日期:2021-01-11 14:21:29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7485 生成日期 2021-01-11 公开日期 2021-01-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主题(二) 宏观经济运行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行政,工作制度 分类词 计划,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宜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动“强富美高”新宜兴建设再出发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打造无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坚强一翼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共宜兴市委关于制定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的《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宜兴“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上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方位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宜兴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强富美高”新宜兴建设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共建共享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夺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立的主要目标任务,区域性中心节点城市初具形态,“强富美高”新宜兴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2.2亿元,“十二五”期末增长4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4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7.6亿元,“十二五”期末增长24.5%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产值分别突4000亿元和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93.6亿元“十三五”时期引进重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工业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前十位。

产业强市成效显著。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成功引进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国际旅游度假区、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等一批投资超20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先进制造业崛起成势。2020年,电线电缆实现规上产值达940亿元,环保水处理装备占国内市场份额超30%,远东控股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5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选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博砚电子光刻胶、先科半导体新材料等优质项目全力推进,协同打造无锡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晟新能源、中建材太阳能涂膜玻璃等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同类城市第四,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现代物流快速增长,成交额突破百亿元专业市场2家,获评省农村物流示范县。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湖镇洑西村、西渚镇白塔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张渚镇省庄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10.19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9.3%,成功创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评价先进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建成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二五”末的3.9751.8944.14调整为“十三五”末2.95146.1,初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落实“科技创新30”“科技创新新6”,到“十三五”期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8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3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19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9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2件。累计新增入库无锡雏鹰企业357家、瞪羚企业173家、准独角兽企业17,获得国家科学技术9,获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2016-2020科普示范市。发挥科技镇长团、在外乡贤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累计34所高校院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工建设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省院士工作站累计达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29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启动建设,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完善“陶都英才”人才引育政策,全方位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链,集聚各类人才38万人,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居江苏省县级市第六。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顺利完成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丁蜀、官林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顺利通过省改革评估验收,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稳步实施。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升格国家级。国企改革顺利推进,成功组建交通产业、公用产业、金融发展、城建文旅、城投公司等五大国企集团,形成有利于提高国资经营效益、支持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架构。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编制完成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为全国典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无锡率先入市。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主动融入国家开发开放大格局,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对外贸易保持平稳,成功引进西门子、普睿司曼、碧迪医疗等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组织开展“深耕上海”、日韩招商、“秋洽会”等专题经贸活动,“十三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9.2亿美元。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重点企业赴境外投资,雅克科技、博砚电子成功实现境外并购。发挥环科园、经开区、陶瓷产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带动引领作用,“一园两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86.5%60%企业上市走在无锡前列,利通电子、鹏鹞环保、卓易科技、帝科电子等企业成功上市,上市企业累计达31家。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金融生态不断改善,连续三年获评省金融生态达标市,在全省金融生态评估中位居前列。不良贷款率实现五连降“十三五”期末降1.6%以下。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效化解民间金融风险。持续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市级守信示范企业评选。招投标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实行建设工程“不见面”开标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效率显著提升。组建宜兴市行政审批局,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模拟审批”“全程代办”等服务,“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先进地区”。

城乡品质加快提升。打造更高水平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城市建设开启新篇,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通过省政府审批,率先完成省级规划改革试点工作,绘就城市未来建设发展蓝图。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锡宜一体化发展,丁蜀通用机场、宜马快速通道相继开工建设,宜长高速、常宜高速建成通车。主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五大主题场馆正式启用。新城打造和老城提升同步推进,79个老旧小区、38条城区道路完成综合改造。新增污水、供水、燃气管网2140公里。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率先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达100%。高标准推动精准脱贫,设立脱困转化综合奖补等专项资金,全市经济薄弱村均实现脱困转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国省干线里程增399公里,路网密度达1.57公里/平方千米,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高水平建设省生态保护引领区,构建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责任审计、全国森林资源督查,全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宜兴篇章”。深入实施治太保源,以入湖河道整治为重点,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管理全覆盖,9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均达到类及以上,连续13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大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实施控源截污、燃煤工业窑炉整治、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等行动计划,超额完成“减煤”“减化”任务,华润热电实现停运。开展民生环保专项行动,强化重点区域气味、噪声、烟尘粉尘污染治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光大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建成投运,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处置项目扎实推进。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5%PM2.5平均浓度降至30微克/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评。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制订实施聚焦富民30条政策,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元。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省四星级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学校39所,积极引进无锡外国语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健康宜兴建设顺利推进,公立医院运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医疗联合体建设实现市域全覆盖,市医疗中心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改建医疗机构43家,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82.7岁。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增养老床5270。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建成食品安全快检网络体系,获评首批“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8.3%99%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2015年的1.6倍、1.7倍。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国文明城市首创即成、实现蝉联,成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注册志愿者达36.6万人。文化建设站上新起点,完善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促进紫砂行业高质量发展,建成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姜昆笑剧场。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宜兴国际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国际风筝节系列风筝赛、斯诺克邀请赛等高水平赛事,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群众体育工作获评全国先进。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首次跻身“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

安全发展全面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入践行安全发展理念,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求贯彻到发展各个领域。切实做好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和无锡巡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顺利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回头看”督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调整优化市安委会、专委会架构,市安委办实现实体化运作。不断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组建森林消防大队,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体系。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重大隐患整改率。社会治理稳步提效,深化法治宜兴建设,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宜兴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深化平安宜兴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安全感居全省前列。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张渚镇善卷村、西渚镇白塔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化解一规范”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信访工作绩效处于全省前列。

在全面科学总结“十三五”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到国际大变局、国内主要矛盾变化、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环境资源制约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还没有实现质变,尚未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动能还没有大量催生,尚未步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重点领域改革、融入区域一体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面对“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开创宜兴“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1  宜兴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三五”

目标

2020

实际值

经济强

1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

年均7.5%左右

年均增长7.3%(现价)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40

127.6

3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10

493.6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60

512.3

5

城市化水平

%

67

67.2

6

R&D支出占GDP比例

%

3.2

2.94

7

每万劳动力中RD人员数

125

该指标已不作统计

8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2

23.2

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36

38

10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7

46.1

1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1

4.1

1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

90

该指标已不作统计

百姓富

 

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1000

61090

1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000

32430

15

人均预期寿命

82

82.7

16

新增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6

15.29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1.75

18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万人

[6]

[8.8]

19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2.5

3.26

20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

25

该指标已不作统计

21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99.5

99.5

22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45

45

环境美

23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5.36

5.3

24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6]

[19]

25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

%

[10]

>13.65

26

二氧化硫

[10]

>24.9

27

氨氮

[10]

>13.93

28

氮氧化物

[10]

>21.7

29

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

%

72

82.5

30

细颗粒物(PM2.5)浓度

微克/立方米

50

30

31

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

%

70

88.9

32

城区污水达标处理率

%

98

98.23

33

林木覆盖率

%

30

31.3

社会文明程度高

34

法治建设满意度

%

>90

>90

35

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

99

99

36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

9

9

37

城乡居民

依法自治

城镇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9.8

99.8

38

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9.8

99.8

注:1、带[]指标为累计数。2、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2%。3、固定资产投资:2018年统计口径做了调整,当年度数据没有公布。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经普以后,该指标2019年完成数调整为508亿元。5、新增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该指标省里目标任务调整为15年。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宜兴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

从国际形势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重要生产网络区域内部循环更加强化,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宜兴既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冲击,也面临着世界格局变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主题和导向,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宜兴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发展取向,努力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从区域形势来看,长三角地区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肩负着“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探路、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历史性使命,将成为全国强劲活跃的增长极,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新的重大使命: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引和根本行动遵循。这既为宜兴发挥产业、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发展空间、融入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也面临着产业竞合关系更加复杂、虹吸与辐射相互交织影响等重大挑战。

 

第二节  阶段特征

“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系统、全面、辩证地审视宜兴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牢牢把握所处的阶段特征和内在要求

未来五年是宜兴产业强市的关键提升期。进一步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突出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加速产业科技融合,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攀升,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突破、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未来五年是宜兴发展格局的深度重构期。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强大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未来五年是宜兴区域发展的机遇叠加期。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不断深化锡宜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着力提升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能级,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未来五年是宜兴生态建设的巩固深化期。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环保、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等产业,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增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创造生态文明的宜兴新实践,打造高质量发展美丽新宜兴。

未来五年是宜兴民生事业的提质升级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创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百姓。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事业建设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五年是宜兴城乡融合的扎实推进期。牢固树立“乡村振兴就是宜兴振兴”理念,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打通城乡科技、人才、资金流动通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为无锡、江苏乃至全国创造更多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经验。

总体而言,“十四五”时期是宜兴经过“十三五”埋头实干、潜心改革、夯实发展基础上开启新局的五年,是宜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有可为的五年,是宜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拼搏的五年。全市各级要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宜兴发展的艰巨使命、繁重任务,保持坚强战略定力,用好宝贵时间窗口,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创出火红年代、干出非凡业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奋力夺取“十四五”时期宜兴发展新胜利。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强富美高”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面向全国、融入全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发展战略

围绕“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推动宜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拓展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成果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作用,提升宜兴在全国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中的位势和竞争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抢抓我国产业发展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窗口期的机遇,继续把产业发展作为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层次稳步提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全面改革开放战略。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举措叠加机遇,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重构进程,提高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以开放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契机,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打造乡村振兴“宜兴样板”。

绿色发展战略。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新要求,积极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以绿色科技为带动,以绿色制度为保障,以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经济化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美丽宜兴。

民生共建共治共享战略。顺应民生事业发展加紧迈向“从有到优”新发展时期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的原则,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推动城乡居民平等共享,全面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同步改善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民生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打造幸福宜兴。

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完善安全体系,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确保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打造安全宜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宜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令人向往的科技创新之城、现代产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明幸福之城,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强富美高新宜兴展现现代化新图景。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锡宜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实现民生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保持领先,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医疗卫生现代化,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平安宜兴建设达到新水平;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成为美丽江苏、美丽无锡建设的示范样板;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达到新高度,社会诚信体系全面建立,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宜兴充分彰显。

二〇二五年发展目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2025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更高层次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程度显著提高,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宜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供给水平全面增强,本质安全基础明显夯实,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增幅总体优于无锡大市平均水平、成为无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坚强一翼,形成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巩固提升在全国百强县中的发展地位,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明显提升。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投入占比达到无锡平均。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主导、未来产业为新动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

——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大力实施民生共建共治共享战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优质均衡、覆盖全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果,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同步改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7000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4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3岁。

——美丽宜兴建设展现新面貌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为健全,生态产品绿色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基本建成长三角最美生活“后花园”、重要旅游目的地。2025年,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降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达到或优于类水质比例均达到上级要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以上。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科教文化、乡贤文化等优势更为显化,文旅融合、数字文化产业等深入发展,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凝聚力显著增强,“中国陶都”影响力持续扩大。2025年,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保持在90%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同类城市前列,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牵引作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打响,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省前列。高水平全面开放格局进一步确立,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锡宜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初步确立。到2025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社会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法治宜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宜兴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到2025年,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5%以上。

 

第四节  战略路径

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应遵循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打造好“两个中心城市”。即,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和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拉高标杆,做厚产业基础、做强城市能级、做精特色优势,在接受更大能级城市辐射、实现更高层次区域竞合的同时,更好集聚资源要素、协同区域发展,真正变区域地理中心为功能轴心。

二是在发展任务上,构建好“两个体系”。即,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把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结合起来、统筹起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既依靠科技创新,直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走向高端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又导入附加值高、爆发性强的科创项目,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根本性重构和发展动能根本性转换,打造符合宜兴实际、具有引领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在发展资源上,转化好“两个优势”。即,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把生态作为最独特的核心优势,加大保护力度,彰显美丽品牌,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资源、经济发展资源、城市发展资源,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把人文资源作为最深厚的软实力,推动独一无二、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更为直观地显化到文化产业发展上;进一步用好乡贤资源,为宜兴发展牵线搭桥、贡献出力,加快把特色潜力转化为优势、奠定为胜势。

四是在发展依托上,夯实好“两个基础”。即,农业农村和民生保障。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以城乡融合撬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共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坚实基础。


2  宜兴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0

实际值

2025

目标值

属性

经济强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3

年均增长6%

预期性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27.6

年均增长9%

预期性

3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93.6

年均增长6%-8%

预期性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12.3

年均增长8%

预期性

5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94

3.2

预期性

6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3.2

30

预期性

7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17.5

19

预期性

8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6

50

预期性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24.2

30

预期性

1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1

8

预期性

11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

89.3

92

预期性

百姓富

1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5.1

年均增长6%

预期性

13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1.5

[6]

预期性

14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5

<4

预期性

15

人均预期寿命(岁)

82.98

83

预期性

16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3

3.4

预期性

17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8

>98

预期性

18

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率(%

63

70

预期性

19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23.4

25

预期性

环境美

2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2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2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22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2.5

83左右

约束性

23

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88.9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24

林木覆盖率(%

31.31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社会文明程度高

25

新增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5.29

16

预期性

26

法治建设满意度

>90

>90

预期性

27

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次)

4.86

达到上级要求

预期性

28

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

91.76

>90

预期性

保障安全

29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5.3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3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36.66

达到上级要求

约束性

31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下降率(%

>70

[15]

约束性

32

群众安全感(%)

99.5

>95

预期性

 

注:带[]指标为累计数。


第二篇  重点任务

第四章  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宜兴跨越赶超的战略支撑,抢抓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机遇,持续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发展创新型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创新发展主动权,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构筑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增长极,建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成为区域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第一节  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发挥宁杭生态经济带和太湖湾科创带交汇点优势,坚持“带状规划、点状实施、聚焦带内、带外联动”的发展理念,按照“创新引领、产业高端、生态优先、开放合作”的原则,以构筑“科产城人”融合的产业生态为一大主线,以创新驱动、创业推动、开放带动为三大动力,以活力涌现的创新生态、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为支撑,立足宜兴全域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全面形成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创新效应加速显现的新格局。

建设拥湖环氿发展的生态标杆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着眼于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环境综合治理、资源集约利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维度,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经济生态综合优势,围绕生态端、生产端、生活端,探索三生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推动宜兴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建设科产城人融合的人文示范区。把握“大科学”时代机遇,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供给高水平科创空间、居住空间、社交空间,推动创新、产业、城市、生态功能等实现空间耦合。着力发挥人文底蕴深厚优势,切实将人文优势转化为科创动力,再塑崇文厚德、和谐奋发的城市创新精神。

建设科创资源汇聚的区域协同引领区。着力吸引高端人才,以双创平台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路径,以新经济场景为特色,以科技服务为粘合剂不断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依托科创带建设,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抓手,主动融入锡宜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等区域协同发展格局,率先探索,大胆实践,加快吸引沪宁杭庐等科创高地创新资源,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引领区。

建设现代产业集聚的绿色循环先导区。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契机,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速构建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抢抓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机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宜兴方案。

 

第二节  打造高成长科技企业集群

做大做强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在环保装备、电线电缆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型企业。推进领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动领军企业平台化发展,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开放式车间和中试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一批平台型企业。

大力引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雁阵”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大企业裂变+外部引进”的源头供给体系,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推动企业创造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健全雏鹰企业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者、企二代创业者等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到宜兴创业。开展瞪羚企业遴选,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加强瞪羚企业与潜在独角兽企业库对接,实施“一企一策”,推动培育准独角兽企业。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达2000家,分别培育入库雏鹰、瞪羚和准独角兽企业400家、300家和20家。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育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机制,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计划,遴选产业层次高、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引进专业力量,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到2025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200

 

第三节  建设高能级创新科教平台

建设优势产业源头创新平台。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瞄准“卡脖子”关键技术,争取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专项落户,加快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和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建设,打造集“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创平台。围绕宜兴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在宜兴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强化科技源头创新的人才支撑。支持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促进环保企业与省产研院等高端资源对接。支持远东电缆、俊知技术等企业做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促进电线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快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链接合作,共建一批集科学研究、应用研发、人才培养多重功能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吸引关联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形成新型研发机构集聚生态。2025年,累计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家。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来宜建设高水平的技术转移机构。联动太湖湾科创带“多点”科教资源,推进与江南大学、中电58所等创新合作。以应用场景供给为手段,增强资源集聚吸纳力,建立“基础研发-应用研究-场景示范”的锡宜协同创新生态。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技术经纪人、专利服务、知识产权运营、咨询评估等机构或组织,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上技术交易平台。到2025年,累计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80亿元。

 

第四节  构建高效率创新孵化链条

建设专业化创业孵化平台。推动经开区、环科园、陶瓷产业园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创新园区,支持创业投资服务型、专业技术服务型、活动聚合型、综合生态型等多元化新型孵化载体发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服务体系,构建环太湖创新格局中的“宜兴坐标”。整合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服务机构资源,为初创企业提供精准深度服务。支持国有孵化器引进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管理团队,促进孵化器提质增效。引导生态型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民营孵化器。到2025年,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超7家。

建设特色创新创业空间。充分发挥宜兴特有的山水人文资源和一流生态环境,建设高水平众创空间和“城市书房”,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结合工业集中区提质增效改造,推进产业加速器建设,在楼宇、厂房嵌入式打造一批集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生活社交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借鉴先进城市“硅巷”经验,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打造以创新创业为特质的“都市微智造”空间。统筹整合校区、景区、街区、社区、商圈等空间资源,在科技资源和生态资源集聚区域,打造科教、创新、商务、文创、社交、居住于一体的功能复合新空间。结合宜兴创新创业需求,引进专业创投机构,打造共享开放、创新活跃的创业社区。到2025年,累计拥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12家。

 

第五节  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擦亮“陶都英才”政策品牌。深度实施“太湖人才”和“陶都英才”计划,增强“陶都英才”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集成项目、金融、服务等资源,打造“评价、引进、培育、平台、服务”五位一体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链。

强化“双招双引”联动机制。推进产业聚才、研发机构聚才模式,完善“双招双引”激励办法,引导产业技术人才、高水平研发团队来宜创业发展。瞄准京津、沪杭、广深等地及海外人才集聚地,加大招才引智工作站和离岸孵化器的布局力度,选优配强专职、专业化招才队伍,进一步织密招才引智网络,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留学生来宜创新创业。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进科技企业家培育、“创二代”培养等工程,加快培育“宜商”领军人才,开展企业家国际化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创新上有思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家。定期举办中国陶都乡贤人才发展大会,支持乡贤为家乡引才荐才、回家乡创新创业,反哺家乡发展。实施科创人才、社会事业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青年人才等集聚计划,加快引育一批宜兴急需紧缺的各类高素质人才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1万人。

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人才学习交流、创业指导、对接合作、项目路演、技能培训提供服务,积极打造城市人才客厅、人才之家。建设覆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全流程的“一网通”大数据平台,完善人才政策申报、人才供需发布等功能,实现人才服务便利化。组织人才创新创业沙龙、“百名企业家走近百名人才”等活动,搭建人才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快建设特色“院士村”、国际人才社区、人才公寓和青年人才驿站,实施配套资金、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

 

第六节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省“科技改30”“人10”政策落地见效,充分释放政策的激励效应。创新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实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打造“互联网+产学研+众创空间”平台为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新途径、新模式。构建科技企业、团队、人才引育新机制,以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策略为方向,拓宽招商引智渠道。创新科技服务管理机制,探索推进相对集中科技专业服务、科技金融、基金创投、政策兑现“一门式”服务。健全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形成多元投入、持续放大的有效机制。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探索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的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健全科技金融体系。鼓励设立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等投资基金。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体制,设立特色产业投资基金,提升园区在招商、选商中的话语权。发挥省、市专项资金协同作用,扩大“锡科贷”“苏科贷”受益覆盖面。强化对拟上市企业全过程培育帮扶,动态调整拟上市企业后备库,积极帮助拟上市企业办理上市业务,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对上市后备企业、正式挂牌新三板企业等进行政策扶持。到2025年,全市上市企业累计达到40家以上。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推进计划项目,围绕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抢抓无锡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机遇,建成宜兴市环保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培育专业化知识产权机构,构建要素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推行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实施专利导航预警,重点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海外维权服务。2025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建立重点领域产学研创新联盟,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提供坚强后备力量。建立知识与创新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争创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到2025年,新建成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5个,努力创建成为“全国2021-2025年科普示范县(市)”


第五章  纵深推进产业强市,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立足宜兴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提升壮大电线电缆、节能环保两大地标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2+3”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5G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信息、北斗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促进非金属材料、化纤纺织、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通航产业崛起成势,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三大经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努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第一节  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提升电线电缆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发挥电线电缆产业基础优势,吸引国际顶尖电线电缆企业来宜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引导规模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领军型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促进涵盖原材料、物流、产品、供应链金融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上游产品技术创新和下游配套服务拓展延伸,推动产业链向一体化、配套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力争将宜兴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智造基地、全国领先的电线电缆创新高地、全国电线电缆资源配置中心。2025年,全市电线电缆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提高节能环保产业质量和水平。鼓励有条件的环保企业向总集成总承包、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上市、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环保产业集中度。吸引大型央企、国企、实力民企与我市环保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做大做强宜兴环保品牌。提升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和环境医院服务能力,加快生态环境诊析平台、产业标准化体系、智能制造平台等建设,努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水处理全产业链示范高地、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全国最具辐射力的环保科技创新研发中心2025年,全市环保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进锡宜集成电路产业协同,聚焦集成电路材料和装备,加快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先科半导体新材料、博砚电子光刻胶等项目建设。主攻集成电路硅片、电子气体、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先进封装材料等领域,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基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环晟新能源、中建材太阳能涂膜玻璃三期、德融科技砷化镓光电元器件等项目,大力发展高转化率低污染晶硅电池、超薄高透光率光伏玻璃等相关产品,推动形成涵盖单多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和柔性薄膜电池等环节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加快推进福斯特锂电池、文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依托国电投清洁能源(氢能)产业园、长三角(宜兴)氢能产业联盟等平台,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依托宝银特种钢管等企业,加大核电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发展替代进口的核电用管等关键设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打造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高地

着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对接领军企业、布局重大项目,打造创新医疗器械、高端生物制品、新型健康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创新化药、现代中药、康养医疗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核两翼一带新格局。积极推进碧迪医疗项目建设,鼓励支持鹏鹞药业、金丝利药业做大做强,着力招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影响力大的外部龙头企业,加快引育一批创新能力卓越、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科创项目。统筹乡贤资源,组建宜兴市生命健康创新发展联盟,引入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全面落实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动我市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点。

 

一核两翼一带

“一核”,即以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为核心,结合环科园、经开区和主城区生命健康企业集中区域规划建设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园。“两翼”,即在官林镇宜兴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原料药产业园和在新庄街道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一带”,即规划打造宜南康养医疗示范带。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硅谷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用新型基板、中石科技5G高效散热模组等项目投产见效。深化5G产品研发,推进天线线缆企业转型升级,扩大5G基站天线、陶瓷介质滤波器等产业规模。发展5G新型模组及终端领域,布局规划5G信号传输和5G垂直覆盖应用领域产品。引导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量子信息、北斗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依托环保物联网产业园、杨巷味稻小镇和丁蜀农业物联网小镇,推进环保、农业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建设5G智慧农业项目。到2025年,全市5G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

 

第二节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加大重大项目引育力度。实施“造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通用航空等重点产业,依托本地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上下游,聚焦世界企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具有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强链”项目,集聚一批根植宜兴、掌握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市场主导权、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聚焦产业链短板和关键环节,制定产业集群招商指导目录,编制产业招商地图,为产业链招商提供精准导向。围绕重点产业集群“补链”,着力引育一批具有资本、技术、品牌、集成优势,有较强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快速扩张性企业,特别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紧盯宜兴重点产业集群融合、衍生、裂变和迭代趋势,引进一批相关领域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核心平台,推动重点产业集群“造链”和“延链”。聚焦聚力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招引一批富民增收带动作用强、农业现代化示范效应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高的农业农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控制能力的重中之重,大力培育企业“航母”和“小巨人”。积极培育头部企业,实施企业领航计划,推动更多本土优质企业聚焦实业、深耕主业、做强专业,打造“链主企业”。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成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培育出更多具备平台功能、彰显辐射效应的平台企业,引领产业层次整体迈向中高端。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培养高层次质量人才,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省长市长质量奖后备梯队企业和“江苏精品”企业。加大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建设力度,建成陶瓷耐火国家质检中心,巩固提升检验检测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品牌战略规划,加强质量管理创新。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优化“标准研制实施评价”全链条服务模式,制定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指南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企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提供指引。深化标准引领作用,推进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核心示范区。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规模骨干企业获得更多国内、国际质量认证,更好走向国际市场。加快推进计量一体化发展,提升工业计量、能源计量、民生计量管理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第三节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进“千企技改”,构建以“工业大脑”为核心的新型制造组织体系。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滚动推进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集中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带动力和影响力大的技改项目,实现技改投资总量稳步增加、投资质量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提升。深化产业链延伸,对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有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发展智能制造,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宜兴制造”向“宜兴智造”跨越发展。推进智能化示范建设,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创建标杆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示范工厂。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技术门槛和成本,促进智能制造广泛应用。引导企业加大智能装备投入,建设安全生产在线监测、风险管控系统,推动高危行业、高危工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加快推动工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大产业园区和科创载体存量空间改造力度,提高制造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工业项目用地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亩均产出水平,加快腾退一批产业竞争能力不足、资源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承载和安全保障不力的企业。鼓励企业建设“楼宇工厂”和多层厂房,合理引导产业类型互补、生产环节协作较强的中小企业入驻。对投入强度大、集约化程度高、综合效益好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快工业集聚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第四节  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市场开拓等领域对产业提升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涵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方面服务体系。提升发展物流服务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和城乡配送。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发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工APP等信息产品,支持信息系统集成、云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服务发展,构建信息服务产业良好生态。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推动各类金融机构集聚优化发展,构建门类齐全、服务先进、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性服务需要为主线,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旅游休闲、商贸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充分利用山水、医疗、康养资源,高质量构建全产业链健康养老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服务基地。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促进传统商贸与新兴商贸互促发展,打造新业态、高能级、集聚型综合商贸载体。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特色发展,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工程,努力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最美生活“后花园”、“徒步者天堂”、“骑士乐园”。依托宜兴美丽山水和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陶都、洞天、茶洲、竹海”等旅游特色,擦亮“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依托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水墨田园等重点项目,打造宜南山区高端旅游业态。依托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等项目,打造太湖水乡一流旅游业态。放大丁蜀紫砂特色文化效应,依托西渚云湖茶禅小镇、茶旅风情小镇,打造文化休闲独特旅游业态。大力发展特色主题文化酒店、精品民宿,打造健康养生及运动体育等新型旅游业态,形成景区观光游、美丽乡村游、文化体验游、文人紫砂游、健康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等完整旅游产品。加强“一地六县”生态休闲旅游一体化开发,推动形成辐射长三角的立体式旅游交通格局,全面提升宜兴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影响力。

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大力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鼓励制造业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强与紫砂、电线电缆、节能环保、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制造化,鼓励服务业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全产业链,支持服务业提供高端科技研发、现代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现代物流等功能服务,强化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施“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构建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生态圈。

 

第五节  积极发展“三大经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重点领域集聚发展,丰富数字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进重点产业构建垂直产业大数据,促进原材料、软件、设备等供应商直接对接,实现供应链商品多元化、管理集中化、数据可视化和服务专业化,打造新型供应链服务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数字化体系,加快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建设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物流车辆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信息互联。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十四五”累计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企业20家以上。

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总部化转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建设特色总部企业,培育一批综合性总部、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推动本土总部企业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广阔、规模效益明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航母级总部企业。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落户宜兴,鼓励在宜外商企业总部化发展,促进总部企业与产业链其他企业深度融合,推动总部企业集聚发展。到2025年,经无锡市认定的总部企业数量达到15家左右。

积极发展枢纽经济。推动高铁宜兴站成为宁杭高铁与盐泰锡常宜铁路、S2线城际轨道的交汇枢纽,实现多线并站、多轨交汇,促进枢纽间交通互通、信息互联、业务对接。加强宜兴站区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建设高铁枢纽门户、城市科创客厅、生活宜居新城。完成国家二类水路口岸多功能码头二期扩建工程建设,提升口岸吞吐能力,完善通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空铁水一体化进程。着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创新孵化、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业态,促进枢纽经济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


第六章  持续聚焦需求释放,融入内外循环新格局

把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取向,突出以扩大内需为政策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提升经济循环效率,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扩大有效投资支撑

强化投资政策引导。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形成投资规模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正向效应,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投资效益增长模式。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各类投资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加强项目建设保障,构建项目与财政性建设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要素匹配机制,用地、用能等向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倾斜。

强化政府投资导向。树牢政府投资公共价值导向,聚焦重大科技攻关、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精准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工程项目,形成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政府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健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提升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重要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或其他行业及领域,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提升民间投资审批、融资协调和项目服务效能,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第二节  释放最终消费潜能

促进消费升级。顺应服务性、个性化、享受型消费升级趋势,推动衣食住行等实物消费品质化发展,促进商贸餐饮、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构建由大型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高品位步行街、特色商业街、交通枢纽商业群等组成的现代商圈网络体系,支持老字号品牌建设,提升商业运营质态。

培育新型消费。抢抓新兴消费热点,鼓励发展体验经济、首发经济、时尚经济、夜间经济、节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布局智能消费、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网络消费市场,培育本地网络消费品牌,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改善城乡消费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市场拓展。

优化消费环境。多渠道多方式完善消费引导政策,放宽新型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守法有序市场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新消费力度,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消费领域。着力消除制约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和规定,引导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实施放心消费满意六大工程,推行诚信经营和诚信消费。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加大对平台型消费供给主体的监管力度,开展重要产品追溯,落实“计量惠民”长效机制,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放心消费满意六大工程

一、实行消费投诉信息全公示,提高信用监管效能;

二、推广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释放经营者能动性;

三、打造放心消费示范集群带,提升板块联动效应;

四、开辟放心消费维权专栏,强化媒体监督引导;

五、成立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提供法律咨询帮助;

六、建立百个消费维权服务站,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第三节  加快融入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深化多层次区域交流合作,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提高宜兴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循环中的层级。参与构建产业链协同共建机制,引导工业产品和中间产品融入优势供应体系,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稳定供给能力,支持有条件企业跨区域布局仓储物流和加工生产环节。按照市场化方式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建立成本分担、利益共享和指标分算的可行机制。联合长三角其他区域强化要素资源统筹配置,协同推进制造升级、创新升级和消费升级,增强宜兴在浙西北、皖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好融入国内经济循环体系。

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实施高质量贸易促进计划,精准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加快内贸外贸协同发展,确立优进优出国际贸易格局,实现内外循环有效链接。支持企业参与海外并购重组,推动境外投资向研产销全链条拓展,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鼓励企业构建境外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实现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和运输分销等环节资源高效配置。加强跨国经营人才引进储备,鼓励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定制培养。


第七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迸发强劲发展新活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放管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业农村改革为重点,统筹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第一节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对标对表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以体制变革为核心,以流程再造为抓手,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目的,全力打响“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深化“一件事”改革,精准服务企业群众。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深化丁蜀镇、官林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构建“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基层政府治理架构,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建15钟政务服务办事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共享,打造公正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完善12345政府热线”功能,实现政务热线“一号对外、统一服务”。

完善企业全周期服务机制。围绕企业注册、业务开展、资本运作、清算退出全生命周期提供便利化服务管理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登记服务。深化告知承诺改革,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推进减税降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确保各项惠企惠民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优化涉企政策供给体系,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市场主体纾困救助机制,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构建完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规范高效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一地六县”市场监管体系一体化建设,形成市场监管合力,打造一体化发展示范样本。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分类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实行执法监督制度、督办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机制。鼓励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规范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媒体、社会公众舆论监督作用,实现市场监管协同共治。

 

第二节  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积极稳妥、分类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吸引战略投资者、社会资本参与改革,支持股改企业上市,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加快引进、培育市场化运作专业人才,提升国有企业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管理创新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投融资实力,稳控债务风险,提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水平,发挥国有企业支持城市建设、服务保障民生、发展文体旅游产业等方面作用,提升国有资本对宜兴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进一步强化企业法人治理和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完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确保企业规范化运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组建粮食购销总公司。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减税降费举措,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扶持政策。坚决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形壁垒,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促进发展。健全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加快建设要素市场。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推动要素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优化,引入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畅通人力资源社会性流动渠道。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挖掘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序发展数据要素产业。完善要素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促进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稳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开展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登记确权,探索研究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自然资源保护修复与集约开发利用相协调。

健全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推动政府定价机制由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制定定价规则转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扩大市场主体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价权限。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价格调整协调机制,完善价格听证制度,规范收费标准制定。全力做好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健全应急价格调控机制。

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配合做好反垄断相关工作,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深化财税投融资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财政体制,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关口从事后评价向事前和事中拓展。优化财政支持经济产业发展政策,挖掘公共资源资金资产功能作用,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的财税收入增长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焦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税收社会共治体系调整方案,推进纳税服务便民网络社会化。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通道,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发挥好财政信保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作用,降低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征信平台建设和成果运用,提高小微企业首贷成功率。引导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企业,引进优质外资金融机构。强化资本赋能,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债权和股权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壮大资本市场“宜兴板块”。强化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依法规范企业破产,积极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25,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1%以内。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创新投融资方式,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拓展融资渠道,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公共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完善投资绩效评价机制,有效防范隐性债务风险。

 

第五节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提升村级资产经营水平,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质量。深化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三会”治理结构、运作机制。稳慎推进“政经分离”,活跃经营机制,拓展村级集体资产的增收、盈利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开展“村企共发展、同奔现代化”行动,引导鼓励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发挥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平台作用,有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用好“三资”监管户户通平台,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进宜兴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规模经营管理服务,允许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实施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支持保障力度,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配给率不低于5%保障农村宅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建设用地需求。

推进生产经营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畅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土地流转渠道,引导探索多种方式联营机制。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加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培训,提高创业技能。


第八章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载体,形成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开放竞争优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环境,提高各类要素资源统筹配置能力。

 

第一节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聚焦重点产业集群招商。结合宜兴产业优势和特点,重点在智能装备制造、电线电缆、节能环保、非金属材料等领域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推进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加快重点行业产业链延伸。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精准招商,引进一批规模效益好、协同效应强的重特大外资项目。

提升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加大科技研发、商务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项目招引力度,提升对制造业的配套服务水平。大力引进国际化休闲旅游、康养医疗、文化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外资项目,增强开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期间,全市引进现代服务业外资项20以上。

丰富外资项目招引举措。紧盯著名跨国公司,主动出击、精准对接,推动跨国公司在宜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强与外企中国总部的合作,不断拓展招商网络。推动引资模式向“产业链导向”转变,引进与宜兴产业契合度高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以及对产业集群发展贡献大的“四新”项目。鼓励企业和个人以专利技术、设备等多元化方式投资宜兴,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引进外资,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和返程投资,引导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与本市企业合资合作。

 

第二节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着力开拓外贸市场。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契机,在稳固东盟、韩国等重点市场基础上,积极开拓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抢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推动电线电缆、环保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出口。实施贸易促进计划,积极参加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点展会,深度开发外贸细分市场。鼓励进口贸易发展,用好“进博会”等平台,扩大中高端消费品、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进口,推动外贸向“优进”和“优”平衡发展。到2025年,全市进出口额达到48.5亿美元。

培育外贸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三自三高”产品的出口比重,稳步推进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高端人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扩大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引导企业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注重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和获取国际市场产品认证、海关高级认证等,通过展会重点推介自有出口品牌,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的议价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设立海外仓,重点支持江南、辛巴两个海外仓做大做强,缩短营销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深度融入境外市场。

拓展服务贸易新业态。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同发展,鼓励企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产品研发、设计、渠道、品牌推广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推动对外贸易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货物贸易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货物贸易、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转变。依托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推动企业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对国内外研发服务机构及著名外包企业的招商力度,大力培育本土龙头型、基地型服务外包企业,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宜兴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升集聚资源、汇聚要素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做大进出口规模。鼓励特色文创产品出口,推动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促进文化贸易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2亿美元。

 

第三节  深化国际产业创新合作

支持“走出去”企业高端化和集聚化发展。鼓励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与跨国公司开展“高位嫁接”,引导企业将加工制造环节合理转移,深度融入全球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链条。支持和引导企业入驻境外经贸合作区,形成海外企业集群。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并购,提升国际竞争力。引导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延伸,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建营一体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到3亿美元。

深化国际产业创新合作。拓展海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在合作研发、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开展多层次创新主体对接活动。打造高效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搭建一流国际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跨国技术转移合作。鼓励环保装备、新能源、电线电缆等领域企业与外资科技公司合作,承揽或参与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优化开放载体,不断提升经开区、环科园、陶瓷产业园区国际化水平。

完善对外投资促进和保障服务体系。加强与境外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投资促进机构及驻华使领馆、办事处的联系与合作,保障企业在境外获得良好亲商服务。加强“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规范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定期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风险评估,为企业提供境外投资合作指南、国别行业发展信息和海外投资风险预警等支撑服务。

 


第九章  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以全面对接上海为重点,积极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建设,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第一节  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全面对接上海。深入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在科技创投、国际贸易、现代服务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外溢效应”,结合宜兴的生态、区位、文化和产业优势,提升宜兴城市和产业能级。积极策应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G42端智能制造走廊等要素外溢通道,加快上海大都市圈高端要素在宜兴汇聚。积极对接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优化宜兴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众创器孵化器加速器转换器”空间布局,推动沪宜两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积极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以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大与宁杭沿线城市合作,合力构建宁杭绿色生态发展廊道。加强与南京的创新与产业合作,支持南京高校院所在宜建设分院和研究院,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加强与杭州在数字经济方面合作,推进宜兴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发展。以区域协同发展为主线,积极与上海白茅岭农场和溧阳、长兴、安吉、郎溪、广德联合打造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增强宜兴在浙西北、皖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协同推进锡宜一体化发展。协同实施“一体两翼两区”总体空间布局,加快形成锡宜之间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环境共治的良好格局,实现锡宜协同发展。以环科园、经开区、锡宜协同发展区为重点,加强与无锡滨湖区、无锡经开区、无锡新吴区等地区合作,发展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以大拈花湾项目建设为契机,启动周铁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推进大拈花湾项目与周铁古镇融合发展,合力打造长三角滨湖休闲旅游的新旗舰项目。

 

第二节  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结构

增强市域空间联动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推进北部产业集聚带、中部城市生活带、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带建设,构筑产业、城市、生态、文化良性互动发展战略架构。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建设的超前性、科学性,打造品质城市、精细城市、秀美城市。加快东氿新城建设,坚持高强度投入、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完善东氿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建设成为包容大气、魅力独具的现代滨氿新城。优化环科园功能布局,加强与高塍镇的统筹发展,凸显团氿、西氿自然禀赋,打造集聚功能强劲、创新活力迸发的环科特色产业城。强化经开区创新载体功能,提升现有科创载体建设水平,推进建设“培源科学城”,加快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孵化载体,实现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创新资源汇聚地、新兴产业主阵地。启动陶都科技创新城(高铁新城)建设,汇聚优质资源,导入高新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努力打造科产城人融合的新样本。加强丁蜀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加大古南街、古窑址和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和修缮力度,强化传统文化空间塑造,充分彰显中国陶都的独特风貌。通过编制宜兴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加快推进官林、和桥、徐舍、张渚等重点镇,以及环保科技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陶瓷产业园、太湖湾科创带、新材料产业园区等重点地区成片开发,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

彰显市域空间特色风貌。以陶竹茶艺、山水林洞为脉,以太湖文化、天目文化、钱塘文化为魂,加快形成“两片、三廊、五区”的市域特色风貌。“两片”:即深度开发紫砂陶艺、茶园、竹海、山地温泉等特色资源,拓展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功能,塑造南部丘陵田园特色风貌片。优化城镇滨水地区和保护村落空间景观,着力彰显北部湖荡水乡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特色风貌。“三廊”:即由西氿、团氿、东氿至太湖构成的水城特色景观廊道,由张渚、铜官山、龙背山至宜城城区构成的山城特色景观廊道,由南山、兰山咀至太湖构成的山水特色景观廊道。“五区”:即依托丁蜀陶文化特色产业、张渚龙池山茶文化特色产业、宜南山区景观资源、东氿和都山荡滨水特色景观资源、周铁历史文化名镇,重点培育与塑造“陶都艺境”、“龙池茶山”、“东方水城”、“氿荡水乡”、“湖渎古镇”五个城乡魅力特色区。

加强新型镇村规划建设。持续提升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改善镇容镇貌,建设一批人口集聚、实力较强、功能齐全的新型集镇。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强化对周边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功能服务。分类推进村庄建设,高标准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示范点建设,逐步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第三节  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以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区为目标,进一步畅通对外连接通道。建成丁蜀通用机场,带动通航产业园集聚化发展。推进宜马快速通道、锡宜高速扩建、锡宜城际轨道S2线建设,加快推动宜长高速北延段、常宜高速南延段建设,进一步织密高速路网,提升锡宜一体化、苏锡常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水平,实现宜兴与无锡、常州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积极推动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启动盐泰锡常宜铁路南延(宜兴至湖州)研究工作,主动对接沪苏湖高铁,最大限度拉近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加快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加速实施锡溧漕河航道整治,推进芜申运河三级航道建设,打通宜兴对外“江湖联动”的水上轴线,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市内快速交通体系。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域的高等级公路内外环线,完成范蠡大道北延段G104快速化改造、S341周杨公路建设,构建由范蠡大道、S341周杨公路、S263川善线组成的市域外环快速通道,推进由范蠡大道、庆源大道、西氿大道和站前大道组成的快速内环。进一步增强城区交通治理能力,优化完善交通体系,提升主城区畅通能力。聚焦宜南山区交通组织,加速旅游公路建设,加快S360建成贯通,推进汤省线、画溪路等项目建设,实现干线公路与主要景区及各景区间的快速联通

畅通市域交通“微循环”。深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主线、干线、支线三级公交网络,促进“长途客运节点化、中途客运快速化、短途客运公交化”发展。结合客流需求,发展定制公交、旅游公交、学生公交等多层次、多品种公交服务。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积极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体系。围绕苏浙皖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开发针对苏浙皖边界地区旅游班线资源,满足游客高品质、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依托宜兴高铁站,增加旅游直通车线路和班次,促进运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施城市交通拥堵精准化综合治理,推进城市非机动车道建设,减少高峰时间段城市堵点。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轨道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启动盐泰锡常宜铁路南延(宜兴至湖州)、新长铁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机场:建成丁蜀通用机场一期800×30米跑道及航管设施,打造高品质产业支撑型通用机场,带动通航产业园集聚化发展。

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加快S360建成贯通,推进S341周杨公路、宜马快速通道、范蠡大道北延段建设,启动锡宜高速扩建、宜长高速北延段、常宜高速南延段建设,推动实施G104快速化改造、城区快速环线、S342张渚段、太华段改线等项目。

航道:加速实施锡溧漕河航道升级改造及和桥镇区段改线工程,推进芜申运河航道升级及改线建设。

“四好农村公路”交旅融合打造工程:一期工程涵盖川善线、善龙路、双湖路、张灵慕线、蒋张路5条公路,总长约47公里,串联张渚镇、湖、丁蜀镇和多处景点。二期工程拓展至丁张公路、S360、汤省线,串联国际旅游度假区、云湖景区。

 

优化市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环卫、道路照明、垃圾处理处置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能源保供体系,加快建设宜兴城市天然气利用三期工程、常州至宜兴成品油输送管道等重点能源项目。建成桃花水库,提高供水能级及源水保障能力。实施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行和管理。推进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提升太湖水质。高标准推动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统筹防洪排涝、防震减灾、人民防空等领域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管理,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打造韧性城市。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以上,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41万吨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环境监测等应用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应用效果显著的人工智能平台,强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使用等过程管理,促进政务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的融合。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搭建整体协同的数字政府,构建信息共享、反应快速、联勤联动的智慧指挥决策体系。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节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扩大城市知名度。加强重点地区的风貌管控和精细化设计,推行产城融合、立体开发,实现城市设计城区全类型覆盖。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宜城、丁蜀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步伐,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搭建城市智慧停车服务平台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步伐,提升老城区环境品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断优化公交线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化新格局。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5%

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城市重点设施的设置规范,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精细管理,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实现工地围挡美观化、现场监控智能化、文明施工常态化,有效控制工地扬尘污染。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优化公厕布局,提高建设标准。重点推进环卫保洁提升、户外广告管理、背街小巷整治、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违法建设、无序设摊、违规停车、违规处置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行动。背街小巷“环境差”“秩序乱”“行路难”等问题基本解决,建成区范围内各类市容显见性问题基本消除。到2025年,城市二类及以上公厕占比达100%


第十章  积极推动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体、产业化联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增强农业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扣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强化规划引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机综合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农田生产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农村防洪排涝、水土保持、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洪防灾能力。实施高精尖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智慧农业科技引领工程,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坚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推进水产生态循环养殖工程和农业生产尾水净化工程,高标准完成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任务。2025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5%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业企业拓展农业功能,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探索建立“金融+保险”的融资机制,降低农业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到2025年,培育无锡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以上。

 

第二节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优化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地貌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发展,打造东部太湖绿色蔬菜示范区、南部特色农产品休闲观光示范区、西部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北部滆湖湾智慧生态养殖示范区。推进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吸纳多类经营主体特别是龙头企业入园,推进园区做大做强。推动杨巷、徐舍、和桥、芳桥等4个味稻小镇提档升级,培育一批特色农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做大做强稻米、蔬菜、水产、竹制品加工、休闲农业等5个超10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扩大提升阳羡茶、宜兴红、宜兴百合、宜兴大闸蟹、杨巷大米、湖杨梅、宜兴萝卜等7个地理标志的影响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做亮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名优茶叶、花卉园艺等特色品牌,提升“宜”字号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力。2025年,累计创成全国“一村一”特色村镇7个以上

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旅游服务城乡互联互通、普惠共享。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以实施“互联网+”农业为重点,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广泛应用。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应用,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2025年,建成智慧农业重点建设项目3个。

 

第三节  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完善乡村规划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编制《“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描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一张图”,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推动规划保留村庄农房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打造高品质“新江南人家”。结合美丽乡村提质优化,坚持分类施策,充分凸显山区、圩区、渎区等不同类型风貌,精心建设一批具有江南特色宜兴风韵的美丽乡村精品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打造山区风情、水乡风韵、渎区风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宅容宅貌、田容田貌,持续净化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无缝衔接。开展镇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改善村庄空间面貌。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进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实现长效管护综合评价合格村全覆盖。开展“美丽+”系列创建活动,打造“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庭院”等系列品牌,形成一批省市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电、物流等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区同步规划、协同建设。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健全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体系,确保行政村公交线路全覆盖。统筹保障城乡水资源供应,加快城乡电力均等化进程,提高农村供水供电水平

 

一推三治五化

一推: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治:全面治理农村垃圾、污水、河塘;

五化:加快实现厕所净化、道路优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管理长效化。

 


第十一章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迈上生态文明新台阶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美丽宜兴”建设目标,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一节  建设更高水平生态保护引领区

科学优化城乡规划。科学编制和完善综合交通、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规划引领城乡绿色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分要求,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充分利用“三线一单”编制成果,从项目空间、总量及准入方面强化环境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环评管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度。严格保护耕地,持续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功能,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山体保护,推动白云洞矿山宕口修复与利用,实施生态复绿、生态公园、景观恢复工程,推动宜兴“矿地融合”示范区建设。开展湖荡、湿地恢复与重建,推进太湖西部区域等重点河湖水生植被恢复工程,稳步扩大湿地保有量。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完善城乡公园体系。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筑牢生物多样性网络。加强珍稀濒危和重要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推动河流、湖泊、山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修复,确保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开展外来物种监控、预警和防控管理,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范能力。建成生物多样性科普区,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

 

第二节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建设“碧水城市”。大治太保源力度,推进滨湖湿地、入湖河道等环湖生态功能建设,建设太湖省级湿地公园,修复、涵养太湖岸线资源,为早日重现太湖碧波美景作出宜兴贡献。推进太湖大堤剩余工程建设,实施竺山圩退圩还湖工程,提升蓝藻规范化打捞、藻泥无害化处置能力,修复和改善城市河湖生态系统。持续实施“控源截污”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责任,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建成运用天网工程,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污染因子动态监管和精准治理,强化流域上下游水质监管联防联控。

建设“蓝天城市”。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进一步压减化工企业数量,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以减煤为重点的节能行动,推动工业企业VOCs治理,确保完成减煤、VOCs削减任务。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推动水泥建材行业加速整合,提升禁放烟花爆竹、餐厨油烟整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PM2.5年均浓度“双达标”。

建设“净土城市”。加强受污染土壤调查、治理与修复,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做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农田土壤修复。开展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落实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机制,建立企业关停、搬迁场地二次开发利用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有毒有害物质风险防控。开展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严格淘汰或限制管控化学品生产和使用。

建设“无废城市”。加快形成固危废源头大幅减量、分类化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处置体系。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建设分拣设施,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建成运营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提高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污泥、藻泥规范化处置,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防范二次污染。建立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坚决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固废类事件环境应急处置体系。

建设“宁静城市”。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区域噪声管理,提升夜间声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查。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推进道路两侧隔声设施建设。加强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查噪声超标行为。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禁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边界噪声超标。

 

第三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落实能耗、水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建设用地产出效率。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推动低效用地优化、村宅置换调整、存量用地更新。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开展“绿色出行”“义务植树”“光盘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大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力度,树立绿色创建典范,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绿色化水平。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深入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企业试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创新市场化节能减排方式,建设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积极创建国家低碳城市。

 

第四节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领导责任体系,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健全全民行动体系,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完善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日常监督、第三方评估、公众满意度测评、年度考核等考评体系。打造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构建天地一体、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建设“智慧环保”。

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大中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力度。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格环境监管。建立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对各类涉及资源环境公共利益的政策、规划、工程等进行科学评估。完善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制度,强化环评、执法监管、总量控制等制度链接。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创新,扩大企业环保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环保公安联合执法,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适时推动成立市场、社会机构与政府三者合作的生态产品管理平台,对生态产品进行统一的规划利用和经营管理。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构建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环境配额交易体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水环境资源双向补偿、生态红线保护及转移支付制度,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制度通道。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实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电力、绿色采购等激励性政策,深化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第十二章  不断促进文化繁荣,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全面发挥文化塑造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打造更具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突出主流价值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始终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要位置,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化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能力,全力建设“省内标杆、全国一流”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全域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加强智库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品牌工程,探索社科学术研究与交流新机制。

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江苏省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年行动方案》,深化公民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持续推进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管理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到2025年,全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城乡一体文明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面融合部门、社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真正实现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实施和完成市文化馆、陶瓷博物馆整体改造扩建工程,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服务项目,高水平举办重大文体节庆、赛事活动,深入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普及工程。拓展公共文化多元供给,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建设更加完备的城乡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阅读阵地设施管用效能,稳步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知名度、吸引力、覆盖面,2025,建成更优品质、更高层次的书香城市示范市,公共阅读服务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乡镇数字影院建设全覆盖,构建设施先进、惠及城乡的影院布局。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聚焦时代主题,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一批体现宜兴特色,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完善重点文艺作品创作和重大文艺赛事扶持办法,支持本土作家和本土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争获得一批国家、省、无锡市“五个一工程奖”。培育和引进一批民营文化主体,打造更多文化名家工作室、文化经纪机构和演艺公司,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生产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重视网络文艺创作,建立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扶持机制,发展网络文学IP及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等衍生产品。

打响宜兴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都、书画之乡等地域文化品牌建设,提高城市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行动,加大对历史街区、文物遗迹、名人故居的保护力度,完成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一批修缮工程,彰显中国陶都的独特魅力。加强历史名城文脉整理与传播,优化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机制,推进骆驼墩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及遗址公园建设,开展革命遗址、红色遗产保护与展示提升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推进非遗名录建设和成果转化,打造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培育一批非遗特色镇村,建立非遗保护数据库。实施城市名片弘扬工程,用好紫砂陶等地域文化标识。展现江南山水名城时代价值,打造“陶式生活”品牌、文旅休闲康养目的地。彰显禀赋条件优势,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城市。扩大文化交流,创办更有影响力、更具宜兴特色的精品文化品牌,对外传播宜兴文化标识和城市形象。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产业激励政策,聚焦规模化、特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引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国际旅游度假区、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尽快形成聚集效应。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构建多层次双招双引对接机制,招引储备一批综合效益好、市场潜力大、辐射能力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以项目增量提升文化产业贡献度。促进紫砂陶瓷产业、高端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实现文化产业量质齐升。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加大规上文化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规上文化企业达到200,宜兴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利用杭州、南京等城市数字经济外溢效应,大力发展紫砂陶瓷、书画、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奠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参与无锡“国际影视之都”建设,打造特色化数字影视基地,发展影视制拍产业,共同建设完善影视产业工业化体系,构建影视产业生态圈。建立数字经济专业园区,发展影视制拍、演艺娱乐、网络视听、电子竞技、网络直播、数字艺术展示等前沿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文化+城市”“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以及文化与制造业、旅游业、体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持续强化理念融合,不断丰富产业业态。加强文化旅游协同整合,培育商务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促进文体旅与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会展业、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深度融合,打造国际水上运动赛事、太湖风筝节、国际风筝邀请赛等文体赛事品牌,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第十三章  顺应群众美好向往,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同步改善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民生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

 

第一节  深入推进富民增收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协同,稳定扩大就业岗位。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完善失业调控和失业动态预警机制,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扩大中小微创业群体,发挥创业对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思想技能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健全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大购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健全高校毕业生信息共享机制,落实大学生就业各项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深化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优化困难对象认定办法和退出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统筹做好对口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加强退役军人岗位筹集,畅通安置渠道,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打造新时代双拥模范城市。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全面构建经济发展、就业充分与收入增长联动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增幅高于无锡市平均水平。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鼓励企业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收入水平。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稳步合理提高工资性收入。完善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土地、资本等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健全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发挥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第二节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提升发展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点规划,推进省、无锡市两级优质幼儿园创建,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推进国家、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创建,加强课程基地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名师名校长培育,推动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完善教育集团管理运行长效机制。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江苏省宜兴中学创成省高品质示范高中,新1所优质普通高中。鼓励社会资本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宜兴,积极引导兴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苏外、锡外、金桥等宜兴校区建设。到2025年,实现每万人配置1所幼儿园无锡、宜兴两级新优质学校占比达80%

强化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建设,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提升职业学校培养水平。推进“引企入教”改革,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高水平实训基地,争创2个国家、省、无锡市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推进高品质职业院校建设,支持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与我市产业关联度紧密的学科专业,建成1省中等职业教育“领航学校”。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陶都中专新校区。提升产教融合程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争创国家、省、无锡市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引进更多本科高校落户宜兴,加快建成江南大学宜兴校区,支持其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高水平科技载体。以宜兴开放大学为龙头,优化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高等非学历教育,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市、镇办学职责,理顺市镇办学管理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特色基地联合培养特色人才机制,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发展。以“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总方向,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加强健康宜兴建设

推动健康城市建设。高水平建设全国首批健康城市示范市,实施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落实健康宜兴建设工作机制,以满足市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惠民生、合民意的健康实事工程。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健康宣传阵地,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以实现分级诊疗、便民就医、医防融合为目标,高质量推进“智慧健康”项目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高标准建成市医疗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功能提升改造,推动市公共卫生临床服务中心、职业病防治中心建设。推进以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核心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社会医疗资源利用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徐舍医院异地新建,推进建设丁蜀镇卫生院和新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实施“三名”战略。加快市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名院建设,建立与上海、南京等地知名医院的合作机制,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医学团队引进,努力引育一批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打造在县级城市领先的学科带头人队伍。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创建国家、省、无锡重点学科和专科,确保省级重点专科在全省县级医院保持领先,打造全省、全国领先县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创建省级以上重点专科14个。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大数据智慧决策平台,增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源,实现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共享。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鼓励更多优质社会资本提供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推行社会化运营模式,实现镇级居家养老中心全覆盖,探索嵌入式养老机制建设,构建15钟养老服务圈”。探索推广“志愿型”、“储蓄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广智慧养老技术应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建设全市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家政、餐饮、维修、零售等市场服务实体,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推动医养结合,鼓励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加强老年医学专业特色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引导专业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积极培育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等健康产业,打响健康养生品牌。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构建人口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体系,稳步贯彻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政策,有效增加劳动力供给。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提供与老年人身体素质、文化技能相匹配的非全职就业、灵活就业和社区工作等岗位,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和老年人专业特长。挖掘“银发经济”潜力,加快适老产业创新服务,扩大老年人消费产品供给,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强化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发展以年金和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加快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控制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积累率,建立保障待遇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促进社保扩面,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育龄妇女生育保障政策,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伤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法》,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按户保和按人保相结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增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能力。与无锡大市同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标准,确保基本生活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健全临时救助政策,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加强救助设施建设,提高临救能力。大力发展慈善救助,重点帮扶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尚未覆盖困难群体。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健全残疾人能力发展政策体系,保障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救助联动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救助保障。

提升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保障型住房、人才安居工程政策,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共有产权保障房制度,构建更高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住房保障供应,推进画溪公寓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让更多家庭“住有所居”。全面推动农房建设改造工作,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强化小区管理,分类构建物业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物业服务满意度。到2025年,新创建3个省级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

 

第六节  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把握人口发展趋势,促进人口稳健增长、结构优化、合理分布与素质提升。统筹人口规划、政策和服务管理,构建涵盖常住人口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推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服务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放宽落户政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落实以家庭为单位的税收、抚育、赡养、教育、社保、住房等政策,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加强生育全程服务,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制度,完善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保障体系。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健全普惠安全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优化妇幼青年发展环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反对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提高妇女卫生保健、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能力和水平,强化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促进青年优先发展,培养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良好品质,全面支持青年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领域需求,鼓励青少年更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标准,完善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构建运动健康服务体系。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升全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日活动、元旦迎新长跑等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力。着力打造“一镇一品、一地一特”群众体育特色品牌,形成市镇两级特色发展格局。到“十四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

 


第十四章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治理能力新提升

坚持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领导,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高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有机统一,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覆盖法治运行全过程的多元监督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完善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健全专题询问、专项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制度。落实人大讨论重大决定事项、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完善重大事项报告沟通协调机制和审议决定程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工作机制,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加强基层议事协商平台和议事室建设,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引导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参与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推动大团结大联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建立健全权力规范运行有效机制,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定期轮岗、离任审计等制度,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二节  持续推进法治宜兴建设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法治工作格局,积极推动改革发展、民生福祉、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建章立制。强化行政权力制约,优化政府管理服务,推动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办事、规范执法。健全行政决策制度,落实重大决策集体讨论、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完善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机制。推行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健全司法权监督制约体系,持续规范检察权运行。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民事、行政诉讼制度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运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健全常态化执法司法监督检查机制,促进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行业改革发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化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持续推进“智慧法务”建设。2025,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清单全覆盖,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培育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形成全社会大普法格局。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化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普法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强点扩面,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第三节  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制

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村(居)民为主体,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化各级政府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制,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全面形成以大数据应用为内核的赋能体系、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的联动共治体系、以“铁脚板”落地为导向的力量组织体系,打造新时代智能化网格化治理“宜兴样板”。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统一协调处理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置的社会治理事项。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一招录、调剂转隶、专业培训等制度,城乡社区综合网格至少配备1专职网格员。打响“网格+党建”“网格+警格”“网格+人民防线”“网格+人民调解”等治理品牌,持续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健全网格员常态化巡查走访制度。2025年,网格规范达标率达95%以上,走在无锡市前列。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规范开展信用承诺,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培育信用服务机构,实行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依据、以市场主体信用等级水平为标准的差异化监管措施。深化实行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依法依规完善“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认定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环境。持续推动信用修复,健全失信行为的纠错容错机制。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探索建立政务领域信用评价与失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信息化基础,建设智能化公共信用服务平台。

完善社会组织扶持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强培育、重监管,促使社会组织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深度转变,引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开展社会组织“领头雁”培塑计划,支持社会组织规范承接政府职能,扶持发展一批有实力、有能力、有品牌的社会组织,努力打造本土社会组织排头兵。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计划,推动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结构布局,增强服务各类特殊群体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到2025年,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率不低于60%5A级社会组织实现零突破。

推进智慧宜兴建设。健全完善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便捷惠民大服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慧政、惠民、生态、兴业”四大创新应用体系建设,提升智慧政务服务、社会民生服务、产业经济培育、市域综合治理、公共信用管理、生态资源保护等六大协同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水平,形成全市一体化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信访等建设,建强“智慧政法”矩阵。依托数据安全监管平台,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格局。推进智慧食安建设,搭建食品安全共治平台,切实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

 


第十五章  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树立安全发展新标杆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提升平安宜兴建设水平。

 

第一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形成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不断创新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和分析研判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管控。

全力保障经济安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妥善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深化“六稳”“六保”工作。维护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市场主体稳定,全力防范化解行业性、规模性失业风险。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全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高标准建好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及成品粮油保供仓库,建设高塍、芳桥、万石、官林等一批现代低温粮库,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城市生活必需品保供,防止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加强战略能源储备,完善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推进“枫桥式”基层单位集群建设,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优化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和联席会议机制,坚持诉访分离,推动信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健全特殊人群分级分类动态管控机制,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培育壮大多层次、多样化、复合型平安志愿者队伍。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安全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体系、源头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智慧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2个专题、12个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压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和有影响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安全生产政策体系,强化经费保障,优化支出结构。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模式,推动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完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机制。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制度。

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危机预警监测网,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体系和决策程序。加强对各类公共卫生重大风险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构建全方位覆盖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性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网络。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卓越”计划,开展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疫苗接种管理、药品流通使用监管。加强医疗器械流通使用分类分级监管、网络销售管理,深入开展第三方储运、植入产品、网络销售等领域专项检查。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力度,消除用药用械安全隐患。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卓越”计划

2025年,头治理能力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8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

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总体覆盖率达到60%以上。高风险的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达到100%。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可追溯率达100%,乳制品、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以及大型食品企业产品可追溯率达到100%

科学监管能力提:建成宜兴市食品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中心。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6.5批次/千人,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

跨界治理能力提升: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舆情监测响应机制、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区域联防、部门配合的监管执法体系。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完善环境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体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风险评估和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有效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系统性生物安全制度体系,健全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和保障措施。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网络安全。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率。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推进基础设施、执法能力、技术支撑体系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抽查,防范区域性、行业性质量事故。

 

第三节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以街面现代警务工作站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巡防处置一体化改革”,加快新一代“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校园技防改造工程,建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推进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区、智慧内保、智慧公交等重点领域安防工程建设,提高社会治安动态智能感知、全域掌控能力。完善专群结合、人技融合、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网络,促进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建立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制度,建成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更强、一体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责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优化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模布局。切实加强市、镇(街道)两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强市综合性应急处置队伍,推进镇(街道)处置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定期开展综合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集中储存、统一管理、专业配送”的全市危化品仓储物流集中管理场所,确保安全可控。建设官林镇新材料产业园区危化品车辆专用停车场,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统一管理、调度。推动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特种作业实操基地、应急演练实训基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和安全警示综合教育馆。

 

“十四五”期间,在全面落实上述重点任务的同时,统筹推进对口支援合作、关心下一代、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事务、港澳、侨务、红十字、档案、地方志、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海关、海事、烟草、盐务、邮政、气象等工作。

 


第三篇  实施保障

本规划纲要是宜兴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完善规划落实的管理机制,形成实施规划的强大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十六章  明确规划职责

 

第一节  加强党对规划实施的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各领域全过程。坚决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全市人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共同奋斗。

 

第二节  推动规划责任分解

强化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统一领导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十四五”发展。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各部门、各板块要加强合作、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节  完善统一规划体系

完善规划体系,突出本规划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作用,科学指导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和镇(园区、街道)规划的编制。做好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严格开发次序,加强土地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做好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安排,实现规划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第十七章  创新规划执行

 

第一节  推进政策协同保障

结合规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具体政策,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和政策的有效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制定保障重大项目实施的产业、财税、金融、土地、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完善政府决策,重大项目、重点事项需与规划要求相符合,适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和进度。

 

第二节  加强评估考核监督

坚持政府自我评估和社会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完善规划动态评估、跟踪、预警机制,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严格规划动态调整和修订。细化分解规划目标任务,把实施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责任主体绩效相挂钩机制。加强规划执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保障规划严格落实。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提高分析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第三节  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推行规划政务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鼓励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规划实施执行。开展规划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宣传、解读和任务分解,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监督“十四五”规划执行的良好氛围。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及时报道规划实施新成效新做法,共同支持“强富美高”新宜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