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
[2021-03-11 12:04:27]

  活动时间:2021年3月10日,上午10:30

  活动地点:陶都半岛酒店

  本期新闻发言人:陈寿彬、薛皓月、钱西元、唐其君

  出席领导: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寿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市政府副市长薛皓月,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钱西元,市科技局局长唐其君。

  3月10日,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建设科创带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央、省、无锡市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大背景下,宜兴立足基础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落实战略部署,把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作为“十四五”发展的关键工程、锡宜协同发展的牵引工程、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头号工程来谋划和推进,着力构筑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强助推。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带状规划、点状实施、聚焦带内、带外联动”的总体思路,按照“创新引领、产业高端、生态优先、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谋定拥湖环氿发展的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的人文示范区、科创资源汇聚的区域协同引领区、现代产业集聚的绿色循环先导区的“四区”功能定位,力争将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成为我市打造“两个中心城市”的最大支撑、构建“两个体系”的最强引擎。同时,《规划》围绕双创要素、创新实力、产业高新、生态环境等四大体系,明确了13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并展望至2035年,太湖湾科创带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特色的产业科创中心,加速推动宜兴成为全国一流、令人向往的科技创新之城、现代产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明幸福之城。

  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支撑,《规划》提出实施“135”战略计划,即以构筑“科产城人”融合的产业生态为一大主线,以创新驱动、创业推动、开放带动为三大动力,从空间统筹、产业生态、双招双引、开放创新、生态赋能等维度部署五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在空间统筹方面,要着力绘就创新发展新空间;在产业生态方面,要大力培育现代产业新集群;在双招双引方面,要加快建设科技人才新高地;在开放创新方面,要积极构建区域创新新体系;在生态赋能方面,要努力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此外,《规划》还从创新管理运营、完善政策供给、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深化宣传推广等方面构筑了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将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成为宜兴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战略性、引领性、时代性工程。

  新华网记者孙斌问:我们关注到《规划》里面有“一轴四谷三区多点”概念,请薛皓月副市长具体谈谈宜兴市在《规划》中对于这个空间概念是怎么布局的?

  薛皓月答:大家好!感谢您的提问,以及您对《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的高度关注。下面,我对《规划》中谋划的“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空间布局作一简要介绍。

  在去年发布的《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中提出“带状规划、点状实施、聚焦带内、带外联动”的发展理念,宜兴太湖湾科创带空间布局要做到统筹兼顾,立足宜兴的资源基础,排摸研究符合科创带发展定位、具备创新发展理念的园区、平台、项目等空间载体,以此作为着力点,切实有效地推进科创带建设。因此,我们在充分把握无锡对于科创带建设空间布局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资源集聚、生态优先、以点带面、全域创新”的布局理念,遵循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趋势,立足宜兴的资源基础和生态优势,通过属地板块的共同参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展,率先探索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宜兴样板”。

  结合上述思路,我们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有效摸排。对全市创新资源进行排摸梳理,通过分析创新主体、创新人才、科技项目等资源在全市的区域分布,把握全市科创空间格局,基本确定了科创带主要范围。二是深入调研。重点走访全市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基地等平台载体,以及各产业园区,对创新资源的效能给出准确的判断和定位。三是系统谋划。在多轮研讨、咨询的基础上,我们谋划提出“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的空间布局。

  ——“一轴”是沿宁杭高速公路、东氿大道、渎边线打造的创新发展联动轴,是科创带的大动脉。依托创新发展联动轴,联系科创带的主要板块和平台,引导要素的高效流动,将创新的驱动力传向整个宜兴市域范围。

  ——“四谷”包括新庄科教谷、陶都科创谷、培源科学谷、环氿科技谷。其中,在新庄街道的相应板块主要依靠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大学城人才交流中心等院所和平台,打造新庄科教谷;在高铁新城板块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链接高端创业人才,打造陶都科创谷;在经开区的相应板块布局培源科学谷,发挥科创慧谷与顶尖高校的链接能力,打造产业创新枢纽;依托西氿、团氿的生态优势和环科园在环保产业基础,全力探索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环氿科技谷。通过四谷辐射,强化科教类、研发类、孵化类、城市服务类和生态类功能性载体的顶层布局,着力推动建设成为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开放、新兴业态迸发、生态环境一流的创新创业创意输出地。

  ——“三区”包括锡宜协同发展区、环科园和经开区,是高技术产业承载区。其中,锡宜协同发展区作为连接无锡的桥头堡,要强化无锡科创资源导入,同时与无锡其他板块协同发展智能制造和文旅康养产业;两个国家级园区将建立与“四谷”创新创业溢出的合作、联动机制,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科创带高技术制造承载区。

  ——“多点”包括新兴产业园、传统优势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和文旅产业园等特色产业科技园,目前包含了全市共19个园区、平台。“多点”的使命是打造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领域高新、创新实力强劲、配套设施完善的特色产业科技园,也是实现“全域渗透”重要路径。未来,也将对多点进行动态管理,吸纳符合发展定位的园区,强化特色产业打造。

 

  科技日报记者过国忠问:宜兴建设科创带,科技工作是重中之重,请问科技局唐其君局长,未来宜兴的科技工作有哪些重要的抓手?

  唐其君答:规划建设宜兴太湖湾科创带,是我市全力打造“两个中心城市”、构建“两个体系”、转化“两个优势”、夯实“两个基础”的“头号工程”,也是科技部门坚决贯彻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工程”。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建设指挥部的部署要求,重点在强载体、育主体、建平台、攻技术、优生态上下功夫,持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打造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具体是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打造科创园区。按照“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的产业、功能、目标,统筹提升苏南自创区创新引领功能,促进重大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协调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及早形成典型经验;支持环科园、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引导新庄科教谷、陶都科创谷、培源科学谷、环氿科技谷等完善功能、错位发展,突出抓好省“农高区”创建申报工作,力争年内成功通过创建。

  二是着力培育科创企业。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梯队,探索组建科技型企业俱乐部——“氿次幂”、设立新物种企业培育中心等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服务平台,持续强化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力争实现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5%。大力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科技招商为抓手、以“五个一批”为重点,加快引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来宜开展创业孵化。聚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建立市级培育库,健全“三个体系”,做大高企培育后备库;一方面引导现有高企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管理,提升企业科创影响力。奋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平台化转型、开展股份制改革,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引育科技型企业8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800家。

  三是着力建设科创平台。加快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链接合作,共建一批集科学研究、应用研发、人才培养多重功能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江南大学宜兴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宜兴)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中特嘉耐新材料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陈文兴院士产业用纤维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强对上衔接沟通,引导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在环科园布局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密切对接省产研院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建设,聚力推进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着力推动科创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331”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三大新兴产业、三大优势产业和一批未来产业的创新需求和瓶颈制约,探索推行“揭榜挂帅”、“定向择优”等新型科创项目组织形式,精准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力科技赋能产业强市建设。注重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今年全市计划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不低于2项、“定向择优”项目不低于20项。

  五是着力构建科创生态。筹备宜兴市第25届科技节,召开宜兴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暨“双招双引”大会,举办宜兴“科创带”规划专题解读会和科技节系列活动,营造重视创新、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对标先行地区典型政策,优化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科技招商人员绩效奖励办法,打造宜兴科创政策升级版。围绕产业链部署资本链,加快引进一批科技金融机构,探索构建“创新+创业+创投”科技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扩大“苏科贷”、“锡科贷”等信贷产品受益覆盖面。

  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多年来对宜兴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我们以本次发布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传播好宜兴科创声音、讲好宜兴科创故事!

 

  无锡日报蒋梦蝶问:今天,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下一步,将面临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我们也了解到宜兴发改部门是科创带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扎口部门,请问发改委钱西元主任,为了顺利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宜兴发改委今后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和想法?

  钱西元答:自我市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市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迅速行动、深入调研、主动谋划,为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起好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意味着我市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也意味着发改委身上的担子将更重、压力将更大。下阶段,我委将在市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压实责任、深入钻研,将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作为全委的“头号工程”,全面部署、全力推动,重点突出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是工作机制突出“细”。市发改委将履行好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指挥部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牵头单位的职责,起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制订完善落实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指挥部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出台2021年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工作要点,多轮研究会商、多方征求意见,尽量将各项工作任务量化细化,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是项目建设突出“快”。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动“产业强市”战略在科创带纵深推进,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协同推进、工作会商制度,全力服务保障好重大项目,抢占科创带建设产业制高点,重点推进中环领先大硅片、赫联智能智造科创园、大拈花湾、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宜马快速通道等一批示范引领项目,掀起科创带项目建设新热潮。

  三是产业升级突出“精”。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契机,引进布局一批科创载体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市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切实提高企业产出水平和贡献率,实现新一轮“腾笼换鸟”。深入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积极培育“链主”企业,着力引进一批精品特色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骨干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将科创带打造成为全市产业集聚高地。

  四是政策制定突出“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优秀做法,精准聚焦我市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实际需要,牵头有关部门出台一批更有含金量、更富吸引力、更具实效性的政策意见,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今年将重点修订完善好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研究出台环保、线缆、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以此助推科创带建设。对照省监测和无锡考核评价方案,分层次分类别及时研究制定今年镇、园区、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加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权重,明确发展导向、压实工作责任。

  五是服务保障突出“优”。我们将切实承担起指挥部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推进科创带建设工作思路,督促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指挥部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科创带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对标对表科创带发展要求,不断健全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和督查考核机制,持续打响“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全力服务保障科创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