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农业农村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农业农村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1-07-28 08:15:00
访谈嘉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年青,副局长解平,副局长许烨,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王煜东,市委农办副主任蒋静慧
访谈主持:吴星仪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吴星仪。听众朋友,今天是宜兴市农业农村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年青,副局长解平,副局长许烨,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王煜东,市委农办副主任蒋静慧,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万局长: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上午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61,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可以说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请万局长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大概情况。

  万局长:

  好的,主持人。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宏伟蓝图、瞄准目标任务、合力担当奋进,迅速掀起“十四五”发展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的热潮。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稳健有力。夏收小麦35.73万亩,较上年增加11.39万亩,单产达338公斤。预计水稻种植面积37.56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增3万亩高标准农田,蔬菜播种面积持续增长,生猪存栏达到全年时序进度。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坚实,宜兴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创建,杨巷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顺利挂牌,10个总投资达26.3亿元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三是农业品牌建设亮点突出,全省首场“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无锡)专场推介会在宜成功举办,天猫宜兴红官方旗舰店、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正式开通,“宜兴红茶”“宜兴大闸蟹”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江苏宜兴阳羡贡茶文化系统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进程加快。四是农业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已达72.2%,规模农业主体入网追溯量已超1500家。成功举办全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现场观摩会,“宜兴模式”获全省肯定。开展内河水域退捕,组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启动渔政指挥平台建设,禁捕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五是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第三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排查大提升”暗访测评,发布两期“综合红黑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3个村列入无锡市级重要节点村庄,建立80个宜兴市级重要节点村庄、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创建名单库,启动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庭院建设。六是强村富民工作扎实推进,推进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和“五增行动”,明确6000万元定额奖补资金切块分配方案和1000万元镇村联合平台发展资金操作办法,推深做实“村企联建”行动,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6元,同比增长16.9%。

  主持人:

  谢谢万局长的介绍。宜兴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农业板块,近年来通过承担多个产业融合和农村改革试点任务,凝练了具有“宜兴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那“十四五”期间,我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有什么新的举措,请解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

  解局长:

  应该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宜兴的现代农业重点是以“四区四化”为重要抓手。

  四区,就是把我们宜兴的现代农业科学布局成四个区:东部以周铁、新庄、万石为重点的“宜兴太湖绿色蔬菜示范区”,南部以张渚、湖父、太华、西渚、丁蜀为重点的 “宜南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区”,西部以徐舍、杨巷为重点的“宜兴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 和北部以和桥、高塍、官林、新建为重点的“宜兴滆湖湾生态养殖示范区”。

  四化,就是“园区化、绿色化、品牌化、智慧化”。园区化,重点突出连片、规模、集群发展导向,继续做大做强稻米、蔬菜、水产、竹制品加工、休闲农业等5个超10亿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主体集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推进园村一体,将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绿色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品牌化,加大宜兴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扩大阳羡茶、宜兴红、宜兴百合、宜兴大闸蟹、杨巷大米、湖㳇杨梅、宜兴萝卜等 7 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影响力,提升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名优茶叶、花卉园艺等特色品牌。智慧化,加快现代农业“机器换人”,加快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环节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果园、智慧牧场、智慧渔场;加大生物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和应用力度。

  通过四区四化建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实现现代农业差异化、区别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主持人:

  今年无锡正式提出“五园五区六带”发展概念,其中“一园两区两带”均和我市有关。“一园”是位于杨巷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比较更好理解,那能不能请许局长为介绍一下“两区两带”。

  许局长:

  今年四月,无锡市委下发《关于全面开展“五园五区六带”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将“五园五区六带”建设作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中,我市涉及“一园两区两带”,一园就是主持人刚刚介绍的杨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两区两带”是宜南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宜滨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宜南美丽乡村示范带、宜滨美丽乡村示范带(宜兴部分)。“先导区”和“示范带”在地域范围上基本重合,覆盖了湖㳇、张渚、西渚、太华以及丁蜀、新庄、周铁等镇和街道,不同在于功能定位。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突出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关注农业空间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功能价值提升及实施路径,推动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示范带,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关注美丽乡村示范带功能完整性和特色性。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会同规划编制单位,深入重点部门和乡镇开展座谈调研,收集完善编制资料。周铁、张渚、新庄三地已经被列入无锡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培育建设名单,丁蜀三洞桥村和湖父镇洑西村则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带核心区重要节点村。

  主持人:

  谢谢许局给我们带来第一手信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请问王主任,今年在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上有哪些举措。

  王主任:

  近年来,通过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兴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在长效管护上,逐渐向常态化、精细化、全域化发展。今年我们将围绕“宜居宜业”,统筹协调乡村空间布局,以建设生态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为主要任务,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深化“一推三治五化”行动,设定“一圈三带五重点”的分级分类整治区域,改善重要节点和核心区域周边村庄环境,加强农村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重要节点村庄优化提升工作,形成一批新时代陶都美丽乡村。二是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围绕农村厕所、垃圾、污水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进行部门随机抽查和第三方暗访测评,运用好“红黑榜”发布机制,采取“专榜+总榜”结合模式,营造奖优罚差的浓厚氛围,提升问题发现、反馈、整改、落实长效机制闭环管理水平。三是继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科学谋划美丽乡村整体性推进和特色化布局,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开展“美丽+”系列创建,重点打造“美丽庭院”“美丽农场”等系列品牌。

  主持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我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确保“生态优先”的,请蒋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

  蒋主任:

  农业是添绿产业,农村是绿色的代名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适应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贯穿宜兴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鲜明导向的政策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全力展现新时代江南鱼米之乡的“最靓颜值”。一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推广应用农业“四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实施清洁化生产,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强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探索农田退水治理,真正让农村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今年,我们将确保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0.6%和0.5%,力争完成3000亩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推动滆湖周边水域完成1万亩鱼塘退养任务。二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组织实施中央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做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以用促治,以用增效,让废物变废为宝,使农民增产增收。今年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预计将达93%,秸秆与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三是拓展生态循环农业多元路径。扎实推进张渚镇茶亭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学习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戴庄经验”,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应用种养“外循环”、农田“内循环”、区域“大循环”模式,逐步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四是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以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为契机,聚焦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从农业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主持人:

  感谢几位嘉宾,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