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8:45    浏览次数:198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305 生成日期 2021-08-10 公开日期 2021-08-1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无党派人士联络组
标题 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游戏基本占据了青少年课余的休闲时间,甚至学习部分时间,青少年通过手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逃避着现实中的枯燥,乏味,模仿着游戏中虚拟行为;同时学业的负担,家长、教师的焦虑以及一味的追求分数,减少了青少年的课外运动及放松休息调整时间,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宜兴2020年秋季初中休学56人,其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休学21人,今年春季到4月21日止,休学62人,其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休学26人。调查表明,部分青少年存在厌学、说谎、自私、任性、耐挫力差、反抗、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预防抑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出台相关意见和建议:1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2加强学生的课外运动;3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4引导教师和家长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学生;5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承办单位 教育局
答复内容

宜兴市无党派人士联络组:

贵联络组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问题的现状

正如你们所言,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游戏基本占据了青少年课余的休闲时间,甚至部分学习时间,青少年通过手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枯燥,乏味,模仿着游戏中虚拟行为;同时,学业的负担,家长、教师的焦虑以及一味的追求分数,减少了青少年的课外运动及放松休息调整时间,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一些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总体不高,家庭教育方式粗暴,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网瘾等情况,甚至有个别极端行为出现。

二、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为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合理引导青少年学生合理使用手机。2021年3月18日,我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学校就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和强化督导检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各学校根据要求,拟定了学生手机管理细则。中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间得到了有效控制。

2.加强学生的课外运动。保证青少年学生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章立制,强化体育工作管理。各学校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整体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体育工作,并把体育工作业绩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使之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依托课题,夯实体育教育教学。各校都能依据课程标准、江苏省及无锡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求,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举办体育节;每天上午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集体体育锻炼,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三是全面开展体质健康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按国家要求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按照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10%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以上等级的要求制定方案,并逐年递增目标;结合体育课、课外活动等,督促学生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都能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此外,要求所有学校结合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分别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2+1”项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喜好练习和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与此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教育中,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一是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2020年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的意见》(宜教德〔2020〕6 号),规定:各学校要开齐上足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课时要有保证。其次,考核要有保证。二是注重专业师资的培养。我市共有578名老师考取了国家三级及以上级别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实现了我市学校的全覆盖。教师发展中心先后组织了三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技能培训班,共有174名教师参加了专题培训。此外,教育局每年举办两场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来宜授课。近几年来,教育心理学会共举行了13场专题报告会,邀请的专家都是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教授、南师大赵凯教授和殷飞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教授等业界大伽。尤其是2018年7月,邀请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来宜,在宜兴引起了轰动,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4.加强心理咨询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在前几年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的大数据心理项目,运用他们提供的心理软件对我市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工作。到2020年6月为止,我们共开展了三次心理普查,对小学四年级以上的75072名学生(占该学段学生总数的96.6%)进行了追踪,聚焦到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症状和心理韧性等方面的表现,为我们指导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自2019年至今,我们开展了三次普查,共预警了142人。经过学校的紧急干预,有131人得到缓解,其中有6人在最后关头被救了下来。

目前,教育局已经向市政府提交报告,申请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我市能与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继续合作。该项资金除用于对我市中小学生定期开展学习生活状况普查外,还将保证我市心理健康老师定期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家的专项培训。经与市财政局等部门协商,已就设立该专项资金达成共识。

5.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每年暑假期间,每个学校都举行“我与孩子同学习 共成长”主题报告会,向入学新生(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家长,着重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向家长提出建议。2016年至今,全市所有中小学都举行这一系列主题报告会,共有11万多名家长参加了这一报告会,指导家长们全面评价孩子的方法,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的科学水平,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开展了《区域内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研究》,并成功申报为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主要引导各学校围绕“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及其作用发挥”“家庭中民主平等亲子关系与亲子间沟通方法”“学生厌学、逃学等特殊状况的家庭因素分析”“家庭教育进社区——让每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等四方面开展研究,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两年多来,课题组向全市家长推送60个专题短视频,在宜兴市网上家长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设立了“父母课堂”“家教百花园”“心理导航”等10个栏目,指导家长们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家长学校总校还开展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帮助各学校的家长学校提升对家长的指导水平。

三、下阶段的措施

下阶段,我局还将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邀请卫生条线专家走进课堂。目前,我们在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普及知识教育时,都是邀请研究心理学理论方面的专家,与广大家长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以后,我们将加强与卫健委的合作,邀请一些专业医生走进校园作科普讲座,更加紧密地结合我市家长实际生活情况,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来扩大宣传效果,帮助家长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恐惧。

2.探索我市特殊学生转介的合适模式。目前,即使学校发现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就医资源推荐给家长。下阶段,我们将采取三个措施来探索合适的转介模式:一是用数据分析来提高家校沟通的效度。与北师大合作,形成数据详实的分析报告,让家长更为客观清晰地认识到孩子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二是用书面建议书提高家长对事件的关注度。由学校政教处(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正式通知家长,并当场向家长出具书面建议书,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形成转介推荐名单。与卫健委合作,整理出具备资质的机构名单。学校向家长出具建议书后,可以根据家长需要予以推荐,帮助孩子尽快就诊。

3.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辨别能力,及早发现和化解学生苗头性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成才观,从而增强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张俊,电话:87983305。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