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部署

“源头+科技”开启超限治理2.0时代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10-12 09:20:46  浏览次数:

  近日,我市治超管理增添“科技侦察兵”——依托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平台,全市96家重点源头企业全部实现车辆源头监控,只需10秒就可完成车辆出场“体检”。

  当天,在位于经开区的江苏中广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一辆满载货物的车辆缓缓驶入过磅区。10秒后,48.23吨的重量就立刻在该站点监控室的市货物装载源头平台和企业监管员手机端畅运App中显示。看到系统提示无超重后,企业监管员点击“确认离场”,驾驶员的手机端便生成了电子运单,随后,车辆驶离。与此同时,前后两台“监控眼”全程记录下了这一过程,远在4公里外的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公路治超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在线观看了这一过程。“入场、称重前、全景、出场全流程电子监控,杜绝了人为修改,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目前我市借助科技手段精准治理货物装载源头超限超载行为的一个缩影。

  “对超限超载车辆我们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实时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上路前的‘安全把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若车货总重超载1吨以内,系统发出黄色预警;若车货总重超载1吨以上、车货总重在55吨以下或超限超载50%以内的车辆,系统会发出橙色预警;若车货总重在55吨以上或超限超载50%以上的车辆,系统会自动发出红色预警。对橙色和红色预警车辆,会实行限行,车辆必须回场进行货物卸驳载,再次称重符合规定后方可放行。在全面推行“黄橙红”三级预警管控的同时,相关部门还会进一步加强对预警车辆和企业的管控力度。对连续黄色预警一周、连续橙色预警三次和出现红色预警的企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整改或查处。

  “过去,治超采取的是‘定点+流动’的抽查模式,面广量大,超载车辆需要靠经验判断。现在,通过‘源头+科技’的监控手段,只要检查电子运单,方便又准确。”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公路治超科科长高云介绍,为了打通安全监管的“末梢神经”,今年3月底,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市货物装载源头单位进行梳理调查,针对钢铁、水泥及水泥制品、有色金属制品、重型装备等重点领域,货运站场等重点区域,确定本年度货物装载重点源头单位96家。7月,96家重点源头企业全部完成货物装载源头管理系统安装和测试点地磅的改造升级,视频监控纳入治超监控平台,成为治超“前沿哨兵”。

  据了解,自7月上线至9月27日,该平台已累计消除橙色预警12条、红色预警1条,企业自主消除黄色预警200条。下一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还将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工信等部门,展开联合监管,共同筑牢超载超限“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