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法规文件及解读>重大决策预公开
江苏省西学中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来源: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1-10-14 10:36:46 浏览次数: 字号:[ ]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7597 生成日期 2021-10-14 公开日期 2021-10-1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卫生、体育 主题(二) 医药管理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医院,中医,行政,工作制度 分类词 卫生,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苏省西学中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和《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我省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开展西学中研修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地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培养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具有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

  三、组织实施

  我省西学中项目包括省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和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两个层次。

  (一)省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

  1. 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统一的培养项目实施细则(见附件),审核办学单位的办学条件,批复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的举办,并负责对教学过程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监督项目结业的考核工作,审核结业考核通过人员信息,颁发统一制式的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合格证书。

  2. 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为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的实施,制定招录计划和培训方案,并将参加人员名单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3. 项目经费由具体实施单位自行筹措,鼓励市县财政、参加学员所在单位、学员个人和社会等多方资金投入。

  (二)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

  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并负责人员遴选、项目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考核合格人员授予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证书。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原则上应完成省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并获得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合格证书。项目经费由省财政支持。

  四、其他

  (一)取得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合格证书或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证书人员可依照《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明确非中医类别医师开具中药处方管理要求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从事中医药诊疗活动;可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可申请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称。

  (二)以往参加省中医药局主办的西学中培训项目的学员,其结业证书参照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合格证书执行。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9月23日    

附件

 

江苏省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细则

 

一、培养目标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与西学中培养特点,以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为研修对象,通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技能、个性化跟师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等,培养一批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培养对象

省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以下简称“培养对象”)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坚持科学精神。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和省内执业证书的在岗临床专业医师。

(三)热爱中医药事业,能够坚持脱产学习,按要求完成研修学习任务。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本培养项目周期3年,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方式进行。其中理论培训2年(累计795个学时,每门课程的线下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2/3),临床实践及跟师学习1年(累计384个学时)。

(一)理论培训。

1. 培训目标。培养对象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已有的现代医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能熟练地运用中医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辨证治疗。

2. 培训时间和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由具体实施单位组织师资进行培训,理论培训时限为2年,形式为集中脱产学习,授课老师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3. 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和中医经典课程3个模块。

(1)中医基础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构成,通过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药味、功效、主治等中药学知识及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配伍意义、功效、主治等方剂学知识的学习,使学员更好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序号

课程名称

基本要求

1

中国医学史

(18学时)

使学员了解中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演变,关注中国历史各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哲学思想等对中医学的影响,从更深层次审视中医学,增加对中医学及医学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认识中医学体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2

中医基础理论

(54学时)

使学员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培养中医的思维方法,为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3

中医诊断学

(54学时)

使学员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能正确书写病历,为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4

中药学

(54学时)

使学员掌握中药基础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和应用等,了解必要的炮制知识,能对常用中药进行正确辨别。

5

方剂学

(54学时)

使学员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及100首以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义、加减变化及临床运用,熟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知识。

(2)中医临床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中医临床课程组成,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备运用中医药知识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序号

课程名称

基本要求

1

中医内科学

72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员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规律和临床治疗技术,并熟悉内科疑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2

临床各科学

(243学时)

主要讲授中医外科(36学时)、妇科(36学时)、儿科(27学时)、骨伤科(27学时)、五官科(27学时)、针灸学(54学时)、推拿学(36学时)等临床各科辨证诊疗特点,并着重讲解各科的特色病种以帮助学员对各科治疗特色有进一步理解。

(3)中医经典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构成,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使学员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能力。

序号

课程名称

基本要求

1

内经选读

(54学时)

选择经典经文进行讲解,使学员掌握中医学形成的渊源、中医学理论建构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医学理论的原貌。

2

伤寒论选读

(54学时)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员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各种证候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辨证的方法与技能,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好基础。

3

金匮要略

(54学时)

本门课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将理、法、方、药有机联系起来,并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课堂讲授,为学员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4

温病学

36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温病学理论,以诊断治疗外感热病以及内外妇儿等各科中的发热性病证。

4. 教材要求。采用最新版本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二)临床实践。

1. 临床实践目标。通过临床实践,使学员巩固已学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掌握用中医的理、法、方、药知识处理常见病,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与方法开展诊疗活动,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建立牢固的基础。

2. 临床实践内容和形式。临床实践共12个月,其中在各科门诊实践累计不得少于2个月。包括中医内科临床实践6个月;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针灸科、推拿科任选其三进行临床实践6个月。

3. 临床实践要求。

临床科室

实践阶段

时间

实践要求

中医内科

抄方阶段

4个月

随带教老师抄方,临证观察病人,观摩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带教老师应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对学员进行讲解,从四诊的运用到辨证用药的一般规律,帮助学员巩固提高中医学基础知识,了解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

试诊阶段

2个月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员运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然后由带教老师批改后成方。

其他临床科室*

抄方阶段

1个月

前阶段跟随带教老师抄方,通过观察老师临诊,学习带教老师的辨证处方的方法与经验

试诊阶段

1个月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试诊。带教老师应向学员介绍本学科的中医治疗特点及规律,指导学员掌握临诊要点。

*说明:其他临床科室指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针灸科、推拿科。每个学员可根据个人工作情况任选三个科室学习,每个科室要求不少于2个月,总计6个月。

(三)跟师学习

具体实施单位为培养对象确定1位指导老师学习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指导老师应具备副高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职称。跟师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0.5个工作日,累计不少于48个工作日(384个学时)。跟师结束后,完成1篇跟师心得,字数不少于5000字。

四、结业与考核

结业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部分,由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跟师学习的阶段考核为合格者方可参加结业考核。

(一)考核形式。

考核分为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两个部分。阶段考核包括理论培训考核、临床实践考核和跟师学习考核。阶段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结业考核。

(二)考核内容。

理论培训考核:由授课单位进行考核,笔试形式为主,对各课程进行考核。课程出勤率须低于70%的,该项课程考核不得为合格

临床实践考核:由临床实践单位进行,轮转各科室出具考核结果认定。重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技能操作进行考核

跟师学习考核:由指导老师进行重点对学习心得、跟师体会、导师经验总结、临诊医案等内容进行考核。

结业考核:由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包括中医药知识的理论考试和中医药技能的操作考试。

(三)证书发放。

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将考核结果报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确定后,颁发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