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公共文化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进行时

来源: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日期:2021-11-22 16:20:00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6284 生成日期 2021-11-22 公开日期 2021-11-2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主题(二) 文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文字,文史,古籍 分类词 教育,文化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文物保护进行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局党组行政的英明领导下,在各镇、园、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市文管办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宜兴市文物保护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宜政办发〔2019〕73号),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近年来至今具体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1.高效推进文物工程,直接负责实施了10个文物修缮、布展、环境整等文物工程;督导、指导各镇(园区、街道)有序开展29个修缮、布展、环境整治等文物工程。其中,邵氏宗祠修缮与展示利用工程获得“江苏省‘十三五’时期红色遗产维护保护与展示利用优秀工程”。

  2.规范审批文物工程方案,完成宜兴市级审批各类文物工程方案30个,向上级申报审批各类文物工程方案14个。

  3.积极开展向上级申报专项资金,共计获得各级、各类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计1003万元。

  4.多方协调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共实施了11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考古工作。其中2020年人民医院南侧地块发现的宋代窑址,经文管办多次沟通协商,由该地块项目建设方——碧桂园出资19万元,进行整体迁移,并纳入下湾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利用中。

  宜长高速公路在张渚镇凤凰村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窑址17座,经过文管办的努力协调,共保护了11座,其中3座原址保存,并于2021年1月由江苏省交通建设局出资150多万建成“宋窑遗址展示馆”,其余保存相对完整的进行整体迁移保护:1座迁至陶博馆,3座迁张渚窑湖小镇,2座迁至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座迁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

  5.扎实推进文物基础性工作,陆续完成文保单位地形图测绘57处,并在真武殿窑群、西溪遗址、骆驼墩遗址、螺丝墩遗址添置了文物保护界桩;完成261个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的摄影工作,共拍摄了17559张照片,航拍照片3967张,视频29小时54分42秒;完成文保单位平、剖、立面图新绘制61处,利用工程方案整理21个,总计完成82个,1720多张图纸。

  6.有序开展文物研究,组织编纂《宜兴碑刻集》,共收录宜兴地区382方(组)古代碑刻、约50万字,将于2021年11月底正式出版。与史志档案馆联合开展宜兴古桥梁书稿编撰工作,截至目前汇总到宜兴尚存古桥共180余座,其中新发现20座,计划于2021年12月底完成《宜兴古桥》组稿工作。

  7.定期举办文物知识业务培训班、开展普法宣传图片巡回展,创新普法新形式,用漫画形象生动活泼地介绍文物法,通过微信公众号共推送6期。

  8.开展年度文物巡查工作,每年一次对全市221个市控及以上文保单位进行安全巡查工作,并根据检查情况下发“巡查意见函”。

  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合力,才能保护好、利用好历尽沧桑有幸留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资源,并能将她们继续留存,传之后代,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各镇园、街道的大力支持。官林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是宜兴唯一制定了镇级文物保护五年行动计划的乡镇,先后修缮了渔庄万寿桥、田舍桥,并对王家万寿桥进行了迁移保护。该迁移工程是宜兴首例开创性的将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体迁移保护的工程,将深埋泥土里、掩隐在树林中的古桥搬迁至都山村新农村建设的村民公园内进行活化利用,既增加了村民公园的文化底蕴,又更好地将文物进行了保护并展示、利用。目前,该工程正在实施中,文管办将持续跟进,对工程进行业务指导,争取使王家万寿桥的迁移工程成为文物迁移保护的典型案例,为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此外,官林镇还计划对大虞桥进行维护保养及环境整治工作,目前,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