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道

宜城街道>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法规文件及解读
宜城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来源:中共宜兴市宜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05 10:43:47   [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1994 生成日期 2022-05-05 公开日期 2022-05-05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中共宜兴市宜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卫生、体育 主题(二) 卫生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防疫,疾病,检疫 分类词 民政,卫生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宜城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指导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理工作,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依据国家、 江苏省和无锡市、宜兴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控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引。

        一、组织指挥体系

        设立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健康监测和 医疗保障组、核酸检测和消毒组、宣传引导组、后勤保障组、 社会管控组、督查组等 7 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的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组长:刘赛洪、史旭辉

        副组长:邵昀、周斌彬

        联络员:韩鑫、吴永芬

        主要负责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做好信息收集、统计报告等 工作。对接市指挥部办公室或综合协调组等。

        2.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组

        组长:欧鹏、何继红

        副组长:景国英、薛宗豪

        联络员:包兰、蒋星宇

        主要负责居民健康监测和健康宣教、提供医疗支持和心理 关爱服务;对接转运队伍,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人员、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以及外出就医人员 的转运工作。对接市流调溯源、医疗救治、转运隔离、防控专 家组等。

        3.核酸检测和消毒组

        组长:高冬强、陈琳英

        副组长:吴媛媛、周俊良

        联络员:沈玉宇、李婧羡

        主要负责核酸检测(包括采样点设置、流动采样及送样等)、 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终末消毒。对接市核酸检测、消杀指导等。

        4.宣传引导组

        组长:黄霞、陈丽丹

        联络员:虞少华、陈朗然

        主要负责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小喇叭、一封信等多 种方式,及时发布封控信息和相关安排;引导居民落实个人防 护、居室通风等要求;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网络热点 和居民诉求;收集先进典型案例,及时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 好的防控氛围。对接市新闻舆情等。

        5.后勤保障组

        组长:沈中、邵昀

        联络员:陈岩、孙倩

        主要负责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医疗废弃物、垃 圾分类清运等工作,保障保供物资交通顺畅。对接市物资保障 保供、消杀指导等。

        6.社会管控组

        ( 1 )社区管控组

        组长:贾海鹰

        联络员:徐卫民、俞学良

        主要负责人员摸排、小区管控、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 对接市社会及社区管控组等。

        ( 2 )工贸企业管控组

        组长:褚曙强

        联络员:潘亦东、廖文伟、王庆子、裴少锋

        主要负责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农贸市场、沿街店铺 的人员排查、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 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对接市企业管控等。

        ( 3 )建筑工地管控组

        组长:周聪

        联络员:周益军

        主要负责建筑工地的人员排查、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 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对接市 建筑工地管控等。

        ( 4 )农村管控组

        组长:瞿俊

        联络员:顾建钰

        主要负责农村的人员排查、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落 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对接市农 村管控组等。

        ( 5 )集中居家健康监测组

        组长:罗剑锋

        联络员:薛卫平

        主要负责集中居家健康监测点的规范管理。对接市集中隔 离组等。

        ( 6 )转运组

        组长:周聪

        联络员:蒋莅锋

        主要负责高铁、车站、飞机场、交通卡口、集中隔离点的 人员转运工作。对接市交通转运组等。

        ( 7 )安全保卫组

        组长:李伟兴、周斌彬

        联络员:张荣强、夏列、史忠良

        主要负责封控、管控区域内巡逻、封控管理,协助开展人 员排摸、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落实社会面管控措施,维护社 会稳定。对接市社会管控组等。

        7. 督查组

        组长:戴昊

        联络员:吴旭东

        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各工作组和社区、村的工作推进落实情 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 任。对接市监督检查组等。

        二、阶段划分及主要工作

        (一)先期处置阶段(1小时) 接到疫情响应后,综合协调组立即发出预警通知,各组按照预案收拢人员,开展相关信息收集和物资准备工作。待市新 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划定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后,按 预案开展相关工作。 第一时间通知小区物业对小区实施出入管控, 30 分钟内完 成小区门岗接管,落实“只进不出”管控要求,做好小区出入 口人员登记和涉疫楼栋值班值守。对该区域内(小区及周边道 路)人员采取辖区内人员只进不出、辖区以外人员禁止入内。

        (二)封控管理阶段 1. 综合协调组: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指令, 调度各组按预案开展相应封控工作。

        2. 宣传引导组:在小区出入口、醒目区域张贴社区封控宣 传通告;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小区广播、巡回广播、短信、 公众号等途径,对封控区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宣传,传达封控管 理要求,提醒居民在小区封控期间需遵守的相关注意事项;引 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消除恐慌心理,回应居民问询,及时处 理、化解突发涉疫舆情。

        3. 社会管控组:安全保卫组按预案对封控区、管控区进行 管控( 4 小时内完成物理隔断),仅保留 1 个出入口;其中封控 区实行“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管控区 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适度限制人员流动, 原则上每户只能派 1 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购置或拿取保障物 资;加强小区出入口和封闭楼栋值班值守,开展巡逻防控;及 时对封闭楼栋出入口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待第一次上门核酸采 样后,及时安装电子门磁。工贸企业管控组关闭封控区内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关闭管控区域内所有非生活必需的商贸服务、 娱乐场所、餐饮、商铺、群众性健身文化活动场所等,视情保 留 1-2 家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等场所,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管控 区域,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落实“两码一温”查验。

        4. 核酸检测和消毒组:做好个人防护后组织人员进场,设 置固定核酸检测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楼道长、网格员、志 愿者等会同流动核酸检测力量( 1 组 3 人, 1 医 1 护 1 工作人员), 逐楼逐栋逐户开展上门摸排(摸清人员底数,掌握独居老人、 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 性病患者等人员情况)、核酸采样(每 30 分钟送检 1 次)(确 保 18 小时内完成全部完成, 24 小时内出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报 告)。核酸采样结束即对封闭楼栋和封控区域进行消毒。同时 在区域内设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做好定期消 毒。

        5. 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组:根据人员摸排情况、核酸检测 情况,组织人员(含访客)转运,对外流人员进行电话核查告 知相关要求,对相关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配合宣传引 导组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教。

        6. 后勤保障组:做好各类防疫物资应急发放、配送等保障 工作,根据人员摸排情况,开展生活和物资供应保障。联系市 相关部门专业运输车辆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和医疗废弃物收集处 置清运工作。

        (三)健康管理阶段

        1. 综合协调组:与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保持沟通,及时报送相关工作情况;做好日常会议召集、工作部署; 统筹协调安排组织各组工作。

        2. 核酸检测及消毒组:按防疫要求开展后续核酸检测工作, 对封闭楼栋进行 1 天 2 次终末消毒,并对社区其他场所、公共 区域、楼道等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工作。

        3. 宣传引导组:实时关注舆情,对外界舆情及时予以回复; 收集防疫期间先进典型案例,及时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 防控氛围。

        4. 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组: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日常自 我健康监测,持续做好区域医疗保障服务。

        5. 后勤保障组:提供保障服务,确保防疫物资供给平稳, 组织志愿者做好群众的生活物资和快递配送到楼栋。按照防疫 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和医疗废弃物处置清运工作。

        6. 社会管控组:落实好封控、管控区域内小区、工贸企业、 沿街店铺、建筑工地、农村等重点场所的管控,持续做好治安 管理。

        三、人员防护要求

        (一)防护级别

        1. 一般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医用手套,保 持一米间距,使用免洗手消毒剂随时做好手部卫生。

        2. 一级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手套,穿隔离衣、 带一次性帽子,保持一米间距,使用免洗手消毒剂随时做好手 部卫生。

        3. 二级防护。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N95 )、医用手套、一次性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医用防护服、鞋套。服务一 人后开展一次手卫生,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洗手。

        (二)封控区防护要求

        1. 封控区工作人员视具体的岗位职责,采取一般防护为主, 特殊岗位(如:网格员、公安民警、物资配送人员、小区保洁 员、消杀人员等)采取一级防护,直接接触有潜在传染性对象, 特别是针对有阳性病例的封控区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二 级防护,实施闭环管理、集中居住;其他工作人员如无法实施 集中居住,应做到居住地和工作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2. 封控区的居民群众居家隔离时,也要采取一般防护,尽 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做好环境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

        3. 封控区内的旅游景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影院、网 吧、茶楼、 KTV 、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要严格落实关闭措 施。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验码测温, 落实卫生清洁和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红黄码”人员及时向 所在社区报告。餐饮企业要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 核酸检测和消毒等证明,落实就餐顾客验码测温,提醒顾客非 就餐时佩戴口罩、保持距离。

        4. 要密切关注封控区内的广大群众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 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 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 告,并在社区(村)的指导下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 时,要持续关注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 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报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

        (三)管控区防护要求

        1. 管控区工作人员视具体的岗位职责,采取一般防护为主, 特殊岗位(如:网格员、公安民警、物资配送人员、小区保洁 员、消杀人员等)采取一级防护。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需要采取 二级防护。

        2. 管控区的居民群众居家隔离时,也要采取一般防护,实 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

        3. 管控区内的旅游景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影院、网 吧、茶楼、 KTV 、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要严格落实关闭措 施。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验码测温, 落实卫生清洁和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 “ 红黄码 ” 人员及时向所 在社区报告。餐饮企业要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 核酸检测和消毒等证明,落实就餐顾客验码测温,提醒顾客非 就餐时佩戴口罩、保持距离。

        4. 要密切关注管控区内的广大群众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 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 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 告,并在社区(村)的指导下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 时,要持续关注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 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报 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

        (四)防范区防护要求

        1. 防范区工作人员视具体的岗位职责,采取一般防护为主,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二级防护。

        2. 防范区的居民群众居家隔离时,也要采取一般防护,实 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3. 防范区内的旅游景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影院、网 吧、茶楼、 KTV 、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要严格落实关闭措 施。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验码测温, 落实卫生清洁和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红黄码”人员及时向 所在社区报告。餐饮企业要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 核酸检测和消毒等证明,落实就餐顾客验码测温,提醒顾客非 就餐时佩戴口罩、保持距离。

        4. 要密切关注防范区内的广大群众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 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 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 告,并在社区(村)的指导下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 时,要持续关注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 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报 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