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重点工作
2022年宜兴市农业农村局年中总结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7-14 16:20:42 浏览次数: 字号:[ ]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3352 生成日期 2022-07-14 公开日期 2022-07-1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农村,农民 分类词 计划,农业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22年宜兴市农业农村局年中总结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真抓实干年、攻坚突破年、争先进位年”的要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上奋力描绘“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美丽风貌。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夯实农业“压舱石”

  1.疫情防控严格周密。加强对入宜必要农业生产物资车辆通行证的审批管理,主动做好与农业生产主体的对接服务工作,督促申报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好主体责任,做好外来运输车辆的封闭管理。各个产业条线加强对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产销和农用物资保障情况的调度,掌握主要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情况和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余量,为保障农业稳产和农产品稳供做好充分准备。

  2.生产服务保障得当。在支农政策上加大力度,制订发布《关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全面保障农业生产。在农资供应上备足备全,及时与主要农作物用农药零差率配送主体、化肥生产企业等对接沟通,积极组织货源,帮助农药生产、经营主体办理物资运输通行证,疏通农资运输堵点,切实保障夏收夏种期间农资供应充足、农业生产稳定。在农机调配上及早统筹,加强自身夏收能力建设,新增联合收割机52台套,及早开通外地农机具进入宜兴的绿色通道,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470多台,确保满足我市夏收机械作业能力要求。

  3.农产品保供稳健有力。扎实做好技术指导,全程做好农技服务,通过优质良种推广、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等,我市夏粮将实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加快推进2万亩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蔬菜产量稳中有升;稳定地产畜禽产业发展,建成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家(润坤牧业、鼎盛牧业)、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家(德瑞牧业),畜禽产品供应稳定,切实保障了粮食、蔬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统筹园区建设和主体培育,铺成产业“振兴路”

  1.“三园”建设推进园区化进程。以“三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根据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四区”,即宜兴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宜兴太湖绿色蔬菜示范区、宜兴滆湖湾生态养殖示范区和宜南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区,按照“一镇一产业园”,重点发展现有的七大宜兴市级园区,引导园区对照创建要求进一步完善修订发展规划,实现园区提档升级。围绕“一村一农业特色园”,重点培育55个“一村一品”特色园,以点带面,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村级得益。

  2.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化转型。高标准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启动江苏大学(宜兴)现代农业智能和信息化研究院等载体建设。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集合农业农村领域数据资料,为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推进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宜兴市金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宜兴市莲花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评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无锡益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宜兴分公司获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典型园区。

  3.绿色发展提升生态化价值。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程,实施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加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大力推进5.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重点打造2万亩农田连片整治示范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省政府激励。会同城建文旅集团等主体,全面推进3.15万亩连片池塘生态化改造。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杨巷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顺利通过省级五星级监管站创建,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2.42%。

  4.特色打造扩大品牌化影响。持续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名优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忠诚度”农业强势品牌。承办江苏省第二十届“陆羽杯”名特茶质量评价活动、第二届“阳山荡杯”桑葚评比等活动。“茶洲筑梦”茶旅线路获评“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称号。在第四届江苏省杨梅产业发展论坛的优质杨梅品鉴活动中,荣获1金6银的成绩;在第六届“江苏好大米”评比中,收获一“创优品牌”,两“特等奖”、一金和一银;杨巷镇大米技术产销协会的“杨巷大米”获得首批中高端稻米(油)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推介。通过宣传推介、展示展销、争创荣誉等系列品牌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宜兴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多措并举助力融合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拓展推广渠道,依托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休闲游”app推广平台,创新应用vr技术在网络上作全景展示绿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白塔村等宜兴休闲农业生动场景。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快速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宜兴市河蟹、青虾生态养殖示范园建设项目和宜兴市官林镇乡村振兴高品质数字粮油示范项目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上半年已开工项目27个,已完成投资14.46亿元,开工率达73%。

  (三)统筹环境整治和示范引领,绘就乡村“美丽图”

  1.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镇(街道)、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时监管,强化协调推进,对18个项目建设进展进行月度调度,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过程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16个项目三次进度核查,项目总进度达72.37%,其中上坝龙箭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坝坞峰岭登山步道景观工程、推进百合花开农场农旅融合发展工程已完成建设,其余项目均在有序推进中。

  2.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深走细,筹划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及美丽乡村建设。组织一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情况暗访测评,并下发通报和一镇一档,针对性分析失分情况,明确整改时限,并组织“回头看”。组织编印《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宣传手册》,号召农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共建共享生态宜居乡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战役及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3.全心做好人居环境示范典型培育。进一步优化示范典型奖补政策,制定出台《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申报工作的通知》,对各申报村进行了第一次调度排名,督促各申报村在做好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亮点打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15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培育建设任务。同时,重点调研各申报村的产业发展和农房更新改造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宜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评价办法》,争取到年底培育建设不少于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注入强大动力。

  (四)统筹乡村治理和乡村改革,激发农村“活力源”

  1.精准帮扶,促进强村富民。统筹做好经济相对薄弱村脱困转化和生态补偿等工作,研究制定《关于调整宜兴市经济相对薄弱村财政奖补资金操作方式的通知》,使“输血”的帮扶方式从纯粹的脱困转化转为以生态补偿为主。争取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村集体通过建设、购买经营性资产,增加村级收入,预计每年为32个项目村共增加经营性收入220万元。进一步加强经营性项目建设与挖掘力度,确保至2022年底各镇(街道)至少开展一个镇村联合平台项目。紧抓入选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契机,制定富民工作具体推进措施,完善富民增收工作任务清单。

  2.多元共建,做优治理体系。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一中心三平台”实时监控和实时指挥作用,做好保障。大力支持创业创新,着力搭建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展示平台,我市“让兰花走入寻常百姓家”“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等5个乡村振兴项目在“创响江苏”比赛中脱颖而出,入围无锡市决赛。加大金融助农力度,联合市农商行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金融惠民2.0”行动工作,助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46万农户进行了签约,用信金额达5.6亿元。

  3.改革创新,汇聚动能活力。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账核算,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研究制订了《宜兴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净收益管理办法(试行)》,截止5月底,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项目559个,成交金额1.39亿元,溢价金额34.11万元。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持续开展好承包地确权长效管理工作,重点解决承包户因户主成员变动、土地转让征用、合同证书遗失等问题而提出的权属变更登记和权证补办工作,2022年上半年,共修改完善承包地确权信息221户,补发合同和证书77份,确权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及时跟踪了解各板块审批情况,做好新审批宅基地备案登记,加强日常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宅基地新增审批151宗,新增面积29.85亩,成功争取到全省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和流转线上交易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