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2-10-12 08:30:43
访谈嘉宾: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李长青局长、葛春副局长、周丽明副局长、王玮副局长和宜兴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钟渊副主任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找准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抢占数字转型“智”高点,厚植高质量绿色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在今天的节目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领导将围绕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重点工作,与听众朋友、网民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今天应邀来到直播间的有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李长青局长、葛春副局长、周丽明副局长、王玮副局长和宜兴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钟渊副主任,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首先请李局长和各位听众朋友打个招呼。

  李局长:谢谢主持人,很高兴来到《政风行风热线》的节目现场与广大听众朋友交流互动。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网友对我们宜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面对新冠疫情多点局部暴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等不利影响,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承压奋进,全力畅循环、稳企业、促转型,千方百计稳住工业基本盘,为实现“全年红”打下扎实基础。工信局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下面请李局长简单回顾下上半年工作情况。

  李局长:今年以来,面对陡然加大的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局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重点抓好“三稳定”、“三突破”、“三强化”9个方面工作,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保持向上跃升势头,在宜兴市2022年半年度“争先进位季季评”活动中实绩突出,荣获“攻坚突破”奖2次、高质量发展考核季度流动红旗1次。

  一是工业经济克难求进。积极应对反复频发的新冠疫情,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满产。力保“两链”稳定,成立产业链供应链“两链护航”工作专班,累计协调解决1000余项问题,确保产业链不断、运输不堵、产能不减。力保产销稳定,组织企业家座谈会,分别召开水泥混凝土行业协作座谈会、耐材行业运营座谈会等活动,促进产销对接,特别是为我市水泥企业向上游企业争取到优惠的原材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有效改善水泥企业的销售状况。力保经济运行稳定,我市工业经济顶住了疫情压力,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稳住了全市经济大盘。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352.17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23.75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工业投资142.6亿元,同比增长6.2%。

  二是产业转型不断深化。在专业园区建设上实现突破,编制推进现代产业综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各板块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示范引领、服务配套完善、亩均效益显著的现代产业综合体。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园”、新建镇“宜兴·新建智造港”等一批现代产业综合体正在顺利建设。在产业集群升级上实现突破,编制《关于构建“两大体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档升级传统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重构和动能转换。今年以来,我市新兴产业表现十分亮眼,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科学产业的产值增速均超过20%,规模体量不断提升,有力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在产业整治提升上实现突破,今年以来稳步推进化工、印染、铸造行业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6家、印染企业3家、铸造企业6家,特别是化工行业经多轮整治,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压降。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235.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7%,降幅列无锡大市第2位;单位产值能耗也同比下降21.8%,降幅列无锡大市首位,工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企业能级不断跃升。强化企业梯队建设。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小升规”企业16家,数量居无锡大市前列。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举办专项培育交流活动,邀请券商代表做上市辅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强化科创载体建设。远东电缆、中超航宇2家企业入围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并获得省级资金奖励;21家企业获评无锡市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

  主持人: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是破解要素制约、加快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降本增效、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请问我市在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下阶段有哪些重点工作举措?请周局长为我们详细解答一下。

  周局长:“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主要是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为加速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我市研究制订了《宜兴市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宜兴市制造业“智改数转绿提”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我市“智改数转”支持政策及实施路径,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1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省级智能工厂(项目)3家、智能车间20个、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1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项目)10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星级上云企业171家;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85家,总体水平位居无锡前列。从这些成绩来看,我市产业数字化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智能化、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宜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为宜兴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全力部署、引导、支持我市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扎实做好企业上云、两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标杆创建等工作,争取在推进企业转型的同时,再新增一批省级以上荣誉、项目,推动宜兴产业数字化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主持人:众所周知,5G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将激发出更优的“数字生产力”,现在请钟主任简要介绍下,我市在5G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

  钟主任:和4G相比,5G的提升是全方位的,5G网络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容量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能源、车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方面。截止2022年9月底,我市累计新建及配改5G基站3100个,实现对工业园区等产业密集区及大型商超、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5G网络全覆盖。

  同时,我局积极推动一批5G示范应用,赋能产业发展。例如,中辰电缆通过5G技术与电缆智能制造的融合应用,构建5G+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模式,成为我市首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实现了生产运营成本降低9.5%,产品不良率降低3%,能源利用率提高10%等成效。环晟新能源利用5G网络超大带宽、超大连接和超低时延以及无线蜂窝网络的连续覆盖特点,部署AGV智慧物流、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产品良率从系统上线前97.73%提升到当前99.39%,生产效率提升了31%,产品研发周期缩减了33.3%。江苏可奈力机械通过5G无线组网,彻底消除企业设计与制造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物流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极大节省人力;通过5G+工业视觉进行质量检测,提升检测精准度的同时,实现对不合格产品的自动剔除。

  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推动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全市域范围5G信号覆盖,并加大力度挖掘、培育一批“5G全连接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构建5G网络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和发展生态,赋能我市“2+3+N”产业体系发展,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主持人:自我市开展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以来,全市各板块、各相关部门高效推进数据收集,着力谋划工业园区提档升级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请王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市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及下阶段的工作安排。

  王局长:近年来,我市工业用地资源日益紧缺,一方面低效用地很多,僵尸企业、低效企业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却没有什么产出,另一方面花大力气招引来的新项目因为缺用地指标,无法落地建设,发展后劲不足。为此,我市从去年开始,启动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推动低端低效工业企业整优提升或退出转移。

  1、全面摸清底数。依托工业大数据平台,全面摸清了我市工业园区内土地利用情况,建立完善“一企一档”低效用地提档升级信息库,全力以赴推进腾退盘活。

  2、明确提升路径。我局编制了提档升级的实施指引,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腾退收储。由属地政府或国资平台对低效用地整体腾退收储,重新招引符合产业定位、规模效益优良的项目入驻,通过腾退回收包租改造等方式,取得连片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示范引领、服务配套完善、亩均效益显著的现代产业综合体。二是盘活提升。支持企业通过自主提升、兼并重组、协商共建、转让出租等方式,重新改造生产线或实施新项目,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3、强化组织推进。我局科学划定年度目标,指导各板块分阶段稳步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去年共腾退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完成既定目标,实现良好开局。各板块的腾退盘活成效显著,如徐舍镇通过实施模架产业园二期项目;经开区、官林镇严格标准要求,对项目产出指标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与低效企业签订监管协议,加快推进盘活提升。

  下阶段,我局将紧扣全年目标,加强调度考核,综合运用低效用地腾退、现代产业综合体建设、企业智改数转等政策,坚持“一园区一方案”、“一企业一策略”,加快实施低效用地的升级改造和项目招引;同时,强化系统思考,紧密结合我市化工、印染、铸造三大行业整治,推进关停企业的腾退收储,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主持人: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两大体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全市产业结构根本性重构和发展动能根本性转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465”现代产业集群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请问王局长详细谈谈目前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局长: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我市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力构建“2+3+N”的“465”现代产业集群。

  线缆、环保是我市两大传统优势地标产业,也是我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目前,电线电缆产业产值达1500亿元,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环保产业更是我市的“名片产业”,产品实现水、声、气、固、土、仪及环保服务等7大领域全覆盖,宜兴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最具创新活力的环保产业聚集地。今后我局将以“智改数转”为方向,推动线缆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进阶,推动环保企业构建“环保+物联网”、“智慧监测+智慧检测+智能制造+智慧交易+智慧服务”等智能环保新生态,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线缆、环保产业集群。

  在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市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在新能源、集成电路产业,以“中环系”为首一系列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中环领先8英寸、12英寸的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实现规模化量产;中建材全球首条轻薄高透光伏玻璃智能生产线建成并使用,实现1.5mm超薄光伏玻璃稳定量产。去年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幅居无锡首位,新能源产业形成光伏、风电、核电、氢能等门类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向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高地目标稳步迈进。在生命健康产业,全球行业龙头碧迪医疗、霍伯麦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宜兴。仅去年一年就招引了60个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呈现出优质项目接续不断、产业发展持续升温的态势。今后我局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发展质态优、自主可控水平高、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卓越产业集群。

  我市在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瞄准工业互联网、5G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通用航空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从“0”到“1”再到“N”的未来产业。俊知技术积极探索毫米波、超宽带固态开关等5G前沿技术;卓易科技搭建“宜兴数字紫砂街”,抢抓元宇宙新赛道;中软国际、百度、华为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落地生根;无锡丁蜀机场正式投运,通航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未来产业发展起势明显。今后我局将聚焦前沿领域,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全方位、多渠道加大人才、技术、项目等的招引和扶持力度,营造“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新中求变、无中生有”的未来产业发展态势。

  主持人: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优势、聚焦细分领域,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通过政策与服务双向发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增长和质效提升。那么,我市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请葛局长详细说明一下。

  葛局长: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响应上级号召,我局编制了《宜兴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并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会、一对一上门服务等措施,扎实推动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梯队。

  宜兴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是规模初具。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累计获评国家级12家、省级41家,在无锡大市名列前茅;二是增势强劲。2021年度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利润分别增长25%和20%,其中俊知、帝科等8家企业已上市,宇超电力、凌志环保等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三是实力硬核。有35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占据国内前三,其中,有20家为国内第一。

  下阶段,我们将与部门板块加强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分类施策,加强金融、人才、生产资料等各方面的要素倾斜,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成长,成为推动宜兴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主持人:听众朋友,在今天的节目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今后,我们期待市工信局以创新实干的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奋勇争先、锐意进取,汇聚高质量发展更强动能,努力在“稳”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结构、效益的“进”,奋力书写工业经济出色答卷。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听众朋友、网民朋友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