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加速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进程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2-11-11 16:48:07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5481 生成日期 2022-11-11 公开日期 2022-11-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农民,粮食,人才,技术 分类词 农业,科技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食为首政,粮安天下。宜兴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上世纪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激发了农村活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原有个体生产经营方式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面对农村严重的空巢化和农民老龄化,再加上日新月异的农业新科技,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变成了新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途径就是必须加速推进宜兴现代化农业进程,向集约化种植迈进,开创农村新业态。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程同孚等2人
标题 关于加速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进程的建议
建议内容 食为首政,粮安天下。宜兴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上世纪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激发了农村活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原有个体生产经营方式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面对农村严重的空巢化和农民老龄化,再加上日新月异的农业新科技,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变成了新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途径就是必须加速推进宜兴现代化农业进程,向集约化种植迈进,开创农村新业态。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高质量产出。集约化生产指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简单说就是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也就是由社团或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农科技术、完善的农机设备,选用优良品种,进行精准配方施肥、施药,从而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高品质产出就是通过创建品牌,提高品位,重视营销,实现高效益产出。我市杨巷镇在现代农业集约化种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市提供了样板。为此,我建议:
一、加大力度整合土地资源。让土地加速整合流转到村或企,加大投入改造成高标准良田,为集约化生产打好基础。
二、大力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政策倾斜、资金保障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专业人才集聚,培育一批由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组成的农业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3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程同孚、潘云枫代表:

你们在市人大第十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速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进程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只有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才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土地的产出效益,让农民的腰包尽快地鼓起来。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力度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集约化进程,同时,建设具有宜兴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工作举措

(一)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我市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一方面,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为平台,结合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项目,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治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规模经营。2021年我市共入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0个,新增耕地面积3821亩,不仅为乡镇发展拓宽了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镇土地基本收益。2021年我市完成验收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三个项目,剥离耕地面积共计1868亩、剥离土方量约33万平方米,剥离耕作层全部用于当地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高滕镇肖张墅等村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10487.63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排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种植条件,促进农业集约节约生产。另一方面,探索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根据上级文件和相关评价体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镇、村申报省、市级先进,有效激发了镇、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2021年,高滕镇被评为省级耕地保护激励镇,获奖励200万元;徐舍镇、高滕镇赋村村、西渚镇篁里村、新庄洪巷村、徐舍镇潘东村、周铁镇下邾村被评为无锡市级耕地保护激励镇、村, 分别获奖励100万和50万元。

(二)高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加速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宜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倾斜,宜兴市财政安排84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起,我省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最低投资标准从现有的1750元/亩提高到新建项目3000元/亩,宜兴市分担比例为60%,2022年宜兴市新建国家高标准农田0.4万亩,配套财政资金720万元。财政资金的有效扶持,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70.6万亩,占比88.73%,高效节水灌溉8.3万亩,财政投入8.8亿元。芳桥街道金兰村土地集约经营“小田变大田”,徐舍镇美栖村生态型高标准农田“田园变公园”,杨巷镇渠塘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渠塘变湿地”,全市各镇(街道)精准定位,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惠及百姓。

(三)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我市不断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的多样化,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督促各板块持续开展好合同规范化签订,要求各镇(街道)严格执行新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推行使用省级规范合同文本(样本),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7年起,连续五年推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高质量奖补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户承包地向适度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流转。2019至2021年,全市共奖补承包地“三权分置”流转面积约2.2万亩,奖补金额约880万元,涉及周铁镇金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杨巷镇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徐舍镇宝星家庭农场、屺亭街道圣亭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23个,有效解决了当前“谁来种地”的问题,符合农业高质量和绿色发展方向的要求,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为明显。

(四)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市集聚要素,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引擎”来有效解决“种田难”和“销售难”的问题。一方面,大力开展大田托管服务。通过参股合作、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目前,全市已建成杨巷(金裕穗)、徐舍(宝星农场)、周铁(沃丰)、太华(珍香)、芳桥(金兰)等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9家,基本形成了地域性和区域性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累计投入资金约2.6亿元,截至2021年底, 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到了19.46万亩。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配合协调落实涉农贷款财政贴息、“惠农贷”等金融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地生根,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向农业领域流动延伸,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截至2021年底,市级“惠农贷”年度余额达到3265万元,农担业务在保余款达到4.48亿元,有效解决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等问题。

(五)深入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我市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坚持产业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围绕全市农业产业特色和需求,分类分层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种养加能手等培育,实现在产业发展中培育人才,在人才培育中发展壮大产业,凝聚发展合力。2021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906人次。二是打造田间学校,提升发展能力。围绕主导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龙头企业,2021年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田间学校)3个,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的示范样板,提升高素质农民发展能力的加油站。三是营造培育氛围,激发创业动力。持续开展年度优秀高素质农民评选表彰,加大典型人物事迹宣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2021年,我市三名优秀农民代表入选无锡市“十大农民工匠”。

三、下步打算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一是开展碎片土地整理。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鼓励村级集体流转,加强耕地地力建设,提高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农田存量。二是推进农田连片整治。用3年时间建设4.6万亩农田连片整治示范区,打造农田建设的示范样板和特色亮点。三是整体规划提质改造。对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投资标准低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提档升级,真正实现农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二)完善土地改革举措,促进土地集约发展。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奖励政策,结合农房更新改善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加快推进复垦土地、零散土地和农户承包地集中向村集体流转,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整治项目等,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成适度规模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三)延伸社会化服务内涵,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构建家庭农场合作联盟发展模式,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提供农资、农机和种业等多方面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着力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广度,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走融合发展之路,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和高效发展,全面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拓展新领域、新空间,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成为推动宜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新亮点。

(四)建设具有宜兴特色的农民教育体系,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一是立足产业,建设职业农民队伍。立足宜兴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宜兴腔调”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构建适应宜兴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者队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引导主导产业发展。二是创新机制,提高培育效果。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农技推广面对面等培训模式;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积极采取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教育、在线培育;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注重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三是统筹资源,夯实教育体系。坚持“一主多元”,拓展“百花齐放”。构建政校企合作一体的农民教育体系,在运用好既有培训基地和学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参与培育工作,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以达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史华青,电话:87986593。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30日

答复时间 2022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