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2-11-11 16:49:07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5433 生成日期 2022-11-11 公开日期 2022-11-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主题(二) 建设规划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城市,建设,设计 分类词 城乡建设,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地方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节点,集聚、辐射、带动、开放是其基本的功能。宜兴作为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既有利于宜兴成长为引领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标杆,也是完善区域对外开放布局的重要举措。宜兴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对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也将起到重要的载体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序推进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一种必要。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邵焜琨等4人
标题 关于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
建议内容
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地方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节点,集聚、辐射、带动、开放是其基本的功能。宜兴作为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既有利于宜兴成长为引领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标杆,也是完善区域对外开放布局的重要举措。宜兴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对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也将起到重要的载体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序推进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一种必要。
1. 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宜兴必须提升自身的城市影响力,构建起具有典范性的国际化形象,而其中,本土文化符号对宜兴的城市形象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宜兴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建设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符号的内涵,提升文化符号的学术性和国际性,并紧随时代潮流打造创新性、时尚性和现代性的本土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经济功效早已在很多著名的世界城市中发挥威力,如“时装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和“古典文化集萃之城”罗马以及“东西文化交汇之城”东京等,这些城市都以其独有的本土文化符号而成就自身独特的风姿和内涵。在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软实力,将宜兴的本土文化符号如紫砂壶等融入未来城市的国际化建设中,强化宜兴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建设,构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性特色,通过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魅力与核心竞争力来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
2. 宜兴作为无锡的一体两翼,锡宜的协同发展始终备受关注。以锡宜的协同发展为重点展开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宜兴需要强化产业转型支撑,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抓手,以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与智能制造为牵引,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坚持链式集群化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培育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科技产业综合体、引进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兴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深化锡宜协同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通过优势互补提高与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要素利用效率,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范例。
3. 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要突出重点,勇于探索开拓。宜兴要坚持以国际视野和格局全面审视、调整发展路径,发挥宜兴特色优势,推动重点支柱产业挺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搭建起更多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更多国际化科技创新企业、打造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典范。同时着力推进城市、生态、文化等多领域的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人居环境、提供国际化的优质生活服务、加强各类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全面展现宜兴现代化、国际化图景,切实担负起宜兴作为无锡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支点、坚强一翼的历史重任。
4. 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宜兴还必须加快与之定位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宜兴需要制定更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超前谋划做好放大设施功能的“加法”和“乘法”,加快形成与全面小康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力相匹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集城乡道路、轨道交通、高铁路网、国际航线等多种交通方式互通互联的现代立体交通路网,优化城市功能的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网,智慧安全高效的智能电网,管道天然气或罐装天然气通达至县的油气管网,以及以 5G、工业互联网、城市直联网、物联网为主的新型数字设施网。同时不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并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拉动制造、电力、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通过铺设承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密度高性能公共载体,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全面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支撑能力。
承办单位 发改委
答复内容

邵焜焜、朱红娣、钱熙文、郭丽萍代表:

你们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宜兴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工信局、科技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商务局、住建局、交通局、文体广电旅游局、人社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国际化、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既是杜小刚书记赋予宜兴的重要使命,也是宜兴打造中心城、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际化、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国际化、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2022-2024)》等文件,不仅绘就了现实具体的施工表、路线图,更把前瞻深远的目光投向了未来。

围绕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工作,我市始终坚持产业强市战略,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发展新局。2021年,全市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2.2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八位、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八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七位、全国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百强第三位。工业经济保持增势,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88.6亿元,同比增长11.3%。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产值499.5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实现破题起势,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开园运行。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宜南山区保护和开发管控规划》正式发布,大拈花湾、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有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累计接待游客2662.2万人次,蝉联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创新发展势能凸显,《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9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50亿元。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增速列无锡大市第2位,西门子燃机、雅克科技成功获评海关AEO高级认证,宇龙塑胶、丹森科技等7家企业获评2021-2022年度无锡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

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冲击和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国际化工作才刚刚起步,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动能培育、对外开放融合任重道远,发展质量效益亟需加快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高,城市能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成效还不够明显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下阶段我们要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一是推进科创国际化。搭建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立足宜兴在太湖湾科创带的功能定位,对接北上广深和津宁等地优质国际化科创资源,发挥“四谷三区”的引领作用,大力引入国际科创企业总部,加大科研院所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国际的高水平市内和异地科创载体、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建设宜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引导在宜科研院所等加快成果落地。支持领军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培育国际化科技创新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雁阵”培育计划,健全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类企业培育库,推动国际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者、国际视野的创业者等到宜兴创业。加强国际化科创人才招引,持续举办中国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打造海归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宜兴海外之家”,吸引海外人才来宜兴创新创业。

二是推进产业国际化。打造国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电线电缆产业全面转型,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电线电缆企业来宜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引导规模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领军型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建成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智造基地。推进环保产业提档升级,推进清洁技术对接中心等载体建设,设立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发挥国合基地在技术引进方面优势,加快引进孵化国际先进、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和项目,建成世界领先的环保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壮大接轨国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拉长、做精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链,拓展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成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支撑极、长三角集成电路材料专精特新高地。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核能、风电、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零部件产业,积极布局、发展氢能源产业,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加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国际、上海、无锡及宁杭生态经济带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全力发展集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健康食品、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康养医疗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丰富数字产业生态圈,加强与国际国内领先城市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做大做强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元宇宙、未来通信产业。发展对标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顺应国际潮流的新业态,推动优势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域旅游业,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实现生态、文化、农业、体育等与旅游全面融合,深化与国际旅游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设计独具宜兴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开发运营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吸引力的文体旅经典产品,打造知名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三是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人居环境,统筹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文旅休闲消费区、特色商贸区,围绕陶瓷文化、书画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设立富有现代魅力的特色场景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网红型城市。结合城市周边生态资源,构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街区生活公园、邻里口袋公园四级绿地系统,打造山、水、林、城融合的“绿色客厅”。提供国际化的优质生活服务,规划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重点项目,完善购物、休闲、娱乐、培训、交流等国际化生活配套设施。围绕文体、旅游、医疗、养老等领域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向国际社会展示宜兴的发展成果。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交通枢纽,配合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工程推进,立项报批芜申运河西氿段整治,开工建设锡宜高速扩建、宜长高速云湖互通等工程,提速推进宜马快速通道、范蠡大道北延、周杨公路建设,开展环城快速通道前期规划研究,进一步增强枢纽功能、畅通内外循环,实现区域核心城市交通同城化,缩短与国际大都市的时空距离。

四是推进文化国际化。建设世界级的陶文化之都,继续举办好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打造国际陶艺中心和世界制壶中心,提升宜兴陶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围绕“五朵金花”广泛开展对外陶艺合作,推进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陶式生活”走向世界。加大对骆驼墩遗址、宜兴古窑址、西溪遗址、蜀山窑群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扩大“国际素博会”、“竹文化节”等文化宣传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与交流。构建由宜兴博物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吴冠中艺术馆等形成的博物馆生态群落,推动与世界级博物馆缔结友好馆,举办中外联展,打造文化传播交流重要窗口。培育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交流培训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招引建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全力推动陶瓷、书画、历史、遗址等宜兴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重大赛事主办方的交流合作,引入更多更优质的世界级重大赛事资源,提高马拉松、公路自行车、风筝、斯诺克等现有国际赛事影响力,全面提高动力冲浪板、帆船、皮划艇和青少年足球等全国赛事水平,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本土品牌赛事。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葛盘良,电话:87978663。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30日

答复时间 2022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