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产指导

2023年宜兴市水稻生产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3-04-11 08:51:56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1690 生成日期 2023-04-11 公开日期 2023-04-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意见
关键词 农村,农民,技术 分类词 农业,科技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2023年宜兴市水稻生产意见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抓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守好“三农”基本盘,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农业强市。

  一、认清形势,树立搞好水稻生产信心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搞好水稻生产,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搞好今年水稻生产。回顾2022年,我市围绕“六稳”“六保”总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完成了粮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由于粮食增产贡献突出,得到省厅通报表扬。

  (一)粮食产能稳中有升。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恢复性提升,面积任务全面完成,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78.09万亩,分别较上年和任务增0.54和0.56万亩。二是粮食单产始终维持高产水平,稻麦周年单产935.8公斤,其中水稻灾年再夺高产,单产603.4公斤,为历史第四高,全年粮食总产35.73万吨,较上年增0.22万吨,粮食产能进一步保障。

  (二)技术应用快速推进。立足良种良法,一是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品种覆盖率,稻麦良种覆盖率达98%,其中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覆盖率74.3%,超额完成了无锡下达任务(71%);二是进一步促进农艺农机融合,全市粮食全程机械化水平97.08%。示范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绿色防控技术、侧深施肥、机插化除一体机、无人植保机和无人收割机等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

  (三)产业融合不断突破。积极培育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涌现了芳桥金兰、丁蜀莲花荡等一批稻米三产融合典型,投资近亿元的功能性健康稻米项目顺利投产,新增无锡市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1家、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成效,芳桥街道农业产业园获无锡农业产业园称号,西渚镇现代富硒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和桥镇福巷桥村稻麦特色园获无锡市级农业特色园,我市稻米产业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推进5家省级“味稻小镇”提档升级,提升稻米品牌影响力,国家级龙头企业百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江苏环太湖地区水稻生态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及稻米品牌开发”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积极组织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各类稻米品牌品鉴活动,在首届苏州地产优质稻米品种评选中获特等奖1个和银奖1个,在第七届江苏好大米评选中获 “十大创优品牌”1个、特等奖2个、金奖5个、包装设计奖1个,获奖数占无锡全市的六成以上。

  (五)绿色生态更有保障。一是高标准建设11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其中省级7个,无锡市级4个,共计1.38万亩,完成了省市下达任务。在全面应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减肥控药前提下,实现了绿色高产,省级示范片平均单产637.1公斤,其中高塍镇徐家桥示范片单产达到705公斤。二是进一步实施了化肥农药双减行动,水稻侧深施肥示范面积1.4万亩,水稻绿色防控示范面积3万亩。

  面对有利形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水稻生产仍存短板,稳粮增效任重道远。

  (一)品种应用有待优化。一是盲目追求优质稻品种,特别是南粳46。从去年生产实践看,在连续极端高温下,南粳46生育期过长的弊端更加突出,成熟期明显推迟,严重影响了稻谷归仓和下茬小麦播种;同时优质稻往往以米质为主,产量普遍不高,制约了全市单产水平的提高。二是乱引乱调,种植杂交稻。部分外地大户种植杂交稻,由于熟期过早,不能安全齐穗的风险较大,极易造成产量损失,去年尤其明显。

  (二)种植方式有待转变。目前我市直播稻占比仍然较大,从生产看,耕作粗放的直播稻主要存在播后烂种缺苗、杂草和自生野稻多发、中后期倒伏和贪青迟熟等问题,栽培风险较大,整体产量不高不稳,单产较机插稻普遍少50公斤以上,不利于均衡增产。

  (三)农机装备有待加强。从去年秋收来看,我市总体烘干能力虽能够满足全域生产需要,但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地区对突发性集中抢收的烘干服务能力不足,易造成产量损失,同时影响下茬作物适期播种。

  二、理清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措施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坚决完成粮食稳产保供硬任务。

  目标任务:水稻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单产力争突破615公斤,总产2.34亿公斤以上;积极引进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大力控减直播稻,推行机插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设千亩以上省级示范片7个、百亩以上无锡市级示范片4个、宜兴市级稻麦周年高产示范基地15个以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市机插占比45%以上;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扩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

  今年水稻生产,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保粮食安全,具体做到“一稳二改三提升四加强”。

  (一)围绕藏粮于地,确保一个稳定。即稳定粮食面积,进一步压实压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围绕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78.2万亩粮食、1.87万亩大豆约束性任务,各镇街要根据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种足现有稻田面积,深挖粮食面积增长潜力,加强种植结构管控,推进粮食复耕复种,宜稻则稻,因地制宜种植鲜食玉米、薯类和豆类等旱作物,实现粮食面积稳中有升。

  (二)围绕藏粮于技,落实两个改变。一是改品种布局。近几年受市场影响,农户偏爱种植南粳46等迟熟品种,但往往产量不高,价格也不理想,综合收益反而不如高产品种。根据水稻种植意向调查,今年预计南粳46种植面积仍有四成,显然农户还未充分重视其栽培风险,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品种结构。二是改种植方式。要充分利用好今年机插秧补贴的政策,研究推进直播改机插的路径与措施,致力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确保完成今年机插稻推广任务。要努力打造机插稻绿色高产示范基地,积极参与省市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原则上每个镇(街道)至少建设1个机插水稻示范方,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片带面,推动直播改机插工作落实。

  (三)围绕增产增效,促进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单产。在应用主推品种基础上,指导建好集中育供秧中心,示范推广以硬地硬盘微喷灌、商品化集中育秧、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及配方施肥等为核心的毯苗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确保技术应用到位率,提高整体生产水平,促进全市单产提升。二是提升效益。主攻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在提产能的前提下,坚持农药化肥减量,继续施行农药零差率统供,鼓励新型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控制生产成本;加强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发展订单种植、产地加工、品牌营销,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三是提升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水平。积极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技术水平高、机械配备强、产业化程度高、规模集中连片,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园、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促进稻米品质和效益同步提升。

  (四)围绕规模经营,做好四个加强。一是加强主体培育。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种粮大户投入设备转型产业化发展,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稻米加工企业开展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订单生产。打造以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上下游主体有效衔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加强品牌创建。坚持擦亮老品牌和培育新品牌并重,加强“味稻小镇”建设,强化“杨巷大米”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和“隆元大米”“宜皇大米”等优势品牌推广。鼓励稻米生产加工主体创制自有品牌,按照技术标准产出优质稻米,开展相关认证,参与各级“好大米(品牌)”评比等,提高稻米档次,提升品牌知名度。四是加强技术服务。多渠道加强技术宣传,在关键生育节点下发指导意见;组织市镇两级技术员分片开展指导,进村入户,落实各项关键措施;狠抓防灾减灾,构建好防灾减灾抗逆应变技术体系,科学防范高温、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

  三、狠抓关键,强化配套技术措施落实

  在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上,重点要做到七个方面。

  (一)加强主导品种推广,确保良种覆盖率。根据近年来品种比较和试验示范结果,确定今年水稻品种应用原则是:高产品种以武运粳31号为主;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以银香38为主。原则上要合理搭配种植高产品种和优良食味品种,以出售稻谷为目的主体建议以高产品种为主,实施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主体如具备早移栽茬口条件的,可适当种植南粳46等迟熟品种。各地要重视杂交稻问题,要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乱引乱卖。

  (二)提高秸秆还田水平,提高技术到位率。秸秆还田已成为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但秸秆还田不当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因此在操作环节中重点要抓好三项技术:一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收获时要开动切碎、匀铺装置,秸秆切碎长度5厘米左右,然后人工扒匀;二是秸秆适量还田技术,为确保播栽质量,以秸秆三分之一还田为宜,最多不超过一半,避免还草量过多导致水稻扎根难、苗体素质差,影响正常生长;三是配套栽培技术,耕翻后耙田前上水沤泡2~3天,促使秸秆充分腐解软化,栽前1~2天耘田整平田面,待土壤沉实后栽插。直播稻出苗和机插稻活棵后,采取反复脱水、上水的循环“水洗”方式,增氧促根促蘖,防止秸秆腐解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僵苗不发。

  (三)确保水稻机插质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今年要继续重视技术指导,一是培育适龄壮秧,提倡基质育秧,有条件的可使用机械化育秧流水线、硬盘暗化、硬地微喷灌集中育秧,提高育秧质量。亩备秧盘28~30盘,每盘播湿芽谷180克左右(干稻种120克左右),切忌播量过大导致焖种不发、秧苗素质过差。要加强小秧管理,确保秧苗健壮,秧龄严控在15天左右,不得超过18天。要以栽定播,严防超秧龄,导致僵苗不发。二是提高田面作业质量,秸秆还田要深耕深旋(15cm以上),严禁水耕水耙,确保田面平整,以改善大田土壤理化性状,减轻土壤板结程度,为栽后早发快发打好基础。三是合理密植,机插株行距采用3.5寸×9寸,每穴栽3~4苗,及时补漏补缺,确保亩栽1.6万穴以上,基本苗6万左右;四是确保适期栽插,大面积栽期集中在6月12~18日,为正常生长、适时抽穗、安全齐穗、充分灌浆创造条件。栽插时留好田内沟,疏通好田外沟,修筑好小田埂,以提高肥水管理水平,减少肥、水、药的流失。

  (四)提高直播种植水平,确保水稻稳产增收。在控减直播基础上,技术方面抓好六点:一是采用水直播方式,为规避栽培风险,宜采用水直播方式,提高田面作业质量,力求连片,以便开展正常水浆管理;二是要精量匀播,水直播亩播量一般控制在2.5公斤左右,旱直播3.5公斤左右,有条件的推荐使用精量直播机械,亩播净种3公斤左右,以确保合理起点苗;三是坚持适期播种,在5月底6月初播种,力争6月5日前播种结束,最晚不迟于6月10日,以确保正常抽穗,适时成熟;四是科学肥水运筹,肥料运筹上,前期早施肥促早发,中期控制长粗肥使用,后期看苗平稳施肥,增加钾肥用量;水浆管理上,要求播后田面湿润不积水,3叶期后建立浅水层,苗数达预定穗数80%时放水搁田,后期干湿交替;五是杂草防除,实行“一封一杀一补”,扎根立苗期土壤封闭,3叶1心期药剂杀灭已出杂草,以后视不同草情补治;六是深翻轮换,通过轮换深翻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杂草稻”发生基数。

  (五)确保肥料科学运筹,实现稳产和节氮。需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秸秆科学适量还田,杜绝焚烧,提倡有机肥料下田,以改善土壤性状,改良稻米品质,净化生态环境;二是坚持精确施肥,提倡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重点:一要施足基肥,不施碳铵、尿素等纯氮肥料;二要在稻苗活棵后适施分蘖肥,不提倡施长粗肥;三要巧施穗肥,水稻破口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1~2个亩次叶面肥作根外追肥。三是坚持推广湿润施肥、肥水耦合施肥技术,通过以水调肥,发挥肥水协同作用,提高利用率。

  (六)推广精准节水灌溉,提高水浆管理水平。采用“轻-干-湿”交替的精确灌溉方式,前期浅水活棵促分蘖,分蘖期保持3~5公分浅水层,以促早发;中期适时搁田,以杜绝无效分蘖生长,苗数达20~22万时,立即扒沟搁田,有条件的采用稻田开沟机械开好丰产沟,以提高效率和质量。方法上先轻后重,分次搁田到位;后期湿润灌溉,幼穗分化阶段和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之后干干湿湿,收割前一周断水,确保青秀活熟到老。

  (七)狠抓绿色综合防控,确保稻米优质安全。为确保稻米优质安全,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选用抗性较好品种有效控制区域性病害发生;通过薄膜(防虫网、无纺布)覆盖育秧,拆除灰飞虱和螟虫为害桥梁,遏制条纹叶枯病发生和螟虫的危害,减轻大田防治压力;通过提高搁田质量等农事措施来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自身抗逆能力,减轻病虫危害;二是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病虫发生预见性和测报准确性,提高防治效率,降低病虫危害风险;三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优选用药配方,全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提高生物农药应用面,创新除草方法,试验示范可降解除草地膜覆盖控草技术,确保稻米优质安全;四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等,加强《农药管理条例》及各项配套规章落实,并结合农资打假开展专项行动,严防伪劣农药坑农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