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领域服务 >  > 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
返回>>
教育培训、岗位供给、就业创业……

全链条服务畅通退役军人圆梦路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3-07-31 09:18:00  浏览次数:

  最近,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负责“紫砂陶”特色培训项目的副校长王博有了新任务:自从今年年初公布退役军人补贴性培训目录以来,他每天都要接听来自全省各地退役军人的电话咨询,耐心答复、了解需求、调整课程……“感兴趣的退役军人可不少,已经报名的有20多人,三分之一是外地的。”王博说。

  “紫砂陶”特色培训项目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申报的江苏省退役军人补贴性特色培训项目。去年10月首次开班,就吸引了近40名退役军人报名。为期30个工作日的培训,不仅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入门课程,还有大师传授作品品鉴、陶刻、茶艺、包装、电商营销等知识,覆盖了紫砂产业各领域。通过培训,不少人进入紫砂产业相关领域工作,吸引了省内不少退役军人今年慕名而来。据了解,类似针对性培训班,近三年来,我市每年都会组织。不仅有网络创业课程等创新性培训,还有能提升实用技能、职业技能素养的技能培训,适应社会能力素质的适应性培训,学历提升等,已惠及1000余名退役军人。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上好就业第一课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也是我市以保姆式服务退役军人、不断创新就业服务内容的方向。“以往没有职场经历、缺乏专业技能,容易带来就业局限,我们就像导航仪,要帮他们找到发展定位,实现精准就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贺国俊说,我市围绕提高就业含金量和创业成功率,积极探索打造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岗位供给、就业创业一体化发展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模式,并结合宜兴城市定位、产业特色、优势项目,营造良好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氛围,实现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从基础性的提供岗位、提升学历,向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全链条延伸。2019年至2022年,全市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1367人,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就业率达100%。

  培训让退役军人掌握了融入社会的职业技能和适岗能力,因此为他们找到匹配的岗位成为帮助退役军人实现身份转变的关键。近年来,通过政府和企业嫁接,我市搭建起需求企业和退役军人的“双向直通车”,其中认定了14家规模企业退役军人就业基地,签约9家金融机构,连续3年举办“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我选择留在宜兴发展,是看好这里向退役军人倾斜的友好环境。”辽宁籍退役军人胡万磊说,去年,他从驻宜某部退役后,参加了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进企选岗活动,一下就被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良好的退役军人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凭借适应性培训打下的基础,他成功入职江南电缆,成为企业质量中心的一名检验员。“这里的退役军人有100多人,很多已经做到管理岗位,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胡万磊说。近年来,“专场+订单”“线上+上门”的多元招聘在我市如火如荼开展,帮助了近600名退役军人精准匹配岗位。

  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才能充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搭建起退役军人展现自我的圆梦舞台。这两天,位于环科园科技研发区的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正在进行最后的场地优化,月底就将正式挂牌。“之前受限于场地,我们的消防培训很难大规模开展,如今进了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做口碑就水到渠成了。”首批入驻的退役军人华强说,退役后,他一直在无锡等地从事消防安全、培训行业,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的建立让他对宜兴市场充满信心。据了解,在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拎包入驻可享3年场地免费,以及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便利和优惠政策,一楼的退役军人创业服务专窗只需要填表、交材料,就能实现创业金融服务、营业许可的一站式办理。“作为全省首家县级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先行先试才能找到更多路径。”贺国俊表示,随着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的揭牌,我市将以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为中心,辐射到苏浙皖“一地六县”合作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创业扶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