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3-08-18 09:51:36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182 生成日期 2023-08-18 公开日期 2023-08-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农村,乡村振兴,提案 分类词 农业,文秘工作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 建议内容 “百企兴百村 文化兴乡村 ” 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 2022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印发了文旅产业发(2022)33号文《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农业农村局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市工商联合会
标题 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
建议内容 “百企兴百村 文化兴乡村 ”
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
2022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印发了文旅产业发(2022)33号文《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等6省级部门在2022年7月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对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意见。宜兴作为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的县级市,又处在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有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该项工作有希望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
建议:1,该项工作的重点在政府引导,切入点在产业带动、难点在市场运作。我们建议宣传部、文广旅局牵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相关落地政策措施。
2,积极组织文化优势企业,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实践。通过结对共建,寻找资本、文化、乡村的结合点,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包容植入外来文化,从文学、文艺、文化、精神的层面,活跃和繁荣乡村文化,走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宜兴之路。
承办单位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答复内容

吴雪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宜兴有着7000年制陶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给这座城市带来最深厚的自信,也是推动发展最持久的力量。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宜兴许多乡村注重深度挖掘和开发文化元素,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力培育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打造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徐舍镇美栖村利用荒地打造花田灯海,瞄准玫瑰文化激活“美丽经济”;丁蜀镇西望村将紫砂文化与乡村产业相结合,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西渚镇白塔村依托秀丽的乡村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推出打铁花大型演艺项目,点亮乡村“夜文化、夜经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正成为宜兴进一步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一把新“钥匙”。

对于您提出的积极组织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已有乡村文化扶持政策和已落实措施,积极对接宣传部、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细致研究拟制促进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参与乡村振兴宜兴实践的意见措施,全面促进我市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用好用足现有政策。针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出台了《关于推动宜兴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宜发〔2022〕39 号),其中加大文化项目引育条款,可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互融互促;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条款,对标杆型、领军型、成长型文化企业进行梯度式奖励,对新进入文化产业库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可有效促进乡镇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金融支持条款,开展小微文旅企业创业贷业务,可激活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等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宜兴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宜兴市“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我市各乡镇板块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做了清晰定位和科学规划,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和乡村共同参与结对共建。鼓励文化企业积极投入到特色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

二是积极争创试点牌子。抓好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对照《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教育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乡村振兴局关于组织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申报材料收集、汇总及对上衔接沟通工作,并聘请第三方上海华略智库,高标准完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方案并上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宜兴市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中政企责任与义务,有利于乡村产业优势互补,从而鼓励更多的文化企业和文创园区进入乡村,不断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大力协同整合资源。大力推动良好的文化企业结对共建合作机制的建立,支持文化企业和乡村之间定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建立文化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乡村合作的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协调整合文化企业和乡村各方的资源,支持文化企业投入到乡村建设中,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在乡村振兴中挖掘特色文化元素,形成“一村一特色”,打造一批“看得见、有味道”的文化特色村。推动宜南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发展,持续促进“一米杨巷”“花开美栖”等乡村文旅项目推广,打造以张阳村、白塔村、乾元村、善卷村等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样板研学产品。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聚焦乡村文旅产业和传统紫砂文化,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动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职能优势,积极会同宣传部、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进一步挖掘全市乡村文化发展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积极从政策制定、积极创建、协调整合三个方面入手,深耕细作,积极推动文化企业开展结对共建,为宜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做出应有作为。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林李安然,电话:87986715。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9日

答复时间 2023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