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塍镇

高塍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深挖地域文化 助推传承发展 | 环科园(高塍镇)召开宜兴亳村陈氏名人与阳羡词派学术研讨会
来源:高塍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58:25   [ ]   浏览次数:

  

         8月26日,宜兴亳村陈氏名人与阳羡词派学术研讨会在环科园(高塍镇)成功举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赛军,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孙文华,市文联主席夏侯岭,环科园党工委委员、高塍镇党委书记史旭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华山,镇党委副书记王建锋,来自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南京博物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古籍出版社的10余位专家教授和宜兴本土学者代表参加研讨会。

  

   阳羡词派在清代词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刻影响,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应该保护好、发掘好、运用好。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将对亳村陈氏耕读传家的历史研究,对陈维崧纪念馆展陈布置,对阳羡词派及代表人物的研究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助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助推地方文化发展。

  

   古往今来,高塍走出了一代代文学名人,“江左凤凰”陈维崧引领阳羡词派,“一街双星”蒋南翔、虞兆中光耀海峡两岸……“耕读传家”“仁恭礼法”等传统文化的传承,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塍人,人文高塍的深厚底蕴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此次学术研讨会激励着全镇上下担起责任,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在先贤的文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进一步做好地域文化资源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持续擦亮“状元故里”文化名片。

  

   宜兴山水与历史资源禀赋并存,拥有中国陶都、教授之乡、书画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美誉。近年来,高塍镇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有力、文化人才队伍逐渐强大。下阶段,相信高塍镇必定能以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智库作用,做好陈维崧、陈氏名人及阳羡词派等领域的文化挖掘保护工作,为陈维崧纪念馆的开放运营打好坚实基础,积极打造高水平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建设文化强市不断贡献力量。

     活动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明史研究中心主任夏维中,高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华山,分别代表南京大学和高塍镇,就陈维崧纪念馆展陈大纲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将负责陈维崧纪念馆展陈大纲的起草工作,双方将继续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将陈维崧纪念馆打造成一个集学术研讨、文化传播、人文交流为一体,独具江南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服务高地。

  

      学术研讨会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明史研究中心主任夏维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锦,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吉春阳,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昌强,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刘万华,浙江古籍出版社副编审路伟,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张小仲,南京财经大学讲师陈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坤,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方晨分别作主题学术报告。

      闭幕式上,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江苏文史馆馆员范金民对本次研讨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重要意义表示充分肯定。他说,在乡镇开展当地名人研讨会较为罕见,值得学习。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不仅包括文学、史学领域,还涉及地域文化研究,且研讨主题集中,相当程度代表了陈氏名人与阳羡词派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高度,中青年学者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中坚骨干,让人喜闻乐见。研讨会取得了一批成果,为今后宜兴亳村陈氏名人和阳羡词派,甚至江南地域文化研究夯实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