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镇

万石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书记晒项目】万石镇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中期展播(四)
来源:万石镇  发布时间:2023-09-03 09:10:10   [ ]   浏览次数: 751

  党建引领抓发展  多措并举促增收

  万石镇南漕村党总支书记  马俊峰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南漕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党群为依托,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能力的现实需要。通过开展实施党建“书记项目”,以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逐项攻克为抓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助推村级经济不断壮大。

  二、主要做法

  01加强队伍建设

  结合“精网微格”工作,将老党员、退休村干部、乡贤等红色力量注入微网格,并成立强村富民工作专班,对接责任部门,聚焦实时发展途径,制定专项攻坚方案。适应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构建党群短信平台,定期发布党建内容、村级信息、惠企惠民政策,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02盘活闲置资产

  依托镇村发展平台,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清查工作,逐个梳理并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到底数清、责任明、盘活实,有效提升集体资产使用效益。结合区位优势,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盘活长效工作机制,制定闲置低效资产收储计划,积极争取项目扶持。为盘活原宏辉化工地块的村集体资产,村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组,由村书记牵头统筹推进闲置低效厂房盘活工作重建标准车间,由乡贤帮助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03整合零散资源

  对集体零散地块进行有效整合,因地制宜,深化低效益的零散用地的功能性改造更新。村“两委”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召开研讨会议,一方面由网格员深入摸排,另一方面由党员带头逐个做好群众工作,高效推动土地资源整合。通过自用、出租、集中流转、联营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稳步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三、阶段性工作成效

  01组织保障提效能

  依托6个片区微网格组织链条,强化微网格功能建设,累计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培训、议题论述等30余次,专班队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强化,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得到提升。密切联系政企、群众,通过党群信息平台征集乡村振兴意见建议21条,助力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

  02富民增收添新貌

  村级投资380万元用于原宏辉化工土地资源技改扩能,已完成第一期2160m²的标准车间建设,并成功引进无锡海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运作,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3万元。第二期近8000m²的标准车间也在筹建中,预计将增加200多万的村级收益,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

  03资源整合显成效

  集中流转分散、碎片化农村耕地200亩,由村委牵头种植大户来进行规模性经营,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实现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真正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统一平整农村淤泥堆放点80亩对外承包给种植大户用于种植稻谷、蔬菜,致村民收入增收2000元/年,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子。

  党建引领共发展  留住乡愁促振兴

  融合

  万石镇余境村党总支书记  刘若华

  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质量和宜居宜业乡村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以来,余境村以打造“安居磐石”党建品牌为抓手,聚焦乡愁情怀、人居环境、民生实事等主要领域,将“党建引领共发展,留住乡愁促振兴”作为“开门一件事”来抓,不断提升乡村“品质”、扮靓村庄“颜值”、提升群众“福祉”。

  二、主要做法

  01点亮“乡愁”,打造村史馆

  以“留住乡愁”作为村史馆建设主线,秉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理念,将余境村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等作为陈设展览重点,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符合群众需要、传承本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的坚强阵地。构建“党总支领导、党员示范、网格员落实”工作机制,通过村委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捐赠、网格员志愿者走访搜集、村委出资购买四种方式收集村史展品,深挖本土人文底蕴,形成共建合力,打造具有余境特色的村史馆。

  02共护“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为建设宜居环境,留住乡愁村韵,余境村村书记带队,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村民组长、党员代表等赴示范村江阴璜土村学习人居环境建设经验,助力村庄环境卫生整体提升。发挥基层党组织中坚力量,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积分制”管理,全方位、深层次激发村民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不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行动,滚动排查,逐户整改,杜绝旱厕、垃圾乱堆放等现象反弹,形成整治闭环。

  03凝聚“暖心”,推进民生实事

  干实事强服务,不断夯实“乡愁根基”。按照“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服务理念,提升便民服务精准度,建立“1+2+N”(即1个党总支、2个网格党支部、N个村民小组)组织体系,由网格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帮办代办”服务,不断以民生实事推进的“小切口”,画好村庄“向心圆”的大发展。

  三、阶段性工作成效

  01村史馆基本建成

  经过村党总支和村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村史馆馆体已落成,馆内共收集了280余件展品,正在推进内部陈列布置,着重以展现村史文化、风土人情、现代化转变的特点特色来描绘余境记忆,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02村庄环境持续提升

  经过集中攻坚整治,余境村实现旱厕动态清零,基本完成田干组、方西组、陈家组环境整治,共计拆除鸡棚鸭舍43处,私搭乱建32处,总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预计年底前实现整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03民生服务愈发精准

  今年以来,村级出资补贴村民保险费用、爱心慰问共168090元,惠及3105人。常态化进行的“帮办代办”服务,上半年共计接收处理办结90余件事项,覆盖人数达70人。党群关系更为紧密,村庄氛围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