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政产学研合作,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时间:2024-03-08 08:54:03 浏览次数: 字号:[ ]

坚持全方位协同创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制定出台“科技创新22条”“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年均投入市级财政资金超5000万元,鼓励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

我市与国内42家高校院所全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市校合作重大创新载体30余个,先后承担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7个、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9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与国内外相关高校院所实现了紧密“联姻”,每年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近200个。

  日前,在市“新春第一会”上,“深耕上海 科创未来”沪宜科技合作与创新协同平台——“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宜兴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宜兴成果转化基地”“华东理工大学—宜兴经开区先进材料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集中揭牌。这是我市再度“擂鼓出征”,开启政产学研新一轮合作,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实践。

  坚持以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快转型、构筑发展强引擎。

  作为长三角都市圈、苏南经济板块重要一员,近年来,我市在江苏率先设立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专职单位,为政产学研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出台“科技创新22条”“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年均投入市级财政资金超5000万元,鼓励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用“真金白银”激活政产学研动能。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为政产学研搭建桥梁。

  仅去年,我市就举办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江苏行(宜兴站)、清华大学“宜路清行”环保产业调研、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宜兴新材料产业园分会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会议等10余场产学研对接活动,累计签约校地合作项目超50项,促成一批技术成果转化。

  此外,我市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组织或参与丹麦—宜兴国际技术转移对接会、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零距离”接触国际专家团队,为企业技术对接和人才交流搭建通道,去年省创新支撑计划科技人才类项目对上争取资金数居无锡各板块第一。

  校地院企“牵手”,高等级人才、创新技术与产业资源紧密对接,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质。

  宜兴拥有7000多年制陶史,在陶瓷材料方面有着丰富的产学研用场景。去年,在乡贤、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黄富强和上海大学教授罗宏杰、东华大学教授张国军、上海大学教授顾辉的发起下,中国晶体学会设立陶瓷专业委员会,并在宜举行成立大会。该委员会将聚焦陶瓷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陶瓷材料晶体结构、显微结构、畴结构等陶瓷性能的构效规律展开研究,重点关注结构陶瓷、介电储能陶瓷、热电陶瓷、透明导电陶瓷、太阳能光转换陶瓷及发光陶瓷等,研究新机制、设计新材料、建立新方法、构筑新器件,培养更多专业青年科研人才,实现陶瓷材料高效利用,这为我市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环保产业是宜兴支柱产业之一,产学研合作是其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位于环科园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是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产学研实体平台,目前,该研究院已建成我国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业水回用和智慧水务管理领域唯一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构建了覆盖全球60余个ISO成员国、800多家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创新合作生态圈,为我市环保产业稳健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此外,由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牵头与经开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建设的江苏产研院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宜兴),由经开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无锡优合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有序运行,不断释放对优质人才、项目的“磁场力”,吸引了柯马激光、芯持能控、中最环境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经开区。

  目前,我市与国内42家高校院所全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市校合作重大创新载体30余个,先后承担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7个、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迈上“快车道”。

  企业活跃于经济和技术主战场,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眼下,由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联合打造的北大—金山环保新型碳源联合实验室,正加快推进新型生物质碳源的研发。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不断优化生物质碳源技术工艺路线,去年新申请发明专利16项,新授权7项;同时主导行业标准研制和发布,填补了国内生物质碳源产品标准的空白。生物质碳源产品目前用户超200个,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50%。尝到了产学研合作“甜头”的金山环保,今年将继续推进联合实验室深度研发,积极参与并入股由南京大学任洪强院士领衔的国家级水污染防治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同时与中科院、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更多引领中国标准的金山产品和技术落地,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去年成立的江苏国信协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张凤华团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等,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的有机水溶肥、土壤生物改良剂、微生物水产投入品等产品,在盐碱地改良、高端生物肥料、水产养殖等应用领域“大显身手”。目前,该公司新型生物肥料已推广、使用、改良土壤面积超1200万亩,相关水产投入品已应用鱼塘面积超45万亩,助力端好“中国饭碗”,促进富民增收。

  此外,江苏华宜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强与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合作,积极竞逐医用纺织材料新赛道;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扬州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获授权国家专利57项,并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据统计,全市9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与国内外相关高校院所实现了紧密“联姻”,每年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近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