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芳村整合多方力量治理断头浜
“现在来这里真是一种享受。”提起家门口樊家浜的变化,芳桥街道夏芳村后万组村民万国良啧啧称赞。今年以来,位于夏芳村的樊家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臭味皆知”的断头浜,新近获评市级优秀河道。
樊家浜是芳桥街道龙游河的支浜,全长300余米,宽6米,流经夏芳村前万组、后万组。由于是断头浜,河道水体流动性较弱,尤其是多年前浜岸一侧的某企业关停后,部分人偷偷在关停企业附近的浜岸边倾倒建筑垃圾,久而久之,樊家浜河床不断抬高。每到枯水期,樊家浜末端就会变成一个臭水塘。虽然每年夏芳村都会组织打捞清理,但治标不治本。
“黑臭河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夏芳村党总支书记冯虎说。去年,村委会召开板凳议事会,针对前万组、后万组两组14户村民集中提出的诉求,邀请街道水利站等,共商“治水大计”:引水畅流,构建活水系统……经过几轮商议和测算,要彻底根治顽疾,投入资金达140万元。“打捞工作再细致点不就好了么。”“干脆填填掉。”为了14户人家花那么多钱,部分村干部想不通,村民们也议论纷纷。
“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不仅要算好经济账,还要算好民生账、生态账和长远账。”针对各方的疑问,冯虎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集体会议,又跟村里的老党员、樊家浜两岸的企业主谈心,算好“四笔账”。经过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多次讨论决定,樊家浜治理工程纳入2024年度村“微幸福”民生项目。
街道和村集体投入120万元,经过村干部动员,樊家浜两岸企业捐资20万元。在街道水利站指导下,夏芳村实施河道清淤、种植沉水植物等,开展断头浜“复活”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岸边村民的自留地规划成整齐有序的小菜园,并建设亲水平台,设置地标石,让群众留得住碧水、记得住乡愁。不仅“颜值”提升,樊家浜的“身体”也在逐渐“强壮”。为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河道中安装曝气装置,投放2000多尾鲢鱼苗,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的方式,遏制藻类过度生长。
同时,针对樊家浜浜岸一侧的农田,引导种植户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断头浜‘活’起来了,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美丽河湖建设的合力。”冯虎说。樊家浜治理工程彰显了政府建设美丽乡村,造福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伴随着工程的完工,夏芳村创新将文明积分制与河道管护相结合,比如,维护好自家门前河段卫生可以积10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如今,在夏芳村百姓家门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生态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