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市关工委副主任黄浩南赴我局调研“三扶两创”工作开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万年青,局党组成员、局关工委主任杨永平,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陆海华,秘书长王广军等相关领导参加调研。
会议总结回顾了我局关工委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立足自身职能,通过开展常态化青年农民座谈交流,强化思想引领,突出“扶志”实效;充分发挥“银辉”效应,结合农民培训项目,深化“扶技”成效;利用项目扶持青年农民发展,推动“扶创业”落地;搭建示范平台,强化典型培育,鼓励评先评优,发挥人才效能,推进“两创”建设。
2022年以来,我市共培育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33人(80后23人,90后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人),高素质农民5800人,牵头推报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人,江苏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3人,无锡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6人,无锡市最美新型青年农民4人,宜兴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5人。2024年,我市新增省级健康谷物研究院士工作站1家、科技小院2家、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2家。
会上,万年青局长指出,结合我局实际,围绕省关工委提出的“三扶两创”工作,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素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强化校地对接与服务共建,构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深化“老专家”新的时代意义及内涵,优化调整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提升农技推广成效。
黄浩南副主任在总结时指出,农业农村领域老同志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具有开展“三扶两创”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好“三扶两创”工作还需强化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健全领导班子,明确农业科技服务团组织牵头人员,调整优化人才专家库。二是要准确把握“三扶两创”工作新要求,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三是细化联动机制、帮扶机制、活动机制和培训机制,努力推动“三扶两创”工作不断创出新特色、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