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交通运输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交通运输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5-05-28 08:30:38
访谈嘉宾: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群雄,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炜,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冯翎,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家卿,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宜兴邮政管理局局长蒋波,宜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政(主持工作)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更是连接民生的“连心桥”。过去一年,宜兴交通系统在重大工程建设、创新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今天节目中,我们将围绕2024年交通成果、2025年建设规划、民生服务升级、铁路航空进展、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邮政业赋能乡村振兴及行业监管效能提升等话题展开交流,共同解码宜兴交通的“速度与温度”。

  今天是宜兴市交通运输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群雄,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炜, 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冯翎,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家卿,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宜兴邮政管理局局长蒋波,宜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政(主持工作),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周局长: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798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去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勇挑大梁、奋发先行,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简要谈谈去年交通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周局长: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毅挑大梁、奋发当先行,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人民满意交通”品牌持续擦亮,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聚焦项目建设,综合交通网络持续完善。2024年我市共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41.9亿元。宜马快速通道、范蠡大道北延一期、周杨公路东段(S342以东)建成通车,锡宜快速路网无缝相连。宜长高速阳羡度假区互通建成投用,锡宜高速扩建进度过半,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即将收官,周杨公路中西段、范蠡大道北延二期、锡宜S2线、盐泰锡常宜铁路、官林短支航道等项目相继开工。

  二是聚焦创新更新,交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在“双循环”中的纽带作用,推动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物流成本。宜兴港直达航线增至9条,年吞吐量超5.5万标箱,增幅超36%,新长铁路宜兴北站全年货运量达36.4万吨,增幅近80%。主动对标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一揽子市级层面的扶植政策和规划文件相继出台,4个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项目签约落地,直达上海、苏州、无锡的直升机商用航线开通。

  三是聚焦提标提质,群众出行体验明显提升。创新开展公交“六进”(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中心、进园区、进景区)行动,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3条,宜兴至广德、长兴的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先后开通,新增新能源公交车62辆,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85只,建设智能电子站牌70块。升级改造农村道路65公里、危旧桥梁24座,打造“美丽农村路”35公里、创新推出的“中队吹哨、机关报到”服务新机制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高标准完成张灵慕线、范蠡大道等道路亮化提升,以“小切口”推动“大改善”。

  四是聚焦治本攻坚,行业安全态势稳定向好。扎实推进城乡道路安全提升,实施230周铁段、S342屺亭万石段等道路拓宽改造,渠化改造道路交叉口11个,开展“公路医生进乡村”和“宜南山区道路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全市农村地区交通亡人事故起数、亡人数明显下降。纵深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深化路警联合治超,全市平均超限率0.02%,继续保持全省低位。“两客一危”领域安全码赋码、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全覆盖,试点推行普货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联合体,全市普货企业道路运输事故数同比下降22.2%。推行驾培报名费第三方监管,学员学驾保障和驾培行业健康稳定进一步加码。

  主持人:

  加快提升我市对外通道的互联互通水平,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请谈一谈2025年以来我市在更高标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提速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周局长:

  2025年,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与群众出行新需求,我局紧扣“交通强市”战略,以范蠡大道北延二期、周杨公路西段等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速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化快速路网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范蠡大道北延二期工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定向匝道桥预计于今年7月建成通车,项目整体计划于2026年6月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与常州市青洋公路实现无缝对接,构建起宜常两地全程快速通行通道,大幅缩短时空距离;同时,有效缓解无锡马山至宜兴市区的交通拥堵难题。

  周杨公路西段的建设同样意义重大。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各项施工正有序开展。按照计划,将于2028年2月底建成通车。作为完善我市干线公路网络的关键一环,该项目将有效扭转路网“东密西疏”的格局,大幅提升城市整体交通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助力我市路网深度融入苏锡常快速路网体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城乡道路方面:对S230丁蜀段、S240新建官林段、红塔路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增加道路行车道数量,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太湖大道-S230、庆源大道-S230、S240-新官东路等十余处交叉口实施渠化改造,主要措施有增加车道数量、调整错位交叉、设置隔离护栏等;对S240、S342中分带防撞护栏进行增补完善,同时对全市国省县道磨损标线进行更新改造,保障公路出行安全。

  主持人:

  周局长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宜兴“外联内畅”的交通蓝图。交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那么在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方面,又有哪些实招?有请曹局长分享具体举措。

  曹局长:

  2025年,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在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上,将推出以下实际举措:

  持续优化公交线网。新增城乡公交候车亭50座,配备电子站牌、便民座椅及实时公交查询系统,继续推动城乡公交纯电动化率。加速城乡公交线网融合。对一批线路重复系数高、车辆利用率低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促进城乡公交线网融合,计划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少于10条。

  智慧交通便捷出行。升级“看宜兴”APP,新增实时拥挤度查询、定制公交预约功能,联合高德地图上线“公交地铁无缝换乘”导航,减少换乘时间30%。

  多式联运提质增效。2024年度,锡溧漕河整治工程多个桥梁建成通车、官林水运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开工,宜兴港码头二期工程顺利投用,这些航道基础工程有力推动了内河航运的提质增效。今年,我局将继续推进宜兴港码头三期建设,深化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强宜兴港与上港集团、宁波港等大港大企的战略合作,拓展集装箱航线网络,更好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省铁宜兴北站开通“惠宜联动、海铁联运”班列,大力助推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我们将大力推动网络货运发展,整合港口、铁路、公路运力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企业提供“门到门”多式联运方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

  消除隐患提升安全。2024年,完成道路隐患整改81处,封闭道口54个,渠化改造道路交叉口11个,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升级改造75处。今年,我局将持续推进城乡公路安全提升改造,重点抓好S230(芳溪路—宜浦线段)、宜漕线万石段“四改六”,屺分线(周铁南环路—分水人民路段)“二改四”以及红塔路安全提升改造,渠化改造道路交叉口不少于10处,深入开展“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切实守护村民的出行安全。

  主持人:

  公交优化、智慧出行确实让人期待,多式联运也将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随着高铁与航空的协同发展成为趋势,宜兴在铁路和航空领域的进展也备受大家关注。下面请冯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铁路与航空方面的最新动态。

  冯书记:

  目前,铁路方面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盐泰锡常宜铁路,另一个是锡宜轨道交通S2线。盐宜铁路宜兴市境内线路长34.4km,途经和桥、高塍、新街、丁蜀,设计速度350km/h。今年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工期约为5年半,计划于2030年7月竣工通车。目前已启动全线征地拆迁,先导段跨西九大桥也已全面进场施工。锡宜S2线宜兴境内30.34公里,设站6座,包含地下站4座,高架站2座,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目前宜兴站、东氿广场站、龙潭路站、大学城站4个地下站点施工正在全面推进,预计2030年底实现通车运营。

  航空方面,我市以丁蜀通用机场为核心,把壮大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赛道。目前丁蜀机场驻场航司总数达14家,驻场各型号飞机23架,2024全年实现安全飞行1410小时、6288架次。今年一季度保障安全飞行1063小时、2994架次,再创同期新高。与此同时,通过“部门+板块+国企+航司”合作模式,持续打造空中观光游览、飞行体验、科普研学、私照培训、智慧巡检、应急救援等低空场景应用。我们还在加快推进丁蜀机场二期跑道改扩建前期工作,未来依托丁蜀通用机场和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我市将构建以高端制造为基石、通航运营为核心、航空文旅为特色、低空场景服务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让“低空经济”成为宜兴的一张新名片。

  主持人:

  铁路与航空的突破,让宜兴交通格局更上一层楼。那么,如何统筹公铁水空多领域,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有请张总工解读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思路。

  张总工:

  “十四五”以来,宜兴交通坚持完善开放型交通体系,持续推进锡宜交通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聚焦公铁水空多领域协同推进,已初步构建起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一、公路交通体系:骨架拓展与城乡通达双提升

  锡宜高速扩建工程进度过半,宜长高速阳羡度假区互通顺利建成通车,金宜高速、常宜高速南延项目前期稳步推进。“三路工程”纵深推进,宜马快速通道、范蠡大道北延、周杨公路S342以东全面通车,范蠡大道北延二期、周杨公路剩余段全面加速工程建设,跨区域交通瓶颈有效破解,实现宜兴与无锡、常州等周边城市的快速衔接。快速路网加快成形,“一环四射”城市快速环线规划方案初步形成,城区快速交通网络框架基本成型,未来将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交通周转效率。

  二、轨道交通体系:区域枢纽强化与城际互联突破

  我市铁路线已形成“一横一纵”布局结构,“一横”即宁杭高速铁路,可在一小时内通达南京、杭州、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城市;“一纵”即新长铁路,年发送货运量约30万吨。此外,盐泰锡常宜铁路已经开工,宜湖铁路项目前期稳步推进。锡宜城际轨道S2线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宜兴深度融入无锡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迈出关键步伐。

  三、水运交通体系:港口能级与多式联运协同发展

  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芜申运河航道整治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宜兴港集装箱码头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港口货物集散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开通“宜兴-太仓”和“宜兴-江阴”精品航线及“宜兴港-上海洋山港”河海直达集装箱班轮,实现内河港口与沿海枢纽港的无缝衔接,多式联运模式从规划走向实践。

  四、航空交通体系:低空经济破题与机场扩建启动

  为充分发挥好宜兴优势,积极抢抓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拟对丁蜀进场进行改扩建,按1800米跑道方案报批,分批建设。建成后可满足国内90%以上公务机起降要求,为公务机常规保养检修业务留足空间,扩建后飞行区指标由2B升级为3C。

  主持人:

  邮政业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生产发展、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请问我市邮政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赋能交通强市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蒋局长:

  近年来,宜兴邮政业始终深刻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工作宗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农业农村,通过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着力打通城乡物流脉络,更以“快递进村”激活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举措落地:一是深入推动构建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目前,我市建有县级寄递配送中心4个、乡镇配送中心20个、村邮站、村级快递服务站点200多个,实现“镇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快递企业开展“快快合作”,在徐舍镇新建中通、申通、韵达品牌镇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服务覆盖徐舍、官林、张渚等西部片区,实现配送中心与无锡总部间快递直接运输,大幅提升快递运转效率,为提高农村服务水平铺垫坚实基础。二是推广“客货邮同网”模式。建设开通交邮融合示范线路3条,镇级物流服务中心3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多个,实现利用城乡公交富余运力搭载快递包裹,全年可节约物流车辆30台次,减少碳排放约120吨。三是深度推进“邮政业+农业”两业融合。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属地政府开展合作,为高塍大闸蟹节、湖㳇杨梅节、太华春茶节等宣传造势,通过邮快企业自有销售网络、销售平台加大对外销售宣传,联合打造品牌效应。和特色农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加工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通过上门服务、折扣服务费、提供打包仓储等服务,助力宜兴特色农产品的对外销售。2024年,我们引导顺丰速运与湖㳇镇政府开展政企合作,加强湖㳇杨梅等农产品运输服务,以发放寄递优惠券方式,为湖㳇农产品寄递节约运输费用约60万元。

  主持人:

  交通设施“硬实力”与行业监管“软实力”需齐头并进。在保障我市交通运输市场健康有序、促进经济发展上,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履行相关监管职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如何提升行业监管效能?

  李政:

  今年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以促进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一是队伍建设方面,着力打造纪律与素质过硬的执法铁军。转变执法理念,强化专业培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规范,确保执法监督全覆盖。深化“中队吹哨、机关报到”机制,精准解决乡镇、企业和群众难题,畅通投诉回应渠道。二是行业治理上,抓规范创新,优化行业环境。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针对网约车等新业态,运用新技术实现规范化监管。提升信用管理质效,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升级信用修复流程,实现差异化监管。三是安全监管中,夯实基础、深化治理。实施安全风险清单化管理,开展“邀约式”检查,探索“合规观察期”制度,督促企业整改。持续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聚焦重点领域,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四是生态环保中,聚焦重点,推动绿色发展。深化船舶港口水污染防治,巩固内河港口码头整改成果,优化联合执法机制,打击违法排污,推广岸电使用。深化维修行业污染防治,落实备案管理,协同生态环境部门开展VOCS专项整治,培育钣喷共享中心,推动行业绿色发展。五是行政执法中,规范引导,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从而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激发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与动力。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中,各位嘉宾从重大工程到民生细节,从地面路网到低空经济,从行业发展到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立体多元的交通发展图景。无论是“外联内畅”的路网升级,还是“智慧绿色”的服务创新,亦或是“公铁水空”的立体布局,都彰显着宜兴交通“勇挑大梁、奋发先行”的担当。未来,随着各项规划的落地见效,宜兴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更高效的交通网络赋能产业升级,以更温暖的服务提升民生福祉。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听众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期待宜兴交通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