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渔技简报丨宜兴市6月份水产养殖技术简报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6-09 08:00:00 浏览次数: 字号:[ ]

  进入六月份,水温明显升高,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水产养殖品种进入旺盛的吃食生长阶段,同时由于进入梅雨季节气候变化及养殖管理、池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是诸多有害物质增多和有害生物容易爆发的季节,因此,本月份水产养殖工作应从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环境改善、病害预防为重点加强管理。

  一、常规鱼(鳊鲫鱼)

  1、饲料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喂饲料;同时,需要根据当前天气、水温及水质的变化,鱼体摄食强度灵活改变投喂量。一般每天投饵量在2.5%~3.0%,投喂3~4次。出现水质恶化时减少投喂。(1)池塘水质出现氨氮> 0.5mg/L、亚硝酸盐 > 0.2mg/L, 将每天投喂量降低到1.5%;(2)池塘水质出现氨氮> 1.0mg/L、亚硝酸盐 > 0.3mg/L,暂停投喂2天。鱼类有生长补偿现象,停喂2天不会影响生长。同时饲料中可添加vc增强鱼体抗病能力。

  2、水质调控。六月份鱼类吃食增加,排泄物增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加之天气变化无常,易引起鱼病和池塘缺氧的发生,应每周检测池塘水质,水质指标应控制在pH值7.5~8.5、溶氧> 5mg/L、氨氮< 0.5mg/L、亚硝酸盐氮 < 0.1mg/L等。建议水质调控措施如下:(1)如果外源水质条件较好,可7~10天换水1次,每次50~80厘米。(2)每半月使用50%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200g/亩)改底1次,或选用过碳酸钠(200g/亩),氧化底部有机物,减少病原菌。(3)出现连续1周阴雨天气,每天保持间断开动增氧机6小时以上;补充发酵碳源(1kg/亩)+小球藻(1~2kg/亩)+EM(1L/亩)。

  3、病害防治。本月份应重点关注大量投喂后水质管理不善,水质超标引起鱼体应激和细菌继发感染出现的烂鳃、肠炎、细菌性败血症以及车轮虫、指环虫等病虫害的防控。

  (1)肠炎、细菌性败血症。诊断鳊鱼出现肠炎、细菌性败血症,首先检测水质是否存在恶化问题,并结合养殖水质管理措施,调节水质。可选择在饲料中拌喂抗菌药物,硫酸新霉素和杜仲叶提取物、大蒜素复配,投喂药饵料3~5天。注意事项:梅雨季节,出现发病不建议大量使用消毒剂,破坏水体有益菌菌群;加重水质恶化情况。

  (2)指环虫病。治疗方法: 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或10%甲苯咪唑溶液,杀灭鱼体寄生虫;或者采用饲料拌喂复方甲苯咪唑粉、阿苯达唑粉。注意事项: 池塘泼洒敌百虫或甲苯咪唑后,需要开增氧机防范缺氧。水温20℃~25℃期间,5~7天应打样检测鱼鳃部指环虫,如仍有较多虫体,需重复杀虫1次。 

  (3)车轮虫病。治疗方法: 外用杀虫剂可选择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粉合剂;内服驱虫药可采用饲料拌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等中药。注意事项: 硫酸铜有杀藻作用,使用后注意增氧和肥水,培藻。硫酸铜不能与含氯石灰同时使用。

  二、河蟹

  1、饲料投喂。六月份扣蟹已经放养数月,应注意调控水质,科学投饵(以动物性饲料和颗粒饲料为主,适量添加青绿饲料),日投喂量为蟹重量的3.5%—4%,梅雨季节投喂量下降为正常天气的70%,等出梅后,可用5ppm生石灰调节水质(因梅雨季节后,池塘水质呈弱酸性)。六月份成蟹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必须逐步过渡到28%,同时逐步减少以野杂鱼、蚕蛹等为主的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在六月中下旬要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一般情况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套养青虾数量较大的池塘,应根据吃食情况,每天投喂二次,上午、傍晚各一次,上午占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总投喂量的70%,每天检查吃食情况,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下次投喂量。河蟹饲料量投喂量判断方法:一是每天检查吃食有无剩余;二是观察水草情况。如果水草量明显减少,或是下风处有较多漂浮的新鲜水草,说明饲料投喂量不足;三是观察池塘水体发现比较浑浊,很有可能饲料投喂量不足。

  2、水质调节和环境改善。①池水保持在60-100厘米之间,透明度控制在35-50厘米之间,PH值调节在7-8.5之间。使用一次生石灰5-10公斤/亩,以调节PH值和增加矿物质;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EM、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六月份前未用过微生物制剂的池塘,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使用量,月初一次,月底一次,以控制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使用微生物制剂要选择晴好天气,并配套做好增氧工作。②蟹塘水草覆盖率控制在55—60%左右,对伊乐藻生长过旺的蟹塘,要分期分块用拖刀将伊乐藻头部割掉30厘米,每次割掉一块占蟹塘总面积的20%左右,并及时将割掉的水草捞出,每次割掉的水草面积不能过大,每次割草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间隔时间应掌握在3天左右,割草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搅动底泥带来的影响,这样蟹塘环境、水质在割草期间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了养殖期间水草和河蟹的正常生长;对于水草少或无草的池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设法种植轮叶黑藻或移入水花生、青萍等。对前期螺蛳未放足的池塘及时补放。③增氧。六月份天气变化较大,又值梅雨季节,必须做好预防缺氧工作,根据天气、水质情况及时开动增氧机或晚上投放颗粒氧,有管道增氧设施的蟹塘,要及早开机,如果在缺氧时开机为时已晚,效果并不理想,通常是晚上12时开机到凌晨6时。

  3、病害防治。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改善池塘环境,调节水质,注意饲料质量,加强管理。①甲壳溃疡病,用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内服蟹宁3-5天一疗程。用法用量根据相关产品说明,合理使用。②胃肠炎,内服大蒜素1克/公斤饲料,5-7天一疗程。③河蟹池塘全年要注重水体消毒工作,可使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定期消毒。

  三、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1、日常期巡塘,注意观察天气、水质变化和水产品活动与摄食情况,确定相应的水质、饲养管理措施。不要随便乱丢弃致病或死亡的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疫病的传播与扩散。

  2、发病后要及时准确诊断,到正规兽药店购买药物,从国家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中选用药物,对症下药。用药时,准确计算用药量,切忌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3、如近期有水产品上市应严格遵循药物休药期,同时在养殖生产、捕捞、暂养、运输等各环节过程中均严禁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原料药、停用药物及未经批准使用的药物,规范使用批准药物,用药均需遵守《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版1号、2号)及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