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公共文化体育>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凝聚乡愁情愫 打造全新村景

屺山村建起宜兴首个村级乡村博物馆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3-07-18 09:23:38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3110 生成日期 2023-07-18 公开日期 2023-07-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主题(二) 文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农村,文物,古迹 分类词 农业,文化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屺山村建起宜兴首个村级乡村博物馆

  一样样老物件记录岁月变迁,一帧帧靓丽画面展示稻米产业发展成果。近日,位于芳桥街道的屺山村乡村博物馆开馆,这是宜兴首个村级乡村博物馆,也是芳桥街道凝聚乡愁情愫打造的全新村景。

  屺山村乡村博物馆于今年3月正式筹备建设,占地面积约80余平方米,有3个展厅、100余件展品。该博物馆以高科技多媒体展现、历史人物“复原”、历史老物件展示等多种形式,记录了屺山村的历史变迁、建制变化,介绍了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等在外乡贤的求学工作信息,尤其重点展示了屺山稻米产业的发展成果,通过以事带物、以物带人,梳理屺山村的历史脉络,将村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众多村民和在外乡贤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不少展品来自当地的百岁老人和烈士后代。抗美援朝老兵蒋细林退役不褪色,解甲归田后,在一场特大火灾中,为不让火势蔓延至村庄,奋不顾身带上工具只身上山扑火,壮烈牺牲。其子女得知村里建设乡村博物馆后,悉心整理了父亲的发报机等遗物和老照片,无偿捐赠出来,“比起放在家里,这些物品留在村里才能体现出它们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以前这里是我们的学校,如今变成乡村博物馆,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个由村庄小学改造而成的博物馆,承载了许多村民的回忆,他们在参观时都激动万分。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引以为傲的乡愁文化。而对于游客来说,这里则是他们了解稻米文化的科普站。

  博物馆落在屺山,自然不会忘记展示当地的骄傲——稻鸭米。历史上,芳桥以盛产优质稻米享誉江南,素以“芳桥大米”叫响江浙沪米市。近年来,芳桥街道把发展壮大稻米产业作为“品牌兴农”的突破口,积极推进稻米产业链建设,进一步做优稻米IP。在稻米品牌打造过程中,屺山村尝试通过“稻鸭农法”,成功铺展强村富民“新稻路”。

  形态各异的农耕具、以米为主题的影音视频、靓丽的稻米实物展台……走进博物馆稻米展示厅,不仅看得见屺山水稻选种、育苗的过程,还可以“连线”稻田,观察鸭子除杂草、害虫的实时画面。同时,博物馆还与周边学校联合开展研学体验活动,利用暑期为孩子们开设“粒粒皆辛苦”思政课,鼓励孩子们下田,争当“稻田小卫士”,进行施肥、打药等体验劳动。当金秋来临,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还将体验水稻收割技术、捡拾稻穗等,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粮、节粮、惜粮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