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企成“链”,助“链”成群,聚“链”成势。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还需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是“破题之钥”。科技招商,正是创造性实现发展要素快速集聚,赋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招商“一马当先”引领发展“万马奔腾”!近年来,环科园精心谋划锚定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方向,全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新势能。
明确赛道在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抓项目,决定着环科园在百舸争流中的速度。园区把科技招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对接、主动招引国际一流资源,想方设法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输入“黄金动能”。今年刚开春,环科园便开启“抢春”加速跑,先后前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拜访实力名企、会晤客商乡贤、洽谈合作项目,着力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集聚一批“小而美”优质项目,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把招商触角延伸至国际高端产业资源最为集聚的国家和地区,环科园招商思维、招商方式、项目门槛之变,也正在为园区优化增量、激活存量释放出越发明显的磁场效应。不久前,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环科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英带队赴芬兰、德国开展招商活动,围绕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以及离岸孵化器等主题,先后与2个城市政府、10家企业、1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向欧洲国家展示了园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更夯实了与欧洲企业合作共赢的基础。
同时,在成立一支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的基础上,园区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通过乡贤、院校、机构“三军联动”,大赛、论坛、会展“三箭齐发”,构建了一套实力化科技招商网络体系。数月前,第四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医疗器械产业赛在深圳举行,此次大赛聚焦生命健康领域,链接创新资源、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优质项目,助力环科园加速构建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圈”。活动中,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从二维到虚拟现实的医学影像进化、医疗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心血管监测解决方案、爱思见基于AI赋能的宫颈癌细胞学辅助筛查等8只医疗器械项目与环科园合作签约。
实现创新项目和产业资源充分嫁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环科园早在2015年便开始布局。至今,由环科园主办的“中国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个项目的积极参与。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方向,环科园坚持以“寻找50个改变行业的硬核科技,帮助50位科学家创业成功为目标,为产业未来发展发掘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项目。在2023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上,环科园汇聚全链条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会上,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宜兴工业园区污水概念厂正式启动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二级节点正式上线,还拓展了无锡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等央(国)企、上市公司、设计院、高等院校“朋友圈”。
“要素跟着项目走、指标跟着效益走”,为保障优质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园区将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升级作为革故鼎新的关键“发力点”,推动空间“磁场效应”释放。通过深化环科园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加快实施“三大攻坚战”,园区全面摸排企业亩均税收及连片低效用地情况,共计盘活存量用地456亩、腾退低效用地581亩、处置批而未供地块318亩。作为我市变闲置存量为优质增量的典型项目,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吸引了世界500强碧迪医疗、创新企业锐嘉科技等20余家重点企业入驻,集聚了百余名高端人才。
目前,园区已新增备案亿元以上项目30只、10亿元以上项目6只,湖畔光芯等19只无锡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鑫宜太美、源泰恒环境、百茂源环保等项目正在加快化解要素制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