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新春走基层 | 高塍猪婆肉,团圆饭少不了这一口香!
来源:环科园  发布时间:2024-02-18 14:53:56   [ ]   浏览次数:

新春佳节

传承和弘扬与春节有关的非遗习俗

不仅能重温童年时的年味

还能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繁荣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

高塍猪婆肉制作技艺

标签: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味:沙脆爽口

制作技艺:精选母猪肉,古法炮制,经过生处理、焯水、炖煮、浸汁等多道工序后成为肉色鲜、口感佳的猪婆肉、猪婆膏等“猪婆”系卤味。要达到特有的沙脆口感,烹煮的时长、火候、配料等都需要制作者用心掌握。

“歘歘歘……”伴随着一阵连贯的切菜声,近日,“高塍老杨猪婆肉”的抖音直播又开始了。简单重复的动作,现场排着长队争相购买的群众,让这个直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实时观看。

正在做直播的,是高塍老杨猪婆肉第三代接班人时林燕。“快过年了,看直播的人多了,外地顾客会在直播间购买,还有回头客在线上商城订购。”时林燕喜滋滋地说。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高塍猪婆肉的销售旺季。春节前夕,在直播的助攻下,高塍老杨猪婆肉已经开启24小时连轴转的生产销售模式,每天销售量增加到近750公斤,是平时的2至3倍。“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这一口沙脆的猪婆肉,依旧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云端是新的展示窗口,外地食客了解了这项非遗技艺,纷纷慕名而来争相购买。”时林燕说。

从2019年首次直播以来,从烹制到售卖,再到外出摆摊、店铺装修等,高塍老杨猪婆肉直播的内容越来越多,目前抖音粉丝数约1万人。

高塍老杨猪婆肉的加工坊,位于高塍镇高塍社区,因一年365天从不停灶,这里总是飘香四溢,也是镇上烹制猪婆肉时间最长的家庭作坊之一。看似寻常的作坊,却设置了生加工区和熟制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的布局,让烹制过程更为流畅。这口灶一烧就是52年,烹制猪肉的大锅从木制升级成了不锈钢,烧制规模也从原先的每天几十公斤扩大到几百公斤。严格的制作工序是古法炮制沙皮口感的秘诀,背后更多的是对制作技艺的一丝不苟。“最考验技术的就是火候,整个过程要盯着炉火,每一个环节的时长都会影响最后的口感。”时林燕的婆婆、第二代传承人杨玉芬说,从其父亲杨福生那学得技艺43年来,她始终以严格标准对待每一锅猪婆肉。

对杨玉芬来说,这不仅是父辈传下来的吃饭本事,也是让人引以为傲的宜兴手艺,自己只有掌握好了,才能让这个技艺流传下去。这段时间生产进入高峰,她就和徒弟轮流休息,“从下锅到出锅的这四五个小时最重要,几乎不离开视线。”杨玉芬说。

“好技艺不仅要传承,还要推广出去,这也是对非遗的保护。”时林燕说。作为90后,如何传承好高塍猪婆肉制作技艺这项非遗,是她这几年思考得最多的事。去年,她对老杨猪婆肉的销售门店进行了提档升级,融入现代化展销一体理念:鲜切区干净整洁、明厨亮灶,顾客休闲等待区兼顾选购和休闲功能,墙面被充分用于技艺、包装等成品展示……“以年轻化的视角去布置销售环境,可以让直播画面更加丰富,也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时林燕说。

家住宜城的新市民谢女士偶然间在抖音刷到老杨猪婆肉的直播后,便一直想尝一口鲜,去年得知宜城第一家“分号”开门营业,便第一时间前往购买,从此便爱上了这口味道,现在她还成了高塍猪婆肉的“推介官”。临近春节,她专门订购了多款大礼包,准备作为特产带回安徽老家赠送亲友。时林燕说,等忙完了这波,她要对加工坊进行改造,增加参观区域,这样就能吸引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参观这项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让这独特的宜兴滋味传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