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46317/2025-03518 | 生成日期 | 2025-05-20 | 公开日期 | 2025-05-20 |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主题(二)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城市,乡镇,基建,社会保障 | 分类词 | 城乡建设,民政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宜兴市全面深化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宜兴市全面深化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发布实施,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2021年至2022年,无锡市相继出台了《市安委会关于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锡安〔2021〕25号)和《加强小型零星工程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锡建安委发〔2022〕6号),对小型零星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但由于小型零星工程“点多、面广、风险高”的监管难点,在操作层面尚不完善,因此在日常监管中依旧存在一定的工作举措不扎实情况。为全力压降全市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订《宜兴市全面深化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目标任务
持续巩固我市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纵深推进监管举措落实,聚焦重点环节精准发力,着力优化管理机制,推动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向更高标准、更深层次、更实效果迈进。
三、主要内容
《方案》文件主体分为工作目标、管理范围、安全职责、工作程序、具体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六块。其中,需要详细解读的是:
(一)管理范围。在无锡提出的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2类管理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突出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点管理对象:工贸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改扩建、装饰装修等小散工程。
(二)安全职责。项目建设方是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履行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职责。项目施工方对小型零星工程负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规范开展小型零星工程作业活动,确保施工安全。各园区(镇、街道)负责所辖区域内小型零星工程登记受理、安全巡查、宣传培训、违规处置等安全管理工作。市住建、城管、水利、交通等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完善本行业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指导园区(镇、街道)做好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市教育、卫健、文体广电旅游、公安、商务、民政、民宗、机关管理、工信、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督促学校、医疗卫生用房、文化场馆、景区、体育场馆、公共娱乐场所、宾馆、商场、饭店、集贸市场、民政服务机构用房、宗教活动场所、行政事业单位用房等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产权单位(人)和使用安全责任单位(人)落实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程序。共分为3个流程,一是登记受理。小型零星工程开工前通过小程序在线申报、现场审核、签署安全承诺书等完成登记受理流程(此类登记仅为告知性登记,不作为确认相关工程建设活动或零星作业活动合法性的依据,不视为对违法建设施工或违法生产作业的许可,不将超出小型零星工程管理范围的登记信息作为纳管依据)。二是日常巡查。各园区(镇、街道)定期开展安全巡查,指导督促建设方、施工方安全实施项目,对工贸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改扩建、装饰装修等小散工程进行重点管理。三是项目完结。根据项目信息,核实项目完结情况,落实闭环管理。
(四)工作部署。共分为6项具体举措,一是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建立由属地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网格系统充分参与的组织监管架构和责任分工表。二是摸清从业单位(人员)底数。充分调动基层治理力量摸清属地所辖区域小型零星工程从业单位(人员)底数,形成底册清单,并适时更新。三是开展小型零星工程安全培训。根据职责分工,对管理队伍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针对不同作业类别施工人群,分类开展施工安全培训,引导特种作业人员参与专业培训考核。四是鼓励推行保险制度。在受理登记时,提倡施工单位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鼓励从事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的灵活就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五是落实安全巡查与处置。常态化开展小型零星工程安全巡查,核查登记信息情况、做好安全指导工作,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对小型零星工程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六是强化工作宣传。持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进一步提升小型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群众知晓率、主动登记率。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小型零星工程承包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官媒,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开放举报受理渠道,强化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