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宜兴市人民政府 >资讯中心 >要闻动态

我市特困家庭深度救助政策再加码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5-07-15 09:05:47    浏览次数:119

  日前,作为2025年度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中的一项新政策,《宜兴市2025年度特困家庭深度救助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正式实施。这是深度救助政策自2017年推出后的第5次调整优化,标志着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在精准化、人性化道路上持续进阶,为困难群众编织了更严密的保障网。

  特困家庭深度救助,是帮助我市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特殊困难家庭及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的重要举措。“高额医疗费用是不少家庭的‘拦路虎’,即便有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仍有家庭面临政策覆盖外的压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我市已为576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约830万元。新《方案》紧扣省政府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求,聚焦本地户籍居民实际困难,从对象认定、救助标准等方面精准升级,既填补了现有保障政策的空白,更通过动态调整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让民生兜底更具针对性。

  精准划分救助对象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基础。根据家庭收入与抗风险能力,结合相关认定标准,新《方案》将救助对象明确分为三类,一类为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困境儿童等城乡特困家庭;二类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本地低保标准1.5倍的低保边缘家庭;三类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刚性支出占比超60%的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用经济数据细化帮扶标准,避免了救助资源的浪费与错配。

  救助标准的加码让政策暖意直达民心。新《方案》取消了免赔额,让低收入家庭不再因“门槛费”望而却步;同步降低起评线、提高救助比例,直接提升了实际救助金额。具体来说,一类对象个人支付医疗费用起评线从2000元降至1000元,按个人负担部分的90%救助;二类对象起评线从5000元降至3000元,按70%救助;三类对象起评线从30000元降至25000元,按55%救助。此外,一类对象中的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护理补助从每天100元提高至120元(申请救助时需提供医院或承接医院护理服务相关公司开具的正规票据,护理费用不到120元/天的,按实际金额进行补助),减轻了长期照护的经济压力。

  认定条件的优化让便民服务更接地气。新《方案》不仅与省、无锡市救助政策无缝衔接,更放宽了治疗地点限制,在无锡区域内的公立医院治疗均可申请,异地就医经无锡公立医院转院后也能认定,打破了地域壁垒,同时取消了外地报销门槛。例如,一类人员、市民王先生患病需要去外地就医,扣除相关保险以后仍产生了10万元治疗费用。按照以往政策,他需要先扣除2000元免赔额,剩余的9.8万元中,本地就医的,可以报销90%,不过,由于王先生是异地就医,其报销比例仅为50%,也就是说,王先生实际可报销费用为4.41万元;按照新《方案》,取消免赔额后,王先生可以享受10万元治疗费用的90%全额报销,即报销9万元,救助金额相比方案调整前增加了4.59万元。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计划投入300万元用于深度救助,从分类细化对象让帮扶更精准,到提标扩面让实惠更直接,再到放宽认定让服务更贴心,希望通过这些举措,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让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