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公安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公安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4-05-22 08:30:34
访谈嘉宾:宜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储小悦同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大队长蒋昊同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陈斌同志和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大队长黄钰同志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近年来,宜兴公安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冲锋在前、不辞辛劳、勇毅担当、勇挑大梁,为宜兴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环境。

  今天上线的部门是宜兴市公安局,来到节目现场的嘉宾有宜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储小悦同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大队长蒋昊同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陈斌同志和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大队长黄钰同志。

  储政委:主持人、各位听众,很高兴能够来到《政风行风热线》的直播现场和广大听众进行交流,接受社会各界朋友的咨询和监督,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宜兴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2023年4月起,全市公安机关针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了“天网”“心盾”两大行动,请问取得了哪些成果?

  储政委:近年来,面对汹涌而来、迎面相撞的电诈恶浪,公安机关始终将反诈工作作为最紧迫的实战任务、最有效的改革检验、最实在的群众工作,在全省率先体系化发起一轮又一轮全警反诈攻势,破案打击“天网”、宣传防范“心盾”两大行动攻防联动、强势推进,特别是打击电诈工作,2023年,公安从被动打击到主动打击、从打击境内到打到境外、从会打到打大,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质性提升,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过硬提气的成绩单。行动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8.2%,损失数同比下降69.7%,追赃挽损数同比上升12.8%;破案率全省领先,摧毁了3个“百人级”电诈团伙,打掉6个境内外“幕后金主”、“黑灰产”窝点;电诈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数、移送起诉数同比分别上升47.9%、64.4%。

  主持人:2024年新一轮“天网”“心盾”两大行动已经开启,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有什么新的举措?

  储政委:根据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统一部署要求,2024年,公安机关持续深化“天网”“心盾”两大行动,吹响冲锋号、展开新攻势,保持严打严防严治不放松,全力摧毁团伙、铲除土壤、堵住漏洞,勇夺新的更大胜利。一是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定型初侦初查新机制、大案攻坚新机制、黑灰产打击新机制,深挖电诈境外窝点、通缉幕后“金主”,摧毁“百人级”以上电诈团伙,发起网络黑灰产全国集群战役或集中抓捕,全市电诈案件破案率达40%,其中案损50万元以上案件破案率达100%,确保案件和团伙打深、打透、打彻底。二是聚焦宣防重点,持续发力攻坚,筑牢拒骗防骗“第一道防线”。紧盯“企业、校园、社区”三大阵地,深入研究掌握最新发案规律和诈骗手法,逐一拆解诈骗步骤,组织心盾队定期开展全覆盖、穿透式、浸润式宣讲,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讲深讲透讲懂,真正让群众听得明、看得懂、受启发、防得住。三是紧盯涉诈“两卡”,全面起底清理,加强管控治理,铲除滋生土壤。推动银行网点定期对低净值账户进行滚动排查,压降银行卡开户地线索;推动更多企业落实“人走、号停、卡控”规范管理,全力挤压涉卡违法犯罪空间;对作出处理的“两卡”对象,及时通报金融、通信主管部门,督促予以信用惩戒,倒逼行业专项整治,营造“涉诈必受罚”的严整严治氛围。四是加强针对性、精准性预警,固化规范手势,加大劝阻力度,提升劝阻质态。最大限度获取全国涉诈APP资源,丰富样本库,完善预警规则,优化比对模型,千方百计提高自研预警数据质量,最大限度把有下载、注册、登录、浏览、接听、支付等“六大高危动作”的潜在受害人研判出来, 精准筛选本地潜在受骗群体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开展精准宣防和评估。

  主持人:蒋委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有个打击“两卡”犯罪,请问什么是“两卡”?“两卡”犯罪是什么?

  蒋昊委员:生活中,可能有群众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人要借用你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或电话卡,并出售给他人使用,告诉你这样可以轻松“躺赢”赚钱。但是,你知道他们用你的卡干嘛了吗?你知道自己成为“工具人”了吗?你知道自己涉嫌违法了吗?请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什么是“两卡”犯罪?“两卡”犯罪指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

  什么是“两卡”?“两卡”是指手机卡和银行卡。其中,手机卡包括运营商的电话卡、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使用率很高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企业账户及电话卡,被不法分子用来从事洗钱、逃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会导致个人信用受损,还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打击“两卡”犯罪工作源头治理很重要,借此机会,我们呼吁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部门盯住“人”“卡”两个重点,用足用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用人企业严格落实“人走、号停、卡控”规范管理,推动我市涉案“两卡”线索数持续下降。

  主持人:现在企业群众越来越关注办事效率和体验感,那么公安机关在这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吗?

  储政委: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在党中央、公安部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深入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降低、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把一些原本需要审批许可的事项转为备案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服务更方便、更快捷,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高。一方面通过推动数据共享、审批制度改革等,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通过线上线下“统一受理”,“一件事”多部门协同办理,大幅减少办理流程时间。另一方面依托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跨网交互等先进的技术能力,实现业务数据智能复用、用户信息自动核验、系统交互全网协同,90%的线上高频事项实现“零材料”提供,50 余项线下服务事项实体证照实现“免提交”,大幅提升窗口接待、数据录入和审核审批工作效率。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多点办、就近办、自助办”,宜兴公安不断拓展政务服务“1+2+18+N”体系:2022年升级建设了宜兴市公安局“太湖e警”网上服务中心、2个政务服务分中心和18个派出所“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2023年建成了4个“太湖e警”服务延伸点,2024年计划在市级交界、偏远地区再建设2-3个服务点位,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就近办事的需求,让公安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主持人:黄大,那么我们太湖e警都涵盖了哪些内容,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呢?

  黄钰大队长:“太湖e警”主要以线上“一网通办”集成优化,线下“一窗通办”提档升级为主要目标,涵盖线上、线下、自助三大服务场景,也就是网办服务、窗口服务、自助服务。线上,以微信端小程序为主体,通过整合、对接、联通10余个公安业务平台系统,充分应用网络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跨网交互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企业群众提供本市户口迁移、户籍信息证明、居住证核发、无犯罪记录证明、交通违法处理等9类160项高频公安业务“全流程网上办”服务。平台2023年2月16日正式上线以来已有93万用户,累计办件116万。线下,我们主要是构建以市级、派出所、延伸服务点三级综合服务网点为支撑的“太湖e警”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线下“一窗通办”服务建设。在市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增设涉企综合服务窗口,整合4大警种30项涉企业务;在全市公安派出所统一立综合服务窗口,提供户政、车驾管、交通违法、出入境等264项公安业务办理服务;在重点村社、重点企业、景点商圈等有服务需求、人员众多的重点区域,统一设立“太湖e警”延伸服务点,把便捷、高效的公安服务送到企业群众的“家门口、厂门口、景点门口”。

  自助服务方面,我们与市级“怡心办”政务服务一体机进行全面对接,设立“太湖e警”公安专区,将公安业务也融合到社会公共服务中,推动“一机通办”。

  主持人:黄大,可否请您来分享一下公安政务服务现代化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黄钰大队长:好的。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是优化营商环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一网通办”作为政务服务发展的主旋律,必将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提升网络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数据共享的全面应用,推动更多的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让现有的网办事项更加好办易办。通过提升窗口服务、织密服务网点,让企业群众跑动更少,获得感更多,满意度更好,切实以公安担当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解放东路杏花新村门口和荆溪路东山路路口的斑马线都做了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行人过街的安全系数,请问陈大,今年在人行横道改造方面还会有其他举措吗?

  陈斌大队长:去年以来,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人行横道关爱工程”,通过三个方面对人行横道进行安全升级。首先是进行人行横道规范化提升,主要适用于双向二车道人行横道,对人行横道上的基本标志标线进行完善、出新,创新应用水滴型或荧光边人行横道标注,同时设置反光道钉;第二方面是人行横道精细化提升,主要适用于双向四车道及以上路段人行横道,在停止线上游设置纵向减速标线和“礼让行人”地面文字,同时进行停止线后退设置,在停止线前设置“巴登堡纹标线”,人行横道超过16米时,设置“Z”字形行人过街安全岛,通过降低非机动车过街的速度,改善人行横道上人车通行的矛盾;第三方面是人行横道品质化提升,主要适用于商业综合体、医院等行人、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双向四车道及以上路段人行横道,在人行横道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基础上增加声光电警示设备如行人过街请求系统、主动发光地砖、激光安全警示系统等。通过设施的提档升级引导市民主动各行其道、车辆礼让行人,人行横道行人事故数同比下降54.5%。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民意导向、问题导向,充分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全力做好人行横道改造工作,打造出“宜兴品牌”。一是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主次干道,高标准规范人行横道。二是全量完成主次干路以下的存量人行横道提档升级工程,做到应改尽改。三是对全市重点路段的人行横道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交通标志标线磨损、模糊不清,交通设施缺失、损毁等情况。通过人行横道的安全提升,来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

  主持人:去年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倒九秒红绿灯让百姓切实感受到通行效率提升,请问陈大,今年宜兴的道路上的科技设备会有新突破吗?

  陈斌大队长:今年我市道路交通科技设备的建设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提升诱导发布能力,在全市增设交通感知设备,来实现对主次干道有效视频巡查和对路口通行效率的数据分析,同时融合互联网交通数据、市内停车场数据以及民警日常工作反馈路面数据,汇总形成路面动态信息。通过主要路段新建LED交通诱导屏、路口“倒9秒”显示屏、导航软件等多渠道直观、简洁的发布路况信息,最大限度提升我市道路通行条件。另一方面是交通科技设备向城乡结合部及国省干道延伸,我市“倒9秒”雷达自适应设备在城区、环科园所有路口已完成安装,目前经开区及部分乡镇也在建设中。其余乡镇、城乡结合部以及重点国省干道的“倒9秒”均在“智慧交通”二期项目计划中。针对“炸街车”的声呐抓拍设备、“报废车”预警设备等也将从试点路段扩散至城区主要路段。智慧交通的建设是科技改善群众生活的体现,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科技化道路,不断提高宜兴人民的出行体验感。

  主持人:道路上出现追尾和刮擦等轻微交通事故时,逗留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交通拥堵,严重的会发生二次事故,请问陈大,我们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做呢?

  陈斌大队长: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受理的交通事故约80%属于轻微事故,可以快速处置。去年7月以来,交警部门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了“e路通”交通事故处理服务新机制。我们整合公安、保险、医疗“数据流”“业务流”,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深度合作,率先实现全国范围内驾驶人、机动车、保险公司数据全量共享,并接入120急救中心和2家主要医院医疗数据,实现简易事故线上闭环处理。今年,我们对“e路通”的机制进行了优化升级,服务范围从车损事故扩大到轻微伤事故,进一步规范接警流程,实现现场沟通和引导效率再提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通过“交管12123”事故视频快处模块或“平安宜兴微信公众号”“e路通”模块,直接与坐席人员、交警、保险员等多方进行视频连线取证,远程采集、实时定责,保险在线定损、理赔,维修企业免付费修车,全程“云上办”。

  主持人:我们在解放东路和临溪路路口八佰伴附近看到标志标线做了升级改造,可以请陈大跟我们详细讲讲这个直行待行区的设置目的以及通行规则吗?

  陈斌大队长:为了有效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我们根据车流特点,在解放东路-临溪路路口因地制宜分别设置了左转待行区、左转车辆导流线以及直行待行区,这也是目前我市范围内设置的第一个直行待行区。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在信号灯杆件上增设了电子提示屏。当提示屏显示“直行进入待行区”绿色文字时,直行车辆可驶入“直行待行区”等待通行,但不得越过待行区停止线。提示屏显示“直行车绿灯通行”绿色文字时,直行车辆可驶出待行区,直行通过路口。提示屏显示“禁止车辆进入待行区”红色文字或“雷达自适应路口”提示语时,禁止车辆驶入待行区,等待时不得越过停止线,否则会被视为闯红灯。这个路口设置以来,在一个红绿灯周期内,三个直行车道至少可以多通行9辆车,排队的车流基本都能顺利通过路口,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根据这个路口的试点情况,我们下一步也会在有条件的路口进行改造升级。

  主持人:                   

  节目最后,我们期待宜兴公安系统继续以更高水平做强公安主业,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内部机制,培育钢铁般的战斗意识、不服输的争先精神,推动宜兴公安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本期节目的文字版您可以点击宜兴政府网互动问答板块《政风行风热线》专栏进行查看。再见。

  相关领导:

  谢谢大家!再见。